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改变了我的生活,70后500强销售的职场生活回忆》
第5节

作者: 是我放弃了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3-30 17:19:37
  3个月挂0,楼主就像被开发商遗忘的烂尾楼一样,虽然天天“耸立”在公司,却无人问津。这期间,楼主已经想尽一切办法,从陌生拜访到打黄页电话,从发动亲朋好友,到在写字楼发放卡片,虽然穷尽一切努力,楼主连意向客户都没找到一个,苦逼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楼主的信心也一步一步被现实蚕食,开朗的楼主变得越来越沉默;深夜不想入睡,早上不想起床;更糟糕的是现实的压力,楼主没钱啊,是没钱吃饭啊。
  感谢牛爸牛妈,楼主在你们家白吃白喝的日子里,你们给了楼主春天般的温暖。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楼主也不去上班了,每天就在小牛家发呆,公司也没有打电话给楼主,算是默认楼主的离开啦。
  楼主性格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好听点说是乐观,反过来说是麻木。休整了1周之后,楼主重新出发,雄赳赳奔赴下一个战场:
  日期:2013-03-30 17:47:36

  人才中心!
  人才中心是中国特色户口管理制度下的一种融通手段,据楼主观察,在楼主的年代,常年进驻人才市场设摊的企业,质量都不高啊,不知道现在如何了,楼主是多年不光顾啦。楼主怀抱着满怀的简历,饥饿地搜索每一家摊位,只有跟楼主简历有一点沾边,楼主都要投上一份。
  楼主简历key point:
  男 身体健康 211大学 xx专业 英语过六级 培训工作经验半年以下 销售经验半年以下
  很快,楼主就发现了自身的尴尬,既不是应届生,也不是有经验的社会应聘者,真是两边都不靠,两头不着岸。
  这就是教训,就业的第一份工作一定要慎重,选择之后,起码2年内,不要轻易辞职。
  楼主记得,有一个摊位招聘一位培训助理,大专学历,只要求1年的工作经验,楼主还是很符合的---只是一条,要求女性。就是这样,楼主也没有放过的。

  当楼主来到摊位递上简历的时候,摊位上的女孩惊奇地看着楼主:“我们招女性啊,您替人投简历啊?”“不”楼主理直气壮的说“我自己投!”
  日期:2013-03-30 18:06:28
  楼主都不好意思再回忆,女孩当时应该快笑岔气了吧,看着楼主的热情眼光,女孩还是收下楼主的简历。
  接下来的一周,楼主每天都出现在人才市场不同专场招聘会中,说来也怪,说是不同的专场招聘,企业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家,不是神马保险,就是神马企业咨询,有的招聘MM都已经认得楼主帅锅了,经过摊位的时候,还会打个招呼“Hi,今天又来啦?”“彼此彼此”。
  日期:2013-03-30 18:32:53
  人才中心上班1周后,楼主开始陆续收到面试,甚至要求入职的电话。经过一轮比对,楼主最终选择了一家位于郊区的民营企业做管理部的培训助理。
  为什么不是销售?楼主对销售已经有阴影了,而且在上一家企业参加了不少培训讲座,对于培训助理的工作性质,大概也有了解。吃饭重要嘛,楼主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赖在小牛家白吃白喝。
  日期:2013-03-30 20:53:43
  新公司生产总部位于郊区,在全国有12个销售分公司(办事处),从建立到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只用了5年的时间。老板是一中年山东人,从草根起一步步打拼,2002年,老板的规划是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内控制度,告别野蛮生长的一年,为此,老板请了外部管理咨询公司把脉,楼主所在的管理部,就是特为此新建的部门。管理部的头姓吴,大家都称呼吴总,吴总黑且壮,四十出头,是老板特意从同行高薪挖来的高管,行业经验丰富。

  日期:2013-03-30 21:17:49
  初来咋到,吴总特意安排离他办公室最近的一个格子座给楼主,并叮嘱:“有什么事情就直接向我说,过几天,我带你到其他部门看看。”
  楼主开始以为,吴总应该是我上司的上司,后来跟管理部的其他同事聊天,才发现,整个管理部总10个人头,全部直接汇报给吴总,管理部的职能大约相当于国企的办公室,从事的事情相当务虚,比如,与设计公司讨论,更改企业logo;组织员工运动会;为不同部门岗位的同事购买工衣等等。
  入职2天后,吴总找到楼主,简单介绍了工资待遇,试用期2个月,转正前1100元,转正后1300元,一周休息一天,有社保没有住房公积金。楼主觉得还ok啦,先填饱肚子,再谋求发展。
  对于工作内容,吴总说:“小庄,你抓紧时间到生产部熟悉公司的产品,然后做一份产品名录及功能说明给我,我们要对所有新进司的销售同事进行产品培训。”“好的。”楼主赶紧记在笔记本中。
  说得轻巧,和生产部的同事沟通后,楼主才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日期:2013-03-30 23:15:03
  不好意思,楼主说错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无论巧语花言还是声色俱厉,生产部经理老王对楼主的态度就两个字“敷衍”。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即没有拒绝,也没有承诺,是为敷衍。楼主可以随时在生产车间左穿右转,也可以在老王的办公室串门,慈祥的老王甚至会喊上楼主一起在外面吃午饭—不用楼主付钱。
  对于楼主的要求“王经理,您能把各种产品的资料整理交给我吗?”“各种产品的差异在哪里啊,具体参数有吗?”老王就马上化身功夫高手,主修太极拳。
  楼主从少养成一个习惯,做事如果不能直接达到目的,一般就会放弃。
  然后楼主会想另一种方法。

  日期:2013-03-30 23:29:24
  这就是销售的思维习惯。
  有的筒子遇到同样的状况,会有另一种思维模式:是不是我长得比较驼,王经理不待见我,继而悲伤。是不是王经理看我不起,欺负新人,xx这个烂人,继而咒骂。什么破公司,我只是做事,为什么为难我,继而抱怨失望。
  楼主发现,只要不提公事,老王对楼主还是很亲热的,甚至会主动问起楼主的近况,观察他和下属沟通谈论,也不见他摆谱装B;衣着也很随性简单,有下属的下属请教他问题,他也很随和,大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意思。

  日期:2013-03-31 00:07:44
  很明显,老王为人随和,对楼主没有恶感,甚至还有一点好感,没有人会主动邀请自己讨厌的人一起吃饭。
  那为什么?
  老王不爽的是吴总,准确说,是新设的管理部本身。

  老板设立管理部,名为规范管理,真实的目的是收权,公司前些年发展迅速,靠的是反馈快决策快,好处是快,坏处是乱。在企业初创时期,生存是第一位,按照楼主日后所在外企的管理层级和决策速度,都不知道倒闭多少回。熬过了生存期之后,要做大做强,规范的管理从次重点变为优先选项,基层和基层管理者权力太大,不能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造成企业内部山头林立,腐败丛生,之前的优点,变成了缺点,扯了企业发展的后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