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太宗——皇二代的千秋家国梦》
第27节

作者: 日月重开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陈宣帝太建四年(周武帝天和七年,572年),周武帝请宇文护一起去向太后请安,路上说:“太后年龄大了,又爱饮酒,我屡谏不止,皇兄能不能帮我说说。”说完拿出一篇《酒诰》给他。宇文护见有人赏识他除了杀皇帝以外的其它才能,非常高兴,就答应下来。见了太后宇文护就开始专心朗诵《酒诰》,周武帝在背后用一块玉珽猛击他的后脑,宇文护翻倒在地。周武帝让宦官何泉用刀杀死地上的宇文护,何泉吓得手哆嗦,几刀都没杀死。周武帝自己为什么不下手,难道也被吓哆嗦了?可见让皇帝去杀这位杀皇帝专业户,心理压力还是很大。不过周武帝早已安排弟弟卫国公宇文直躲在幕后,他不是皇帝,不怕宇文护,见老哥搞不定尅星,跳出来一刀秒杀。之后周武帝宣布宇文护已伏诛,通过正当法律程序调兵捕杀宇文护的家属和亲信,一举铲除宇文护势力。

  周武帝杀宇文护虽然也是刺杀,但刺杀行动显然经过了精心策划,而且刺死宇文护本人后,他可以从容的调兵捕杀宇文护的家属和亲信,而不是像魏孝庄帝那样等着尔朱荣的部将来杀自己,可见做好了充分准备。一个傀儡皇帝如何能调动司法和军队?这不是靠一时之勇,而是花费十年之久暗中精心培植,笼络了大批心腹才做得到的。
  周武帝固然厉害,但宇文护已经杀了三个皇帝,创造了一连串的悲剧,不得不说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宇文泰传权却不传位给他。试想如果宇文泰名正言顺的传位给宇文护,宇文护自然就不会去杀皇帝了。退一万步讲就算他当了皇帝还要自杀,也只杀得了一次,不会成就三年杀三帝、杀皇帝专业户这样的恶名。或许宇文护能够成为一个孙权那样的守成之君,甚至成为太宗系列的一个不错范例,但这些都没有发生,只因为这个本应成为太宗的人,太祖硬要他去当伊尹。

  日期:2012-06-02 15:18:19
  五、南北朝的烂账有人收
  这一大串你刺杀我,我虐杀你,你胡化我,我汉化你的故事就是所谓南北朝的历史了。然而不论动机如何,北朝各国为了集权做出了许多行政管理体系变革的尝试,最终奠定了隋王朝的框架。当然,南朝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也有不少贡献,北朝在很多方面都学自南朝,隋唐的很多重要改革也都源自南朝。但隋唐终究是脱胎于北朝,所以南朝在历史上难免沦为支流,相对而言影响就小多了。

  不过虽说这些朝代在自然科学和经济建设上成就较少,在文艺方面却独树一帜。正如前文所言,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典型的门阀士族时代,这些世族大家中产生了大量贵族文豪,诸如书圣王羲之、画绝顾恺之,还有李白的偶像谢灵运等。除了士族文艺,还有田园诗人陶渊明等平民化的文艺大家。这些魏晋名士风流倜傥,行为不羁,个个都极富个性,所以能够创造出一些唐宋盛世的正常人士无法企及的奇特灵感,人称“魏晋名士风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北朝还是一个盛产俊男美女的时代,翻翻纪传体史书,每卷开篇都是“美姿容”、“美容仪”、“美姿仪”几个词换着来的。早期慕容家族出品的俊男美女数快要赶上他们杀的人数了,尤以清河公主和慕容冲姐弟“双飞入紫宫”最为传奇,后期更有兰陵王高长恭的俊男神话。我甚至可以不夸张的说:连郭敬明这样的花样美男,拿到南北朝恐怕也只能算中上水平。这么多俊男美女浴血拼杀在残酷的政治军事舞台上,用“华丽血时代”都不足以形容,恐怕只有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六宫粉黛无颜色”才能肤浅的表达出这么壮丽的历史景观。

  为何这个烂账年代会突然出现这么多丽人呢?有些人提出了白种说、混血说等观点,但显然都是缺乏生理学常识的想当然。南北朝俊男满天飞无外乎一个原因——社会风气糜烂,更缺乏一个靠谱的人才选拔体系,贵族们直接以相貌为选拔标准,长而优则仕。尽管这些人都应该算是英俊界的前辈同仁,但就连我也无法认同这种凭长相选拔的机制,南北朝这种豪门世族风流倜傥,广大人民受苦受难的社会形态显然不可持续发展。

  造成南北朝大混乱的原因表面上看是由于北方游牧部族的内迁,但其根源还在于晋朝恢复分封建国。不过晋武帝的最初动机似乎也不无道理,他的错误只在于方法不对。要解决藩镇割据问题的正确办法有且仅有一个——运用组织行为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科学知识构筑更加合理、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既将行政事务终端分解委任给许多人来承担,又能将权力的根源保持在中央而不流于藩镇。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摸索和不断改进,魏晋南北朝虽不值得称道,但毕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也不该一笔抹煞。

  不过现在各位也该摸索完了,可以退场啦!南北朝虽然极具风花雪月的文学魅力,但它毕竟是一笔烂账,这账要是一直这么烂下去,中华帝国的文明进程也就该结账了。所幸的是悲剧结束是喜剧,现在既将登场来收拾这笔烂账的是一位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伟大君主,他将带领世界上最大的民族走出了乱世,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文明阶段,他设计的行政组织结构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日期:2012-06-03 10:26:07
  第四篇 一破瓶颈千年路——隋文帝杨坚
  一、得来最容易的江山
  隋高祖文皇帝杨坚,生于梁武帝大同七年(54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登基,仁寿四年驾崩(604年),享年63岁,在位23年。
  有人要问了,隋文帝是隋朝开国皇帝,怎能作本篇主角?事实上,他父亲杨忠才是隋朝实际创始人,所以为杨忠上太祖庙号,杨坚的庙号是高祖,谥号仍是第二代皇帝的标配文皇帝,情况和魏文帝一样。
  杨忠出自中原望族弘农杨氏,渊源可溯至东汉名臣杨震。杨忠18岁时据说是到泰山去旅游,恰遇南朝梁军来袭,就做了俘虏。后来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元颢回洛阳去当皇帝,杨忠也跟着去了。杨忠虽然当了南朝的俘虏,不太光彩,但南朝又让他当史上最强的白袍神军,想给他挽回点颜面。这本来是很幸运的,然而不幸的是陈庆之最终丢下元颢跑了,杨忠却正陪着元颢在洛阳当皇帝,被尔朱荣逮个正着,又当了一次北朝的俘虏。不过还好杨忠自身素质高,被尔朱荣的族弟卫将军尔朱度律看上,招至帐下当了一名统军,之后跟随了大将独孤信,从此命运发生了转折。

  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要说他的特点是什么?有人说是会打仗,有人说是会内政,还有人说是会搞人际关系,但要我说是相貌英俊。独孤信人称“独孤郎”,甚至能在南北朝的美男大潮中脱颖而出。据说有一次独孤郎出城娱乐回来晚了,城门马上就要关了,独孤信策马飞驰,连帽子歪了都顾不上扶。于是一幕美景出现了:夕阳斜照下,一名美少年鲜衣怒马,在醉人的晚风中轻灵的穿过秦州城外昏黄的古道,任一袭余晖飘洒在身后,尤其是那顶斜戴的锦帽更衬托出少年的不羁与潇洒。这种格调很快风靡一时,时尚男女纷纷效仿,至今美国牛仔仍在模仿独孤信的品味。

  英俊有什么用?如果早几年可以亲自进宫去和皇帝喜结连理,现在不行了,但至少还可以生出很多很漂亮的女儿。独孤信有七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嫁宇文泰长子周明帝,史称北周明敬皇后;四女儿嫁八柱国之一李虎之子子李暎顣之子李渊就是后来的唐高祖,所以唐朝追赠她为元贞皇后;五女儿嫁上柱国宇文述,其子宇文化及一度僭越称帝,追赠其母为皇后;七女儿独孤伽罗则嫁杨忠之子杨坚(隋文帝),史称隋文献皇后。57%的女儿都获得皇后称号,无愧为史上国丈第一人。可见他在北周豪门中的人脉,杨忠傍上了他,就开创了大好前途。

  尽管宇文护掌权后将独孤信逼死,但杨忠羽翼已丰,自成一派,到61岁寿终正寝时已位至随国公、上柱国、大司空,27岁的杨坚继承了爵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