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人袁世凯——辛亥百年,世事新说》
第8节

作者: 临川之笔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事对黎元洪触动很大,海军出身的他没想到装备有两门120毫米主炮的楚豫舰竟如此不堪一击。看来,这世上最狠的不是船坚炮利的,而是敢玩命的。
  敢玩命没弹药也没用,就好像杨大侠再威武,不卖菜刀也一样歇菜。新军长期面临的就是弹药短缺的严峻现实。
  本来,自打有了新军,淮军余部就被缩编为巡防营(武警部队),不受待见。可随着安徽、湖南的新军叛乱,军队的忠诚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地方大员也加紧了对新军的防范。
  直到最后,地方督抚宁可依赖巡防营,也不肯相信新军。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此显现:统治阶级原本用来救急的变革利器,却最终反噬己身。这再次印证了托克维尔的推断: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
  小心翼翼的防范并没有帮助清廷消弭祸患,控制弹药的猥琐行为反而让更多的新军士兵对政府离心离德。
  黎元洪不能彻底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弹药不济,但这点顾虑在革命党打跑楚豫舰后便已烟消云散。他开始觉得革命似乎大有可为。

  对付骑墙派就是要趁热打铁,蔡济民看出黎元洪立场有所动摇,就和蒋翊武一起撺掇他剪辫子。
  黎元洪不再拒绝。
  剪辫后男不男女不女,黎元洪索性要求给自己剃了个光头。
  蔡济民哈哈大笑道:“都督这脑袋,真似罗汉一般。”
  黎元洪照了照镜子,也忍俊不禁:“我看像个弥勒佛。”

  不久,美国驻汉口领事特来拜会黎元洪,当问及中国将来会实行何种政体时,他干脆地回答道:“共和政体!”
  既然木已成舟,何不拼死一搏?
  在当晚召开的军事会议上,黎元洪一改往日猛打酱油的面目,郑重表态:“自此以后,我即为军政府之一人,不计成败利钝,与诸君共生死!”
  黎元洪重拾昔日领袖风采,慷慨激昂地进行了战略部署和战前动员,严阵以待,迎击清军。
  此时,武昌起义的消息已不胫而走,成为各大媒体的热点词。
  上海的《时报》是江浙立宪派的喉舌,向来反对革命。但因为对政府失望透顶,《时报》还是发表了一篇《意料之外》:

  德法不交战而意土交战,出人意料之外;湘粤不抗路而四川抗路,出人意料之外;成都不失守而武昌失守,尤出人意料之外;广州不失守而武昌失守,更出人意料之外。呜呼,自今以往,出人意料之事,岂第止此哉!然而政府则犹梦矣!
  《申报》的政治立场更保守,也一针见血地指出:
  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夫春间粤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隅,今则革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可比。
  遍地星火的时代,即使像《正宗爱国报》这样满人办的洗脑工具也悲哀地发现为政府遮羞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现实很黄很暴力,不能总在头版头条写“全世界人民都羡慕我们”吧?
  日期:2011-03-13 02:21:07
  中国病人袁世凯 14
  1911年10月17日,黎元洪有生之年最难忘的一天。

  革命军在阅马场举行誓师大会,由黎元洪亲宣读祭文和誓词。
  高大的祭坛耸立在阅马场中央,坛前烟火缭绕,坛上香案玄酒,供设着轩辕黄帝的灵位。
  “时维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
  画面切为黑白。一队荷枪实弹的清兵,押着唐才常走到滋阳湖畔。“慷慨临刑真快事,英雄结局总如斯。”他萧萧瑟瑟,面湖而立,平静地对身后的清兵说:“堂堂男儿,怎可屈膝,动手罢!”
  伴随画面变回彩色的是黎元洪铿锵有力的声音。
  “满清异种,横侵政权,二百年来,惨无天日,我族痛心疾首,久思光复故物……”
  画面切为黑白。广州天字码头,一长身玉立的美男子即将引颈就戮。监斩官问他有何遗言,他微笑道:“悔矣,恨矣!”监斩官不解:“悔什么,恨什么?”他大声道:“悔德寿未死,恨自己先行,没炸死这个满贼!”
  他叫史坚如,两周前在巡抚衙门后墙外挖了条地道,直通广东巡抚德寿官宅的后花园。史坚如在地道里塞满烈性丨炸丨药,点燃了引线。轰隆一声巨响,爆炸似乎成功。可惜,结果令人颇为沮丧,附近的平民被炸死了好几个,德寿本人却只被震下床榻,毫发无损。

  懊恼的史坚如准备去香港再买些丨炸丨药,却在登船之际被尾随的密探逮捕……
  黎元洪的声音再次传来。
  “义声一动,万众同心,兵不血刃,克复武昌。我天地、山川、河海、祖宗之灵,实凭临之!”
  画面切为黑白。
  长沙。同盟会成员焦达峰、陈作新响应武昌起义,率军攻打巡抚衙门。湖南巡抚余诚格很识时务地在大堂高悬“汉”字白旗,乘乱逃走。

  西安。新军第三十九协管带张凤翙(音同惠)正率军攻打满城,西安将军文瑞站在城楼上指挥旗兵负隅顽抗。血战一日,满城告陷。文瑞困兽犹斗,下命巷战,三千旗兵伏尸街头,终不敌革命军包举宇内之势。文瑞无力回天,投井自杀。
  昆明。新军协统蔡锷正在率军攻打督署,一个叫朱德的小排长冲锋在前,率先攻克了李鸿章的侄儿、云贵总督李经羲的老巢。
  太原。刚刚由江苏布政使升任山西巡抚的陆钟琦在听说邻省陕西独立的消息后,忧从中来。他不知道的是,新军标统阎锡山正在和自己早已秘密加入同盟会的儿子密谋策反他。几天后,陆钟琦还没来得及与时俱进,就被暴动的士兵乱枪打死。
  画面逐渐叠化为黎元洪跪颂祝文的场面。
  “元洪投袂(衣袖)而起,以承天庥(音同休,意为庇佑),以数十年群策群力呼号流血所不得者,得于一旦,此岂人力所能及哉!日来搜集整备,即当传檄四方,长驱漠北,吊我汉族,歼彼满夷,以我五洲各国立于同等,用顺天心,建设共和大业!”
  镜头摇上,一个大全景,品类之盛,尽收眼底。
  形式主义在这个古老的国度从未过时。祭天大典隆重的观瞻给革命士兵注入的是精神力量,而黎元洪和汤化龙心里盘算得更多的却是现实的权力分配。权力从来跟道义无关,是力量和利益的产物。
  在黎元洪和汤化龙精心算计后拟定的军政府四个部和政事府七个局的一把手名单中,除了孙武摊到一个军务部部长(还是看同盟会的面子),其余全是黎元洪的部属和汤化龙的亲信。革命党用无量头颅无量血换来了起义成功,却集体被踢出权力中心,仔细想想,还是挺坑爹的。

  就在革命士兵山呼“中华民国万岁!四万万同胞万岁!黎都督万岁!”时,一双冷峻的目光正投向洹(音同环)上村那深邃的夜空。
  这是一处300亩大小的宅第,四周封闭,内院星罗棋布着四方形的建筑。与传统四合院不同的是,每栋建筑有五间房,均为落地门窗,装有自来水,中西合璧。别具特色的同时,似乎也皮里阳秋地预示了宅邸主人因性格深处的矛盾而导致的悲剧命运。
  花园的面积也很大,有珍禽馆和鹿房,中间还有一个椭圆形的大水池,主人经常划船到池中央垂钓,“一不小心”流传出去的一副“孤舟蓑笠翁”的照片还被时人和后人煞有介事地解读出各种政治寓意。
  “楼小能容膝,高檐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
  夜空中隐隐传来读诗的声音。月光洒下,一个仅有1.58米高的中年男人,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满池的清水都被那影影绰绰的黑影给覆盖了。
  他,就是袁世凯。

  日期:2011-03-15 00:39:42
  中国病人袁世凯 15
  10月11日是袁世凯53岁的生日,不少故交好友都来洹上村的袁府贺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