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对中国军事影响最巨大的一场战争——被遗忘的往事:海湾,第一场高科技》
第19节

作者: 河流林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9-20 19:51:29

  34
  第七节新式武器装备推动战争模式的改变:隐身战机初登战争舞台,巡航导弹已成美国大棒
  在海湾战争中,F-117A隐身战斗机大显神通,开创了世界历史上雷达隐身战机第一次在大规模战争中的使用和战绩纪录。这种号称对雷达隐身的战机,到底是忽悠?还是确有奇效?是媒体的夸大宣传?还是低水平敌手的衬托?是无知者一窝蜂的吹捧盲从?还是失败者自我安慰的嘴硬诋毁?我们不妨稍加介绍。
  自从雷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投入使用并大显神威后,就极大的压缩了飞机的突击力。为了与雷达进行对抗,电子对抗技术开始应运而生,以谋求压制雷达的功效。而雷达的反干扰能力也随着各种反干扰技术而不断提高,尽力削弱电子干扰的作用,保证雷达有效工作,形成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斗法局面。电子对抗技术仅仅是通过干扰雷达波来降低雷达的效能,它毕竟不能完全令雷达的功效作废,那么,能不能发明一种技术让原有的雷达技术彻底失效呢?

  1964年,苏联科学家彼得-乌菲莫切夫在《莫斯科学院无线电工程学报》上发表了一篇颇有创意的论文:《物理衍射理论中的边缘波行为》。在这篇文章中,乌菲莫切夫提出,物体对雷达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和物体的尺寸大小无关,而和边缘形状有比例关系。乌菲莫切夫尝试推导出如何计算飞机表面和边缘的雷达反射面面积的公式,从而为量化飞机被雷达发现的概率打下基础。乌菲莫切夫的理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使一个很大的飞机,仍然可以被设计成雷达反射面积很小的。这并不取决于这个飞机的大小尺寸,而取决于它的外形形状和独特的细部处理。为了减小对雷达波的反射,需要降低的不是飞机的面积,而是飞机的雷达波反射面积。然而,满足充分的“雷达反射面积最小化”设计的飞机当时在空气动力特性上是难以做到静稳定的,其气动特性相当差,飞行控制很困难。在1960年代,计算机科学还不够发达,还不能够设计出既隐身又能实际飞行的飞机。因而,乌菲莫切夫的论文在苏联只停留在论文阶段,没有引起多少注意。

  然而,在另一个大国——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制造公司的工程师们却注意着其他科技大国的科学文献,他们认为乌菲莫切夫的论文很有价值,并在此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和试验。尤其到1970年代时,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获得了很大发展,研究一种既能在雷达波面前隐身又能实际飞行的飞机,条件已经成熟。
  1975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提出了一个称之为“轻型隐身战斗机验证机”的研究计划,要求研制一种大幅度降低被雷达探测到的概率的新型战机,并把雷达隐身技术领域做为美国空军下一代重点发展技术之一。最初有几家飞机制造公司受邀参加了这个项目,但其中并不包括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原因是美国国防部当时认为该公司缺少研制现代战斗机的经验。洛克希德是一个老牌的飞机制造公司,创始于1916年,它先后研制出P-38、F-80、F-104战斗机和C-130运输机和SR-71侦察机等一系列优秀军用飞机,但到1970年代中期,洛克希德公司确实已经多年没有再从事战斗机的研制。但由于洛克希德公司已经自行提前在隐身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主动提交了投标方案,提出了自己的“拥蓝” (HAVE BLUE)方案,挤进了隐身战机项目。经过对比,洛克希德公司的“拥蓝”方案最终黑马崛起,于1976年战胜了其他对手中标。

日期:2011-09-20 20:27:30

  35
  1978年,第一架原型机由洛克希德公司著名的、号称美国最神秘的飞机们诞生地——臭鼬工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制造出来。新飞机有着奇特的外形,完全没有圆弧的表面,整个机体全部由不同朝向、不同尺寸的平面组合构成,有人甚至说:看起来像一堆不规则的工业垃圾插上了飞机的翅膀。事实上,它跟后来投产的F-117十分相近,但明显比F-117小、可以称为后来F-117的缩小型。“拥蓝”不能携带任何武器,它只是一架实验用飞机,专门用来测试这样怪异形状的飞机是否真的可以飞行,以及雷达对它的探测能力。为了充分测试它对雷达波的散射作用是否够强,“拥蓝”的机体表面并没有涂上以后F-117会有的可吸收雷达波的特殊涂料。这种由不同朝向、不同尺寸的平面组合构成怪异的外形设计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一个计算飞机雷达反射截面积(RCS)的数学模型。其实这并不意味着要想在雷达面前隐身就必须使用这种怪异的平面组合体、而不能使用圆滑的圆弧过渡体——而是因为当时掌握计算雷达反射截面积的计算方法里,平面外形比曲面外形要容易计算许多。所以它的外形就真的做成了这种在空气动力特性上非常不利的多面体形状。这是第一代隐身战机的技术所能达到的限度。

  “拥蓝”的飞行测试成功了,电传飞控系统让它飞得很好,这堆“不规则的插上了飞机的翅膀的工业垃圾”真的可以飞行。而在雷达实际测试中,防空雷达只能在很近的距离才侦测到它,而且即使被侦测到也无法及时的进行锁定攻击。这样的测试结果完全达到了美国空军的要求,证明雷达面前的隐身是有可能实现的。经过反复的测试,得知“拥蓝”在机首正对雷达波发射源时有最小的雷达反射面积。也就是将机首正对雷达波发射来源,是最安全的方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