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逆袭手册》
第8节

作者: 罗大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6-29 10:41:22

  好了,现在给出你需要思考的问题。你为了什么而活着?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你衡量对错善恶的标尺是什么?是你自身的利益和需求?是公平正义?还是党和政府的意志?
  以上几个问题,看似是哲学命题,似乎与我们的心理活动无关,其实不然。你不弄明白这些根本问题,就不知道自己压力的根源何在。再者,世界观,是一个人理性层面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重要的一点,无论你持有何种世界观都不要紧,关键是那个“世界观”必须是你自己建立的、自愿选择的,而不是被强制灌输的。
  实事求是的说,国人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就是扭曲人性、建立非理性世界观的一种教育,我们的老师,试图用“党”的意志做为我们的世界观,也就是无论“党”说什么,老师都要求我们无条件的服从、相信,并执行之。在当代中国,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他们已经习惯于服从党的意志,党说啥就是啥。至于党的意志是对是错,是善是恶,合理与否,则根本不予考虑。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我发现,很多人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正是来自于我国这种“愚民洗脑式”教育所灌输给人的非理性世界观。

  总之,具备理性完整的世界观和独立的思考能力,是我们建立完善人格、获得健康心理的又一个前提条件。
日期:2012-06-30 11:40:10

  不过是在讲述真理
  以上几个章节,咱们已经讲到了很多概念,也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可能有的朋友会抱怨,抱怨我为什么陈述了那么多观点,却很少提供证明这些观点的有力证据,这样做是否会流于泛泛的说教呢?我想说的是,在心理学中,一个概念,足以写一篇论文,论证一个较为复杂的观点,足以写一本书。这里不是做学问,我仅仅是在讲述真理而已,所以我不想太啰嗦。
  讲述真理?!是的,你没看错,我的确是这么想的。但请不要震惊,更不要把我当做是自恋自大狂。因为,真理真的没有那么稀缺,更没有多么的神秘。所谓的真理,不过就是事实真相,就是客观规律,而已。我写这个文章,就是在讲述我观察到的事实真相,在阐述我总结的客观规律。
  当然了,我观察到的是否就是事实真相呢?我总结的是否就是客观规律呢?我所站的立场,是否就一定客观公正呢?客观的说,不一定。不一定是,也不一定不是。我在本文中所提出的一切观点和概念,你可以自己对照现实生活进行验证。假如,你用你的生活经历,验证了我的观点,那么恭喜你找到了真理。相反,如果你能用事实或者逻辑做为证据,证明我说的都是谬论和谎言,那么我要衷心的感谢你,感谢你帮我认清了真相。

  本文从此处开始,后面连续三章的内容,大概你会感觉枯燥沉闷,没有任何阅读的兴趣。但是,我希望,你能打起精神,仔细认真的看完。因为,这真的很重要。你最终是否能够完成逆袭的壮举,很可能关键就在此处。
日期:2012-07-02 21:32:17

  对与错
  在前面咱们探讨过爱的定义,爱的五个要件中,有一个是:“爱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对方过错。”这句话乍一看很好理解,没什么深奥可言。可是呢,往深里探究,其实是大有学问的。比如,“原则”与“过错”如何理解?每个人的原则都不同,对与错的评判标准也迥异。这样一来,“爱”岂不成了方言俚语,而非全人类的通用语言了吗?
  为了加深你对爱的理解,这里就有必要解析一下“对与错”这个原则问题。何谓对与错呢?让我说,就是正邪善恶,就是是非黑白。
  一直以来,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个观念:对和错都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是非善恶。原因是,绝大多数人在判断一个事物对错与否的时候,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身利益为标尺去衡量一切。因为人们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那么所持的立场当然也就各不相同,对同一个客观事物的定性自然也就不一样。
  个人认为,以上论述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衡量对错的标尺是利益。我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现实生活中,利益确实是最常用的一个标尺,人们几乎是用它来衡量一切。例如,一个人如果能够捍卫国家利益,或者像刘翔那样为国家赢得荣誉,他就会成为人们眼中的英雄,会得到许多的表彰,会得到大众的崇拜。这个人为国家利益所做的一切,当然也就算是正确的,具有相对正义性。
  再比如,人与人之间,某人对你好,某人的言行符合你的利益时,你就会说某人是善良的,你会说他是个好人,你想想是不是这样?当某人的言行不符合你的利益时,你便会说某人是邪恶的、是个坏人,你参照世事想一想,我说的对不对?所以,十九世纪的英国首相HenryJohnTemple LordPalmerston才说出了这样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日期:2012-07-02 21:34:26

  到了今天,世界上各个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对话,已经赤裸裸的把“国家利益”、“共同利益”等字眼挂在嘴边。如果你关注美国时政新闻的话,应该会经常听到Barack Hussein Obama总是在反复的强调这样一句话:“我的所有决定,都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我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批评我的人你就闭上嘴吧。”
  虽然,在现实中,大多数时候,利益是人们衡量善恶的标尺,但这却不是真相的全部。因为,我们还观察到了另外一个客观事实:利益总是在不断变化,个人的立场、国家的立场,也在不断的变化,可是人们对于是非善恶的界定标准,有时候却并不会因为自身利益和立场的变化而改变。
  举个假设的例子。假设咱俩是多年的哥们儿,感情一直很好,可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我跟你媳妇有私情,这时候,咱们俩就有了尖锐的利益冲突,毫无疑问,对你来说,我已经不再是朋友,而是成了个彻头彻尾的混蛋,可能你宰了我的心都有。但是呢,在勾引你媳妇的同时,我还做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在冬天的时候,我冒着生命危险,从河里救起了一名落水儿童。现在就出现这么一个情况,虽然你痛恨我不讲义气勾引二嫂,却不能够否认我英勇救人的行为是善举。

  也就是说,尽管我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所持立场,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但你却无法否认我挽救他人生命这一行为的正义性,即使我救的人与你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我说明白了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