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人袁世凯——辛亥百年,世事新说》
第30节

作者: 临川之笔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9-09 12:43:38

  中国病人袁世凯 54
  出发前,袁世凯果然没有食言,派人去上海将沈玉英接到了自己身边。然而,玉英发现,一年不见,袁世凯眼中开始闪现出令她不安的杀气。她不敢直视也不想直视,而是宁可将那个目转秋波的多情少年的形象牢牢地印在自己脑中。
  威远舰载着庆军先锋,向东驶去。新任的“前敌营务处”(负责军需供应、侦查路线)袁世凯和后党骨干金允植在船上相识。
  碧海蓝天,一望无际。第一次出海总是充满了新鲜和豪情,就像第一次玩《大航海时代》一样。

  大头李如松附体,夸口自己只需带几百个士兵便可直捣汉城,擒拿大院君。忽悠得金允植五体投地,当场赋诗一首拍马屁:
  豪慨似宗悫(音同却),英达类周郎。
  南朝宋人宗悫14岁时,叔父问他志向,他豪迈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长大后果然率军讨伐越南,立了大功。
  至于后半句的英达,肥头大耳的还戴个眼镜,我看不像周瑜。
  庆军六营,陆续抵达朝鲜半岛西海岸。吴长庆命某营管带率部首先登陆,却收到其“士兵晕船,要求暂缓”的回复。吴长庆一怒之下将该管带撤职,以袁世凯代理。一夕之间,大头便接管了庆军六分之一的军队。
  当初要真去了李鸿章那,估计这会还跟小绵羊一样在各种长辈眼皮子底下老老实实地念书,施展不开拳脚。
  庆军在马山浦安营扎寨后,军纪迅速涣散。
  一天,吴长庆和张謇正在帐中谋划,袁世凯径自走进来,道:“我军有奸杀劫掠之事——”
  吴长庆厉声打断道:“为什么不严办?”
  袁世凯:“当时已请出吴帅赐我的令箭,正法七人。现有七个首级在此呈验。”
  张謇骇然不已,吴长庆却高兴道:“好孩子,不愧为将门之子。”
  将门之子显然杀上了瘾,杀到了太岁头上。
  吴长庆一个远亲在军中当差,仗着有后台时不时为非作歹,还打伤了一个朝鲜平民。袁世凯要以军纪处之,吴长庆让他刀下留人。
  大头佯装应允,“以案上图书请吴阅”,自己却悄悄潜出,斩杀那人后入而请罪。人死不能复生,吴长庆也只好自找台阶道:“执法固当如是”,并告诫在营亲族,谨守军法。
  袁世凯这几步险棋沈玉英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她把袁保庆编写,大头随身携带的《自乂锁言》摊开放在了显眼的位置。
  当晚,袁世凯下班回家,赫然看到《自乂锁言》上的一句话:古今将兵,必先以恩结之,而后加之以威,乃无怨也。
  大头如何不知玉英的心思?然而,玉英却未必理解大头的志向。
  亡清,任重而道远。若天不假年,你也只有徒叹奈何。
  袁家祖上三代皆不寿,死亡的阴影笼罩在袁世凯的心头,不得不以强韧之心力压制到心房的一角。然而,恐惧如噬骨的毒蛇,阴魂不散地盘绕着、凝视着,使大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日期:2011-09-10 08:15:27

  中国病人袁世凯 55
  时不我待。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做一个商人或者政客,无论是富甲一方还是权倾一时,对玉英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子而言,都是乐见其成的。
  然而,袁世凯想到的却是儿时在颍河观鹄(天鹅)时的场景。
  它们延颈而立,像是在殷切地等待着什么。当然,肯定不是戈多。
  体态虽说优雅,但顺着它们的目光,你不禁想问:夜空中,吸引它们的究竟是什么?
  也只有灿烂的繁星了。

  仰望星空被精湛的表演阐释为“高尚的精神追求”。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相比,对大自然的神秘和不可知心怀敬畏是一种伟大的进步。
  不必奢谈以人为本,人不过是宇宙万物中的一员罢了。
  如果说天花之于人是一种病毒,那疯狂膨胀、以破坏环境为乐的人类之于地球又何尝不是一种病毒?
  世间之物,皆跳不出生生相克。天花肆虐了几千年,却在30年前绝迹;人类无限繁殖,却在30年前发现了HIV,再也无法纵情享乐。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亲人、爱人、恩人、仇人,有的逗留的时间长,有的一晃而过。白天的欢闹不是人生的真相,它用忙碌和喧嚣让你暂且忘记了死亡。只有当你仰望夜空时才会发现,永恒的是孤独。
  真正严肃的哲学命题是有一个,那便是死亡。
  你可以不关心一切,但终究要面对死亡。死亡的痛苦不在于死亡本身,而在那种思维消失的状态被无涯的时间宣判了无期徒刑,光是想一想,心脏都会颤抖。
  地球之于宇宙是过客(太阳系爆炸),宇宙之于存在同样是过客(宇宙大爆炸)。当你仰望星空时,看到的那颗星星只是它几十亿年前的模样(星光穿梭了几十亿年才进入你的视网膜),也许,它早已消失在浩淼的时空当中。

  我们引以为豪的“人类文明”不过是一出徒劳的西西弗斯式的悲剧罢了。宇宙200亿年轮回一次,爆炸后从头再来。不管人类如何奋斗,历史终将像电影一样落幕。
  一切的终点都是尘归尘土归土。不管你承认与否,人生的本质其实是虚无。
  然而,明知必死无疑,仍在挣扎求生;明知毫无结果,仍然苦中作乐。《美丽人生》告诉你,泪中有笑,也能点燃黑暗里的一线光明;福柯告诉你,人不过是由其所处环境的教条和习俗苟合之后的产物,理想的人生不应该服从这种宿命的安排。
  人生本没有意义,需要你自赋其意义。
  对袁世凯来说,再多的美女和财富都给定不了他意义。人生是一场游戏,轻易到手的,很快便会感到空虚。因此,终极的意义还是亡清。
  亡清,不必高谈苍生大义,也没什么国仇家恨。亡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存,在,感。
日期:2011-09-10 11:07:22

  中国病人袁世凯 55
  正因如此,袁世凯对当时的时尚活动、社交必备抽鸦片深恶痛绝。
  吞云吐雾中,多少烟鬼向虚无缴械投降,让废土废了自己的生活。
  进入汉城后,庆军里抽鸦片的日渐增多,这帮人往往组队跑到朝鲜平民家,抽完了就调戏良家妇女,影响极其恶劣。
  对此,缉毒先锋袁世凯每天拿着吴长庆给他的令箭,带着行动小组四处走访,看到喜欢鸠占鹊巢的烟鬼兵便就地正法,悬头示众。
  一帮兵油子不干了,以为法不责众,暗中纠合到一起,以烟瘾深沉不能服役为由,请求给资遣散。
  大头怒了:MB的帮你们戒毒你们反过来威胁我!

  于是,他备好刀索,严阵以待,让人出去传话:挨个进来领吧。
  结果,进来一个死一个,连遗言都来不及说,整个一植物大战僵尸。
  吴长庆听说后,试探袁世凯道:“果能一一执而杀之?”
  大头镇静道:“示威必不敢前,示怯必蜂拥至。若真是全体俱来,便都绑了,逐一刑讯,认瘾者杀无赦,不认者宽释之。杀上一两个,余者皆不敢认。”
  那一刻,烈士暮年的吴长庆才算真正认识了眼前的这个后起之秀。
  当然,大头也不是德州电锯杀人狂,得谁灭谁,而是懂得恩威并施、宽猛相济。他一再告诫说:“服从军令就是我的手足,违抗军纪便是我的仇敌。我信赏必罚,绝不偏袒和迁就任何人。”
  这些话军训教官都会说,能不能做到便因人而异了。

  对士兵的伙食日用,大头非常重视,下令必须充分供给。遇有生病的,不顾传染与否,都携药探视。夜间巡营,见有在外露宿者,即招呼其入室休息。阵亡者,必亲自视殓祭奠;负伤者,必监督医疗救治。
  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不是在拍《新闻联播》。
  将心比心,士卒们无不感动发奋,乐于效命。而朝鲜的军民百姓,则更是对大头感恩戴德。
  金允植见庆军在汉城站稳了脚跟,立刻建议诱捕大院君,归政国王。吴长庆命袁世凯“密为布置”。
  1882年8月26日,大院君赴庆军回访,大头设计将其卫士阻于军营之外。
  寒暄之后,大院君觉得气氛有异,在与吴长庆笔谈(同文不同语)时拽文,写道:将军将作云梦之游耶?
  典出刘邦借巡游云梦泽之机,消灭敌方诸侯韩信、英布。
  很明显,暗指吴长庆以平乱为名,实则欲对他不利。
  吴长庆支吾其词,不忍发动。袁世凯持刀在侧,大声道:“事情已经泄露,迟则生变!”
  随即督促左右将大院君强行扶进轿子,星夜奔赴马山浦,登上兵舰,押送天津。
  权力又回到了国王手中,闵妃也全身而返,日本没占到丝毫便宜。
  虽说形成了一个中日两国同在汉城驻军的新局面,但从李熙到闵妃,朝鲜王室对中国的向心力大大增强。
  9月中旬,在王宫举行的宴会上,袁世凯备受国王礼遇。9月底,李熙又就训练新军之事单独召见大头。
  而在吴长庆向朝廷请奖有功人员的名单中,更是首列袁世凯,评语是: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

  于是,大头捞到了一个从五品的同知衔,成为他亡清霸业的起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