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人袁世凯——辛亥百年,世事新说》
第37节

作者: 临川之笔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此,自带干粮的五毛王闿运编了副对联献给郭嵩焘: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领皇粮的五毛李慈铭叫得更卖力:极意夸饰,诚不知是何居心!

  得罪人群二:洋务派官员。
  被慈禧视为“同治中兴”样板工程的洋务运动都敢骂,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郭嵩焘认为,办了这么多年洋务,修个铁路还吵来吵去修不成。洋枪洋炮倒是仿造的积极,就是不肯深入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
  最后,来了句超前了130多年,一直超到今天还显得振聋发聩的话:
  今言富强者,皆视为国家本计;殊不知西洋之富,专在民,不在国家也。
  走在前面的人,把时代拖得气喘吁吁。
  还得防着后面的人放冷箭。
  郭嵩焘就是被冷箭给扎残的。放箭者,驻英副使刘锡鸿。

  刘副使一向以守旧派的面目示人,反对修铁路之类拖时代后腿的事没少干。这次,他潜伏在郭嵩焘身边,事事打小报告,处处与郭为难。连郭嵩焘披了洋人的雨衣,看了洋人的节目单也被他当成罪行来告发。
  郭嵩焘写《使西纪程》他就写《英轺私记》;郭嵩焘说英国好,他说那是因为英国最早进入中国,得闻圣教所致。
  总之,刘锡鸿的种种举动让郭嵩焘觉得他就是不想让中国“窥见西洋的好处”。
  在一片喊杀声中(挺郭的不过李鸿章、沈葆桢等区区数人),郭嵩焘被召回,仕途也因此画上了句号。
  这场争斗表面看是中西文化冲突,刘锡鸿坚定地站在“排西”的立场上。然而,真相永远超出你的想象。刘锡鸿不是瞎子,耳濡目染之下,他内心深处根本就不排西!
  赴英时,船上有洋客对刘锡鸿的仆人无礼。低人一等惯了,刘倒没在意。不想英国船长却很愤怒,中途停靠也门,要把该洋客赶下船,经刘求情方才作罢。
  使馆开张后,一个馆员出去购物,被一英国醉汉当街羞辱。中国人不敢出头,却有四个英国人路见不平,把醉汉扭送到丨警丨察局。法院判了他两个月徒刑,中国使馆致书英国首相,请免其罪。伦敦的报纸在谴责醉汉的同时赞扬了中国人的大度。
  刘锡鸿感慨万千,在日记中说,以前以为英国人“惟知逞强”,现在才发现人家上下一心,懂得礼让。
  在微服私访,低调参观了监狱、学校和养老院后,刘锡鸿不禁心服口服地说,这个国家“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应之事”。
  他甚至发现,英国人也忠君孝父。民主社会承认子女自主,不等于教唆六亲不认;维护公民权利,不等于纵容弑君犯上。真孝子,何须父权恫吓?真忠君,何必生杀予夺?
  由此看来,某些国家的忠孝不是出于自发的爱,而是因为恐惧枪。
日期:2011-9-18 12:56:00

  中国病人袁世凯 69
  于是,刘锡鸿悲哀地发现,谈民主我们固然理短,谈曾经引以为豪的仁义道德还是不如人家!
  认识这么深刻,让人不禁怀疑刘锡鸿是一个披着五毛外衣的右愤。就凭他日记里那些对英式民主的褒扬之词,郭嵩焘要想告倒刘锡鸿易如反掌。
  那么刘锡鸿为什么要言不由衷地诋毁和他立场相同的郭嵩焘呢?
  因为个人恩怨。

  刘锡鸿只是一个举人,早年给郭嵩焘当幕僚,“亢直无私”,受到郭的青睐,成为其得力助手。
  郭嵩焘被任命为驻英公使时,副使一职空缺,刘锡鸿以为非他莫属,没想到郭只提名他为低一级的从四品参赞,梁子就此结下。
  后来,刘锡鸿因为滥支经费遭到郭嵩焘参劾,矛盾集中爆发。
  俩人都是直性子,刘锡鸿心眼更小。在他看来,郭嵩焘学英语是错,不喝茶是错,在宴会上随英国人起立欢迎到访的巴西国王更是错上加错。总之一句话:动辄得咎。
  而反观那个在《留美幼童》中饰演大反派的陈兰彬,在《大清公使郭嵩焘》一剧中竟然客串了一把正面角色!
  作为郭嵩焘的骨灰级粉丝,陈兰彬自始至终为偶像鸣不平。所有人都怀疑郭在美化西方,开明如薛福成亦不信,写信垂询当过驻美公使的陈兰彬,陈回道:其说不诬。
  陈兰彬出使美国后,内心感受一如郭嵩焘,私下里经常“叹羡西洋国政民风之美”。何以在公开场合就变成了另一个极端,莫非这帮人都是双重人格?
  薛福成说,陈兰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胆小怕事。他怕留美幼童真的全盘西化,怕不顺着吴嘉善的话说最后捅了篓子自己要承担责任。
  言及此,唐绍仪告诉袁世凯自己对比了中美朝三国后的一个发现。
  三个国家的壁画和传说中都有“飞天”这一意象,体现出人类对飞行和自由的憧憬。而这也说明,即使肤色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对一些特定价值观的渴望却是相同的。
  “中国没有宪政思想的基础”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中国人还没发明飞机呢,现在中国上空的飞机比哪个国家都多。

  同样,民主宪政也不是西方的传统,路易十六、查理一世曾经恨民主恨得咬牙切齿——都是从茹毛饮血的非洲草原走出来的猿人,谁也不比谁进化得更快。
  然而我们看到,民主也是陈兰彬和刘锡鸿的渴求,但内心的恐惧和仇恨腐蚀了他们对公理的坚持。
  在私欲和公义之间,如果百分之九十的人选择私欲,那他们只配被专制奴役;如果一半的人选择公义,那他们可以享有君主立宪;如果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选择公义,那他们就是民主共和国的公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