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人袁世凯——辛亥百年,世事新说》
第7节

作者: 临川之笔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此,咨议局在地方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以武汉为例,在汤化龙任湖北咨议局议长期间,组织成立了保安会,维持治安、消防救火,配备两千杆德国毛瑟枪,待遇比当兵还好。一遇到全国有啥风吹草动,还时不时组织到总督衙门外游个行请个愿,一副地头蛇的架势。
  起义爆发时,汤化龙正坐在家里生闷气。五个月前,清廷迫于压力,裁撤军机处,成立了责任内阁。然而,13个阁员名单中有9个是满清贵胄,只有4名汉族官员。如此一来,载沣借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彻底寒了改良派的心。
  梁启超就曾愤然指出,皇族内阁的设立将使以后的字典上“无复以‘宣统五年’(1913年)四字连属成一名词者”,“诚能并力以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一切可迎刃而解。”
  能把改良派旗手生生逼成神算子,也算是专制政府的一大特长。
  当然,革命士兵告诉汤议长,改良行不通可以革命嘛。汤化龙被客客气气地请到了咨议局。
  刚刚就座,熊秉坤等人便开门见山,要推举他做都督。

  汤化龙赶紧起身,摆手道:“兄弟一向拥护革命,只是瑞澂逃走后必然电告朝廷,派大军攻打武汉。在下一介书生,不谙军事。都督一职,万万不可。”
  时局不明,谁也不敢拿脑袋开玩笑。
  吴兆麟早就看出文弱的汤化龙不是带兵的料,便不再为难他:“打起仗来,还是得找个在军中有声望的人领兵,我认为黎元洪最合适。”
  蔡济民马上附和:“黎协统据说还在武昌城里,如果大家同意推他作都督,我这就带人去找他。”
  蔡济民为什么这么热心呢?因为他和黎元洪是老乡,都是湖北黄陂人。

  日期:2011-03-09 23:43:39
  中国病人袁世凯 12
  也许是平日里注意攒人品的缘故,黎元洪(1964——1928)的命,不是一般的好。
  这个进过北洋水师学堂,参加过甲午海战,做过严复学生,受过张之洞赏识的老好人从不克扣军饷,也不逢迎上级。
  靠巴结荣禄上位的陈夔龙在当湖广总督时,小女儿病死,办丧事敛财,张彪的追悼金一送就是十万银元。反观黎元洪,仅送几块钱作吊仪,吝啬至极。
  黎协统要真是穷鬼,陈总督还想的过去。问题是没过多久,汉口慈善机构筹集善款,黎元洪一出手就是三千大元,非常豪爽。虽说时人交口称赞,但陈夔龙却从此深恨黎元洪。

  可惜,黎元洪在军中人缘太好,生活作风也无可挑剔,与结发妻子举案齐眉,陈夔龙始终无从下手。
  1906年,黎元洪奉命督师,率兵镇压萍浏醴起义。部队开拔前,他召集属下军官,说:“我们打仗,一定要预先辨明暴徒的性质。如果对方是有政治诉求的党人武装,不要与他们死战,而应设法劝说,使他们自行解除武装。如果对方是以抢掠杀戮为目的的土匪,则应坚决予以消灭!”
  由此可见,黎元洪的思想还是比较进步的。
  但思想进步不代表支持革命。坐到协统的位置,也算既得利益者了,清廷若垮台,吃了的还得吐出来,谁也不会傻到去革自己的命。
  因此,当一个革命士兵兴奋地爬上协部的营墙,大喊反动口号,被卫兵擒到黎元洪面前时,他二话不说,拔剑就将革命士兵捅了个透心凉。
  威武的POSE没摆多久,就让地动山摇的屋子给打乱了。南湖炮队轰完总督衙门开始轰协部。

  参谋副官个个想逃命,力劝黎元洪“暂避”。
  黎元洪见人心都散了,坐在这挨轰也于事无补,就跟参谋刘文吉回家,换了身衣服,跑到附近的四十一标第三营管带谢国超家躲避。
  第二天一早,黎元洪担心放在家里的积蓄被哄抢,遂派一个伙夫去取。结果,伙夫在搬运财产的路上被马荣和程正瀛盯上,二人带着一排士兵,跟踪伙夫,找到了黎元洪。
  垂头丧气的黎元洪被“请”到了楚望台。
  革命士兵一字排开,鸣号举枪,向黎元洪行礼。

  吴兆麟从人群中闪出。黎元洪见到老部下,心中稍安,责怪道:“你学问好,资历深,为什么要跟他们胡来?”
  一旁的马荣闻言暴怒,拔刀欲砍,被吴兆麟喝止了。黎元洪知道他二人在演戏,盯着吴兆麟,等他说话。
  吴兆麟一脸苦相,为难道:“协统大人不要生气,昨夜厮杀,戾气过重,大家都还没缓过劲来(别惹我们)。现在,武昌群龙无首,主持大计,非您莫属!”
  黎元洪岔开话题:“武昌孤城一座,朝廷很快大军云集,你们打算如何抵抗?”
  吴兆麟开始忽悠:“协统不必忧虑。孙文携带亿万军饷,黄兴率大批军舰,不日即到。”

  吴兆麟敢这么吹,肯定是听熊秉坤说的。熊秉坤是听文学社那帮人说的,文学社是听共进会说的,共进会是听居正说的。居正是同盟会在华中地区的支部“中部同盟会”的湖北分会负责人,和孙武过从甚密。
  黎元洪也不深究,继续问:“瑞澂等人就在军舰上,一旦率军反攻,事有不虞,该当如何?”
  “可以退守湖南,同盟会的焦达峰和陈作新即将在长沙举事。”又是听孙武说的。
  黎元洪叹了口气,骑上士兵牵过的一匹马,极不情愿地同吴兆麟往咨议局的方向揽辔而去。
  咨议局坐满了人,待黎元洪入座后,汤化龙起身抱拳拱了拱手,对在场众人道:“汤某全心赞成革命,但毕竟不是军人,不懂用兵。因此,都督是当不了了。其余诸事,在下尽全力帮忙。”
  在场之人,心领神会,都把目光落到了黎元洪身上。

  黎元洪愁眉苦脸地缩成一团,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喃喃道:“别害我,别害我……”
  蔡济民怒了,拔枪在手,厉声道:“开弓没有回头箭。黎公再不应允,我只有当场自杀,以谢殉难的弟兄们!”
  众人无不作激愤状,大厅外的卫兵也嚷嚷着要进来一枪崩了黎元洪。吴兆麟见戏演得很成功,黎元洪额上都涔出汗了,便俯身附在他耳边道:“再推三阻四,酿成大乱,我也保护不了您。”
  黎元洪脑袋一耷拉,算是默许了。
  于是,众人一致推举黎元洪为湖北军政府临时大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
  第二天,一封《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贴满了武汉。武昌街头,万人攒动,百姓听说黎协统都革命了,激动异常。以往都是革命党小打小闹搞恐怖袭击,现在连清政府的高级军官都反了,顿时觉得推翻河蟹不是没有可能。

  日期:2011-03-12 12:50:40
  中国病人袁世凯 13
  但黎元洪不这么想。
  专制政府维护独裁统治的第一要诀就是权力运作的不透明,你永远不知道高层那帮人在干什么。然而,参加两次清廷秋操(秋季军事演习)的黎元洪知道。
  六年前那场在河南彰德举行的演习,让黎元洪见识了北洋六镇昂扬的士气和强大的武装,段祺瑞那锐利的目光至今回想起来仍不寒而栗。

  屋外的普天同庆就像一个与己无关的陌生世界,顾虑重重的黎元洪愣愣地望着北方。
  汤化龙考虑的是另一件事——发布消息。
  他的计划比蔡济民更周密。一方面以瑞澂的名义急电各省督抚,用形势危急等措辞动摇敌心;另一方面致电各省咨议局,将这帮被清廷推到了革命派家门口的改良派议员争取过来。
  当蒋翊武把通电文稿送请汤化龙审阅时,汤化龙摇头告诉他,明码是发不出去的,各省的电报局都掌握在清廷手中,要发必须用密码。
  密码本在督办八省膏捐大臣(烟草专卖总局局长)柯逢时手上,以往咨议局发电,都得去土膏捐局找柯逢时。
  汤化龙叮嘱蒋翊武不要为难柯逢时,以礼待之,自能要到。
  10月13日,电报均已发出,革命党开始炮轰死赖在长江上的楚豫舰。交火两个小时,瑞澂不敌,命陈德龙将船开往下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