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人袁世凯——辛亥百年,世事新说》
第32节

作者: 临川之笔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9-12 22:50:02

  中国病人袁世凯 59
  关键时刻,新建亲军派上了用场。由于利用当教官的机会广植党羽,此刻又舍得割肉,发上等成色黄金六百两,新军三个营都甘为袁世凯用命。
  于是,大头率己营和新军自任中路,吴兆有、张光前各领己部为侧翼,分三路攻打王宫。
  中途路过穆麟德家,听说被砍残的闵泳翊就躲在里面。
  袁世凯想进去探视,顺便打听一下情况,却被一戴黑框眼镜的持枪门卫拦住,死活不让进。
  此人面相斯文,却毫无忌惮之色,忠于职守,给袁世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叫唐绍仪(1862-1938),字少川,著名留美幼童。
  惊魂甫定的闵泳翊祥林嫂附身,连说“开化党杀我”。废话,你是禁卫军将军,我是开化党我也先杀你。
  唯一提供的有效信息是那帮杀他的人都赶到景佑宫护佑国王去了。

  其实,带路党的后台老板竹添此刻比任何人都恐惧。
  竹添是个学者型官员,经常写些《毛诗会笺》、《论语会笺》的国学书籍,想必非常仰慕中国文化。
  但这不影响他动不动就喊班哉(天皇万岁)。
  竹添到任后积极扶持带路党,眼见中法战争爆发,又怂恿金玉均发动政变,建立亲日政府。

  政变计划报上去后却被压了下来,原因是天皇的桌上摆了一封更令他恐慌的密报——驻华日使奏称,中法正在谈判,法国有意割占台湾。
  站在日本的立场上看,朝鲜“寄存”在清廷手中很安全;而隔海相望,多了一个法国的军事基地,日本无论如何吃不消。
  因此,天皇不愿就朝鲜问题给清廷施加压力,意在台湾。
  可只谋一隅的竹添不管,他不能让小弟们失望,不然以后怎么带团队?于是,狂热分子竹添不待政府批准,兀自发动了政变。

  一切战斗都是心战。擅启边衅的后果竹添比谁都清楚,内心深处的摇摆不定注定了此役的结局。
  清军赶赴景佑宫时,袁世凯惊讶地发现,带路党竟然没关宫门!恍惚间还以为对方在玩空城计。
  其实,竹添是想营造局势已恢复正常的假象,希望清军面对现实,节哀顺变。这要换一个人估计就接受了,可惜他遇到的是鬼见愁袁大头。
  入宫后,守军猛烈射击,枪子如雨,清军还击,双方展开激战。
  前后左右,所有的人都倒下了。硝烟中,袁世凯满脸污血,奋勇当先。突然,敌人的格林枪齐发,哒哒声中,又有两个士兵踩中地雷,被炸飞到空中。

  地雷距大头不过十步,声浪将他震翻在地,受了轻伤。
  再起身时,已是双眼朦胧,拔剑四顾,耳鸣盖住了环境音。他跌跌撞撞,行将倒下。
  袁世凯,你忘了自己的理想和誓言吗?你忘了丁戊奇荒中嗷嗷待哺的饥民的倒悬之苦吗?!
日期:2011-09-13 11:46:56

  中国病人袁世凯 60
  你忘不了。因为在你很小的时候,就不理解何以这个世界上最不拿人当人的国度,反倒个个大谈仁义?何以这个国度里,好的思想写在书本上,从来没有实现过;坏的事情已做绝,书上却只记着一小部分?
  砖家叫兽们摇唇鼓舌,不知疲倦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耕耘着一棵名为“学问”的植物,殊不知几千年来,文字排列组合的可能性已被穷尽,却仍未解决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为什么正义战胜不了邪恶,光明从来输给黑暗?
  慰庭,你的降生就是为了终结这道斯芬克斯之谜。
  世界上最浪漫的事,不是像庄子一样身如不系之舟,遥想北冥之鱼,化作一只拥有垂天之云般翅膀的大鸟,在天地间翱翔;
  不是像嵇康一样,临刑前弹奏一曲绝响,让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用最优雅的姿态面对死亡;
  不是像李白一样,用剑锋上的寒光下酒,以当空的皓月为伴。高歌吟唱,广袖飘飘;

  而是给你一个清廷,如何亡了它!
  因此,那颗大脑袋里装着的不是血肉,是信念。而信念,慰庭,是杀不死的。
  想到这,袁世凯重新振作起来,号召大家合力并进。一时间,士卒争先,声震屋瓦。
  眼看战局不利,竹添怕了,率日军退回了使馆。金玉均和朴泳孝跟得很紧,却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把王国扔了。
  没了国王,政变就失去了合法性。还好洪英植清醒,护卫着李熙出宫赴北庙避难。
  混乱中,闵妃带着王子跑到了清军大营。
  袁世凯一直打到景佑宫后院,才看见吴兆有被两个士兵搀着,嚎啕大哭地仓皇走避。

  大头问他缘故,回答说,自己一入宫就受到攻击,士兵们都逃跑溃散,不知所踪。
  袁世凯笑道:“你作出这副模样,敌人就能放过你吗?不要乱我军心,赶紧回营收拾残兵吧。”
  天快黑时,胜负已定,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枪声。
  一直没看到张光前。原定计划张部走西路,率军攻打金虎门。眼下都打扫战场了才发现,张光前的部队蹲在金虎门内的高墙下躲避子丨弹丨,未发一枪进一步。

  大头不禁叹息道:“淮军的暮气怎么到了这种地步!”
  而且,经此实战,袁世凯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淮军士兵放枪时竟不直视敌人,眼睛看着侧面,一副不忍杀生的模样!
  如此打仗,可谓形同儿戏。
  夜间,打探到国王下落后,袁世凯又带兵去夺,洪英植试图阻拦被杀。
  与此同时,日本使馆遭到汉城市民的围攻,竹添为防不测,在致信袁世凯推诿过则后烧了使馆,带着使员、驻军和带路党骨干逃亡仁川领事馆。

  次日,李熙在袁世凯营中召集金允植、沈舜泽,并召见各国使节,告以政变平息。
  回宫后,袁世凯应李熙之邀,居于偏殿,朝夕会晤,握手谈心。各部大臣每日必造访世凯禀告公事,大头一手秉笔,一手按剑,内筹抚治,外辑邦交,俨然青年版大院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