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对中国军事影响最巨大的一场战争——被遗忘的往事:海湾,第一场高科技》
第38节

作者: 河流林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0-07 16:37:18

  71
  E-3预警指挥机,是根据美空军“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AWACS)计划研制的全天候远程空中预警和控制飞机。与之前的预警指挥机相比,E-3强调了复杂陆地地形上的下视能力,能在各种地形上空获得可靠的工作。E-3A预警指挥机外形上最特别的特征,就是机背上的雷达罩。E-3把一部AN/APY-1雷达搬到了飞机背上,因而能够在空中探测和监视飞行器。雷达罩直径9.1米,厚度1.8米,用两个支柱支撑在离机背3.3米高处。透波材料制作的雷达罩内部安装有雷达天线,在地形复杂、反射杂波强烈的陆地上空,也能利用雷达的脉冲多普勒效应原理将来自地面反射的杂波过滤掉,这使得E-3在世界预警指挥机里率先具有了可靠的陆地上空下视能力。对低空飞行目标,其探测距离达300千米以上,对中空、高空目标探测距离更远。而E-2C等较老的预警指挥机上的雷达在陆地上空就无法有效去除地面反射杂波干扰,在陆地上空使用时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由于使用了大量先进的电子技术,E-3的单价高达2.7亿美元,堪称美国最昂贵的军用飞机之一。

  E-3A的机体平台与波音707客机同源,但换装了较为新型且省油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是一种非常成熟可靠和低价的机体平台。翼下发动机吊舱内改用4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TF33-PW-100/100A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93.4千牛(9525公斤)。驾驶舱后上方还有空中加油受油口,以增强E-3A的滞空时间和续航能力。为了装载巨大的雷达天线,E-3加强了机身结构,根据预警机内部布局的特殊需要,重新设置了舷窗与舱门,加强了地板并进行了核电磁脉冲屏蔽和防生化武器改装。做为预警指挥机,E-3A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它上面搭载的机载设备,可大致分成搜索雷达、敌我识别器、数据处理、数据显示与控制、通信和导航与导引6个分系统大类。

  E-3A的雷达采用了著名的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研制的AN/APY-1型S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主要由尺寸为7.3米×1.52米的平板隙缝阵天线、雷达发射机、雷达接收机与数字式信号处理机组成。可选用脉冲或脉冲多普勒、高脉冲重复频率或低脉冲重复频率、垂直扫描或不垂直扫描、主动或被动等多种工作方式。根据自己所在战区的不同敌情条件,E-3可以把自身所在地点的360°方位圆形区域划分成32个扇形区,选择在其中每一个扇形区内选用恰当的工作方式,选择最适用的雷达扫描方式,以适应陆地上空下视、超地平线远程搜索、海上目标搜索和干扰源方位测定等不同作战任务的需要。AN/APY-1雷达具有主波瓣窄、旁瓣低、频率捷变能力强、多脉冲重复频率、动目标显示等技术特点,能有效地对抗敌方电子干扰。雷达工作时,旋转天线罩由液压驱动,每分钟6转。

  E-3A上的敌我识别器是卡特勒-哈默公司研制的AN/APX-103询问机为基础的高方向性询问-接收编码式敌我识别系统。其天线与雷达天线背靠背地安装在雷达天线旋转罩内。其询问与接收信号均经信号处理机由中央数据处理机控制。通过该系统能获取装有编码应答机的目标的方位与距离信息。敌我识别系统在一次扫描中能询问200个以上装有应答机的空中、海上或陆上目标,而且值得一提的是E-3A上的敌我识别器比F-15上名声不佳的敌我识别器工作可靠性高的多。所以在空战中,战斗机飞行员们经常十分依赖E-3A预警指挥机来进行敌我识别判断。

  数据显示和控制系统也是E-3上最核心的设备系统之一,直接关系着E-3在空战中的指挥和引导。E-3上的数据显示和控制系统主要由数据显示控制器、多用途控制台、电传打字机和辅助显示器组成。多用途控制台用48厘米显示器显示目标与背景信息,通常在显示屏下方用20%的空间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出目标的速度、距离等信息。如果显示的是已方飞机,还可以按照事先输入的全体作战计划显示该批飞机所执行的任务。E-3A上通常共有9部多用途显控台。显示器有正常与放大32倍两种倍率,放大32倍率方式可用于监控和指挥多架战斗机在局部空域的空战。不过不可避免的是,当某一台显控台的显示器在放大32倍率方式工作时,这部显控台也就不能显示更宽广空域里的空情。

  E-3A上的数据处理系统能记录和处理来自雷达、敌我识别器、通信、导航和导引系统以及其它各个机载数据搜集和显示系统的数据。系统的处理速度为110万次/秒,最大输入/输出数据率为71万字/秒,主存储器容量为65.57万兆字节,大容量存储器容量为120.42万兆字节,具有故障自检能力。存储下来的数据不但能供空中任务实时使用,而且还可以把空战过程记录下来,供参战飞行员回到地面后反复研读,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水平。

日期:2011-10-07 16:51:40

  72
  E-3的通信系统装有14种高频、甚高频、超高频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确保E-3对空、对地和应急通信的需要。并且从第三批生产的飞机中开始加装三军通用的数据链传输系统。保证了指挥功能的最大发挥,保证了E-3A空中指挥中心的地位。
  E-3A装有两套 “轮盘木马IV”惯导系统, ARN-99罗盘导航设备和APN-200多普勒导航仪。保证了E-3A可以在本方不熟悉的陌生空域自如使用。

  由于装载了大量功能强大的电子设备,所以E-3A的空调和冷却系统以及配电系统也需要增加得额外强大,以保证各种设备和操作人员能够不过热、保持正常工作。E-3A上有一套液冷系统,专门用于冷却雷达发射机,一套循环式空调系统与一套闭回路冲压冷却式空调系统,用于乘员和其他电子设备的空调。发电机容量为600千伏安。后货舱内有辅助动力装置。
  E-3A可载17名乘员,其中飞行人员4名,电子系统操作员12名,后者分别负责操作通信设备、计算机、雷达和多用途控制台,另有空中机务军官1名。战时通常搭载两个机组,两组轮流换班工作和休息,以确保长时间预警指挥巡航。在上层机舱内,由驾驶舱向后依次排列有:通信设备机柜与通信操作台,数据处理设备机柜与计算机操作员工作台,多用途显控台,空中机务军官工作台,雷达接收机,以及信号处理机机柜。机尾处设置了乘员休息间、卫生间和备用救生器具存放柜,E-3A上的乘员休息间还是相当不错的,可以让乘员轮流休息小睡一阵,并有装食物的冰箱和加热食物的微波炉。因为E-3经常需要长时间在空中巡航,所以美国空军认为必需有乘员休息间和卫生间,以改善乘员的工作条件,降低乘员的疲劳,从而达到优良的工作状态。在海湾战争期间,为了更长时间的巡航,E-3预警机上还经常超员,有时甚至达到20多人。

  1977年3月,第一架生产型E-3交付美国空军使用。到1988年,美国空军订购的34架E-3已经全部交付完毕。这些飞机在美国本土、欧洲和远东、中东等地参加过多次演习,其中1/3驻扎在国外,作为防空警戒与战术空军的空中指挥机,其余驻扎在美国本土,用于本土防空和作为后备力量。由于E-3预警机是当时最先进、最强大的预警指挥机,因而受到了广泛的采购。除了装备美国空军,还先后出口到英国,法国,沙特阿拉伯,并被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采用,引进18架更新型号的E-3。东亚的日本也提出采购E-3,但因此时波音707平台已停产,改为采用更新的波音767机体和E-3的电子设备,某些方面性能尚有所超越E-3A。

  美国E-3预警机性能数据
  翼展  39.27米
  机长  43.68米
  机高  12.6米

  翼面积  282米2
  雷达天线罩直径  9.1米
  雷达天线罩厚度  1.8米
  重量及载荷
  空重  78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4755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  853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  12200米

  起飞距离  3350米
  值勤巡航速度  M0.6
  值勤巡航高度  9140米
  值勤持续时间(不空中加油)8小时

  值勤时间(经空中加油)  12小时~16小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