《小瘪三的故事--如何从助理工程师做到研发中心项》
第26节

作者: zhangshangro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瘪三:不知道啊。
  Y先生:所以要有流程,要去做计划,要去控制各个环节和时间节点。和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以达到客户的时间进度。这个就是项目流程和要求。具体的话,要知道子零件的计划,生产本身的计划,内部release的计划,还有外部客户release的计划。把所有的计划整合之后,就是整个产品的release计划。其中要有很好的衔接,前后顺序不可以搞错。要有合理的控制,以及相关的紧急预案。最好给自己一些预留的时间,以防止有延迟进度的事件发生。而且每个环节都有风险,要提前想到,然后加以预防。

  小瘪三:这么复杂啊,我还是以后再想吧。
  Y先生:不急,你会有机会的。
  日期:2013-04-15 23:11:11
  没想到,这个机会果然出现了。新的生产线,其过程也比较烦。跟踪采购P先生其实不难,毕竟很多零件都已经批量生产,但是生产的计划确实一再的延误,要么就是设备时间周期长,要么就是外购的工装要修改,不管怎样,多亏整个计划做的有预留2个月的时间。这么一来还是可以赶上客户的进度,至少内部的进度照常进行。
  就在小瘪三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时候,在生产验证做小批量样品的时候,还是出现可一些问题。比如一个工位,工人在操作的时候,零件放上去有时候比较卡。如果批量生产肯定不行,会严重影响生产节拍,降低效率从而影响产能。还有一个工位,出现上夹具有夹不稳的情况。怎么办?
  召开紧急会议,采购P先生,技术小瘪三,生产C小姐和L先生,质量J先生,项目L小姐全部参与。问题描述由C小姐提出,同时大家一起聚集在问题工位,L先生把工艺的大致概念介绍,然后J先生开始发问了,什么是影响这个的主要因素呢?子零件?工装?工艺参数?还是操作手法?大家集思广益,一一排除,最后把子零件的相关尺寸和工装的相关尺寸都拿去测量,分析root cause,找到了改进方案。

  日期:2013-04-15 23:25:52

  其实很多东西都要提前准备好,比如生产的工艺文件,还有P-FMEA,控制计划等。质量部J先生一早就提醒生产部门,要把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好,但是没人听从。所以在后面都是很赶的状态,正是很赶所以往往最容易出错。而关于质量与生产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小瘪三:J先生,马上要批量生产了啊,您有什么看法吗?
  J先生:没什么看法,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小瘪三:您的意思是,内部审核会通不过吗?
  J先生:他们这么赶,肯定会有不少问题。
  小瘪三:那内部审核,主要是做哪行工作呢?
  J先生:简单来说就是整个生产线的过程要符合生产程序和工艺文件的要求。同时生产自己也有不少target,比如生产的节拍要达到,产品的合格率要达到。
  小瘪三:那您一般看那些地方呢?

  J先生: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日期:2013-04-15 23:44:54
  正是内部审核的时候,小瘪三紧跟J先生,仔细观察J先生的关注点,同时把J先生的每个问题点都记录下来,他比生产部门还关心这次的审核。其实小瘪三知道出现问题肯定是会有人去解决的,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至少知道整个生产线审核的关键点。从员工的培训检查,到设备稳定性cmk计算,工装夹具的维护计划,到工艺参数的设置,工艺文件制定的合理性。甚至于生产线的采光和通风,这些环境因素,以及外部的送料的路线规划的合理性。统统都有考核,不合格的全部记录,要求生产部门回头改善去。

  生产的人战战兢兢,但是都躲不过J先生的法眼。在这个时间段,小瘪三有了最大的收获。对于产线的管理有了一个全面的细节化的感受,也把以前对于单个工艺环节,人、机、料、法、环的分析方法。以及整个生产线的衔接,用工艺文件管控单个工序操作,用控制计划管控整个生产流程。设置合理工艺参数预防风险,设置检查工位或者传感器探测风险。这些生产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渐渐融入小瘪三的脑海。

  日期:2013-04-15 23:54:49
  就这样第二条新生产线的搭建,造就了小瘪三对于生产线release流程的深刻理解和亲身操作的经验。从子零件的计划跟踪,到生产线的计划跟踪,到生产线过程审核,到客户端的计划进度安排。关于ppap流程,关于生产问题处理,关于过程审核的细节,他都积累达到了新的高度。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正是由于借助于整个团队的力量,顺利完成客户进度要求,同时也完胜第二战。那么第三篇会是神马?后续是胜利还是失败?是艰辛还是简单呢?O(∩_∩)O哈哈~明天继续,抗战第三篇。

  日期:2013-04-16 21:36:27

  在正式进入抗日战争之前,小瘪三对于技术有了一些了解,包括P先生教授的设计理论,Y先生的经验之谈。以及自己做过的大大小小的case。包括MSA搭建测试平台,DOE的测试技术,材料选择,尺寸计算,受力分析,装配工艺,以及产品风险评估。这些都使得小瘪三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他后面的抗战建立了很好的竞争力。
  抗日战争第三篇—技术VS技术
  日本人是比较较真的,对于技术做的很细致,对于技术管理也一样。所以在大部分的抗战中,小瘪三都会遭遇到很多技术问题,F-san对于产品本身可能不是很懂,但是他很多时候,很喜欢问为什么,这个时候对小瘪三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一般如果没有很深刻的技术理解,很难解释得很好。一方面小瘪三对于相关的问题必须自己搞明白从而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要能回答F-san的问题。

  那么怎么去考虑?去面向客户的技术问题?又有什么样的关键点呢?
  小瘪三一面自己思考如何处理一些case,另一方面也针对具体的问题开展工作。但是在行动之前还是听听前任抗日小分队的队长Y先生的意见,看看前任的经验有什么可以参考和借鉴的地方啊。
  日期:2013-04-16 21:37:53

  小瘪三:Y先生,现在我发现日本人挺专注的,关于技术方面尤其如此。
  Y先生:你现在知道了吧,当初我交代给你的分析报告,还有测试和风险评估的东西。其实有很多是用来应付客户的。日本人有个特点,对于技术精益求精,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的。
  小瘪三:那具体有哪些方面呢?
  Y先生:首先你要知道,在客户端也是技术领导项目,这意味着客户的需求很多都是从技术角度出发,包括他们做计划,都会详细评估技术要求,以此来指导整个进度。再者他们的技术分析思路,也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比如DRBFM,还有精益生产,这些有很多是可以借鉴到我们的产品的。前期是我再操作,但是越做就会觉得收获越多,同时只要你做的仔细和认真,得到他们的认可,后期会比较轻松的。所以要记住,师夷长技以制夷,跟鬼子打交道,并学习鬼子的技术思路,用来发展自己的技术,再对付鬼子。这样就不用担心会有什么问题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