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人袁世凯——辛亥百年,世事新说》
第28节

作者: 临川之笔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9-07 12:13:50

  中国病人袁世凯 50
  事实上,庆军虽说归淮军管,但因为不是嫡系部队,不受待见,吴长庆和李鸿章基本上属于貌合神离。
  庆军的前身是吴父在老家办的团练,发展到500人后被淮军收编。
  然而,团练不是团购,下个单就不管售后。一帮人都是乡里乡亲走到一起的,管你是李鸿章还是李鸿藻,人只认吴长庆。

  更何况,你直隶总督是从一品,我浙江提督(吴长庆)也是从一品,听你调度那是服从安排识大体。
  作为武官,吴长庆深感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连秀才都不是),只好缺啥补啥,在带兵之余手不释卷,网罗文士,被时人称为“儒将”。
  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李鸿章听到后差点没笑掉大牙,极其不爽地指责吴长庆“罗致文人以通声气”。
  此时,吴长庆见故人之子来投,非常高兴,欣然收留,并刻意培养、严加指点。
  吴长庆受够了李鸿章的鸟气,不想自己的悲剧在下一代身上重演的他为袁世凯请了最好的老师。
  深得吴长庆器重的幕僚,张謇。
  南通人张謇(1853~1926)余生还将和袁世凯过招无数,这第一回合大头留给他的印象是:态度谦恭,文章狗屁不通。
  虽然眼下张謇只是个秀才,但众所周知他后来中了状元。做人要厚道,你不能拿一个状元的审美标准来衡量大头的文章。
  就在袁世凯因办事干练被提拔为营务处帮办(办公室副主任)时,山东之东,再一次波涛汹涌。
  对高丽棒子一以贯之的“事大主义”不能饱汉不知饿汉饥地简单予以鞭挞。蕞尔小国,强邻环伺(中日俄),你不让人事大莫非事小不成?
  朝鲜李朝,建立于朱元璋时期,与明清相始终,已延续近六百年。
  除了明清易代时有点小摩擦,棒子觉得满人入关是“用夷变夏”,自己成了华夏文明的最后一方净土,来访时抒发一下“使者遥寻秦地界,夷人惊怪汉衣冠”的感慨,基本上是个安分守己的属国。
  时至晚清,天朝的版图囊括了缅甸、暹罗(泰国)、越南、琉球、高丽、蒙古、西藏。这些“化外之地”被分为两类,A类如蒙古西藏,归理藩院管,派驻大臣;B类如高丽越南,俯首称臣,按期朝贡,新王即位必须上报接受中国皇帝册封。

  对此,翰林院侍讲学土周德润解释得很清楚:守在四夷。
  以琉球守东南,以高丽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与国同休戚,弭祸于未萌。
  属国作为外线,拱卫国门,这要搁古代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历史已经发展到英法联军动不动就直插北京兵临城下的近代,西方列强,心态正常的说你和这些属国是友好睦邻,不正常的就说你在殖民人家。
  既已成为烫手的山芋,最好的选择其实是尊重地缘政治,协助这些弱小的国家逐步实现独立,受国际公法的保护。这样,即使某国妄图染指,他国也会干预,远强于现在“妾身不明”,最终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日期:2011-09-07 22:41:37

  中国病人袁世凯 51
  具体到朝鲜,坐到谈判桌上的三方是中日俄。
  对俄国而言,朝鲜意味着拥有不冻港的太平洋出海口;
  对日本而言,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是天皇每晚做梦的主题;

  对大清而言,不管谁占领了朝鲜,兵锋所指,威胁的都是满人的龙兴之地东三省。
  那大家坐下来打斗地主好了。
  第一局大清是地主,被日俄一方打败了。
  客观来看,虽说19世纪末列强如云,恨不得是个小强就来吃清朝的豆腐,但大多属于浑水摸鱼型,打个劫通个商也就罢了。隔着十万八千里,说着完全听不懂的鸟语,又不是洪秀全,谁也没想代表上帝灭了你。
  除了日俄。
  祖上就有矛盾,贼惦记你,一天到晚花痴般垂涎你家领土。尤其是俄国,蚕食鲸吞,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手法熟练。
  于是,趁新疆发生回乱时,俄国眼疾手快地霸占了伊犁。
  当左宗棠抬着棺材用兵新疆时,日本又见缝插针地跳了出来。不知是不是两国事先串通好了要演《东成西就》?
  1879年,离明治维新开始仅仅过去11年,日本吞并了本岛南边的琉球国,改为“冲绳县”。

  琉球自洪武十五年(1372)起隶属中国,纳贡从未中断,但在万历三十年(1602)又向日本称藩,开始像双子座女生一样脚踩两只船,一踩就是二百七十年……
  终于踩出了事。
  以前只是劈腿,现在直接跟那男的把证都扯了,这要是个没谈过恋爱的,估计抓起菜刀就去捉奸,血溅当场。
  可惜,清朝国库空虚,西北又在跟俄国干仗,为免腹背受敌,便承认了这个既成的事实。
  这已经是日本第二次明目张胆的挑衅。
  早在1876年,日本就以朝鲜拒绝邦交为借口,出动兵舰胁迫其签订通商条约。清政府作为宗主国,怂到让人心寒,以息事宁人的态度指示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
  外患倒逼内政。
  此时的朝鲜国王是李熙,继承的是他伯父李昇的王位。李昇没娃,就让他弟弟李昰(音同是)应当“大院君”(摄政王),辅佐年方十二的李熙执政。
  整个一“宋宣故事”。看来他们《春秋》学的很不好,由此可以证明,孔子不是朝鲜人。
  家庭矛盾很快出现。大院君思想保守,闭关锁国,抓起权来一个顶俩。可孩子大了不由爹,谁叫你给娃许了个高智商美女当老婆呢?
  明成皇后闵慈英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夫君李熙,那时,她还叫闵妃。

  闵妃对时局的洞察远较公公敏锐。她知道,清廷这棵大树已经靠不住,独立自强是朝鲜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其实,开化自强也是李鸿章给朝鲜开的药方。
  朝鲜的通商和交涉事宜都由北洋大臣主管,北洋大臣又是直隶总督的兼差,李鸿章身上担子不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