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自己不当人——再谈儒学文化真相》
第5节

作者: 马红光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10 14:15:01

  五、什么是仁政
  1、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 尽心上》载,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传统翻译,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别扭吧?
  当然别扭了,因为后儒对“弗”理解错了。弗,在这里不是“不”的意思,而是“准则”的意思
  《说文解字》载:“弗,矫也。”《广雅》载:“矫,直也”。《说文解字》载:“直,正见也。”《孟子 离娄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那么这句话,正确翻译如下: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以仁为准则来进行爱惜;对于民众,以事亲为准则而施于仁爱。孝顺亲人,才能仁爱民众,仁爱民众,才能爱惜万物。
  孔子提出仁,孟子提出仁政,而关于什么是仁政,并没有确切的定义。笔者以为,孟子的仁政,其核心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用对待亲人的方法原则来对待民众,进而推广到对待万物。
日期:2012-07-10 14:30:48

  2、仁政好不好
  仁政好不好?

  站在民众的角度讲,仁政好啊,怎么能不好,统治者象对待自己父母那样来对待俺们百姓,俺们不就成太上皇啦,多么好啊!最不济的,按照孟子说的那样,刑罚很少,税赋很少,俺们挣的钱大部分都自己用来享受了,天堂也不过如此啊!
  可是,理论上美好的东西,就一定能施行吗?
日期:2012-07-10 15:32:57

  3、仁政为什么无法实行
  仁政,听起来很美好,为什么到现实中就施行不起来呢?这么美好的政治理念,怎么就没有君王听呢?
  不是君王不想施行仁政,而是仁政实在是无法施行啊,因为它违背了“趋利避害”的人性。
  仁政无法施行的第一个原因,在于它忽视了统治者存在的物质基础。统治者与被统治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剥削者,不劳而获;一个是被剥削者,必须要把自己收获的一部分上缴。统治者之所以成为统治者,是因为他拥有的资源多(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可以支配的资源多。这些资源如何得来呢?要靠抢,要靠占,要靠剥削。如果停止了抢、占、剥削,施行所谓的仁政,被统治者拥有恶可支配资源增多,自己拥有可支配资源势必会减少,当被统治者的可支配资源超过自己时,那自己还能做统治者吗?

  仁政无法施行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它忽视了众人利益取向的不同。父子关系,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父母抚养儿女,儿女孝顺父母,是在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一种互利行为。但是民众呢?一百个人就一百个想法,你用处理父子关系的方法来处理和民众的关系,能行得通吗?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一定会对你好吗?你对人仁义,人家还以为你软弱可欺呢。所谓弱君必有强臣,就是对仁政最好的讽刺啊。

  仁政无法施行的第三个原因,在于它忽视了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决定胜负的最终因素就是国力,而增强国力,与施行仁政是背道而驰的。增强国力,招兵买马,国家必须要积累物质,和国家积累物质多寡,与民众积累物质多寡是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备战备荒,还如何施行仁政?实行仁政,还如何备战备荒?不备战备荒,国将安存?
日期:2012-07-10 17:46:40

  4、宣扬仁政是为了忽悠谁
  既然仁政无法实施,那些宣扬仁政的人,是为了忽悠谁呢?
  孟子宣扬仁政,自然是为了忽悠君王以谋一官半职,荣华富贵。可惜君王们不上当,于是孟子黯然一生。
  后世的某些人把仁政挂在嘴边,又是为了忽悠谁呢?
  《孟子 梁惠王上》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瞅见了没,孟子没有办法给梁惠王带来利益,就忽悠梁惠王不要谈利益,只谈仁义。
  宣扬仁政之人,就是忽悠别人只看见仁而忽视利,自己好从中得利。
  皇帝为了让民众不造反,就忽悠民众“我是仁政”,我仁,你不能不义啊,不要谈你自身的利益啊,原来收你50%的税,现在收你40%的,很仁了啊,你就不要唧唧歪歪了。我是皇帝都这么仁了,你作为子民应该怎么样呢?应该象子女对待父母一样来对待我皇帝啊。
  地主豪强们为了少缴税,就忽悠皇帝要“你要仁政”啊,不要谈什么利益啊,40%的税太高了,只收10%才是刚刚好啊,才是仁政啊。于是少收的税都跑到自己腰包里了。
  腐儒们呢?哪个皇帝对自己好,就宣传这个皇帝仁者无敌啊,是开天辟地亘古未有的明君啊,施行的是仁政啊;哪个皇帝对自己不好,就宣传这个皇帝不仁不义啊,是十恶不赦的暴君啊,施行的是暴政啊。
  看明白了没?豪强和腐儒用仁政来忽悠皇帝以从中谋利,皇帝用仁政来忽悠百姓以维护统治,最终被仁政忽悠的,还是平民百姓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