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七大宰相风云录——治国之路上相权与皇权的爱恨情仇》
第15节

作者: 行光唱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8-08 21:48:35

  5、见盛观衰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李斯越要巩固自己的位置,他的地位就越显得不稳固。一天,李斯在相府书房悠闲地读着《韩非子》,忽然一个被李斯安插在始皇身边的亲信太监,急急来到相府,悄声告诉李斯说:“皇帝陛下这几天很不高兴!”
  听说皇帝心情不好,李斯知道此事可能与他有关,忙问道:“皇帝富有天下,权倾宇内,为所欲为,怎会不高兴呢?”
  太监说:“皇帝的权力欲是没有止境的,陛下每天都坚持批改各地奏章120斤才休息,你难道不知道吗?”
  李斯何尝不知道此事,不过他不明白这与自己究竟有何关系。这时,太监分析说:“权力是讲究独尊的,众人分掌权力则权力丧失威严。你身为丞相,为百官之长,最为皇帝所忌,而你又不注意检点行为,往往车骑很多,形同二皇帝。陛下有一次看到相君的庞大车队后,很不愉快。小人是相君的亲信旧臣,特来告诉相君,此后应该小心行事。”
  李斯听罢,不禁毛骨悚然,想不到始皇对他这样竭尽全力、忠于秦朝的开国元勋也怀有戒备之心。此后,李斯外出总是撤减车骑,态度十分谦恭老实。
  不料,始皇看到丞相突然改变形象,知道有人向丞相密报了消息,于是严加责问,无人招供,始皇一怒之下,把随从太监全部处以极刑。
日期:2011-08-09 08:52:51

  勤快的LZ来了
  ---------------------------------------

  李斯没有了耳目,更难透视始皇心思,在权力的危机面前,他魂不守舍,一日比一日消瘦。
  一天,李斯长子、三川郡太守李由因事回咸阳,顺便拜访了父亲。李斯设宴款待归省的儿子,百官前来道贺,门廷车骑以千数,热闹非凡,好不气派。
  筵席散后,百官告退,李斯父子俩拉起了家常。李由感慨地说:“我家本是上蔡平民,虽然有些钱财,可是总是受人欺凌,难有扬眉之机。现在竟置身朝堂,无比显荣,这都是父亲的英明睿智。”
  李由在感激父亲的口吻中,透露出骄傲和得意。没料到李由的赞誉之语却引来李斯的一声长叹,说:“哎!为父听老师荀卿说过,任何事物都要防止太繁华、太成功、太顺利。我李斯只不过是上蔡百姓,皇上不因我无才无德,提拔我到丞相之位,如今朝廷众臣没有一个不在我之下的,可以说是富贵到极点了。可是,万事万物都是盛极而衰,我不知如何是好啊!”
  李斯的这番长叹,道出了君臣关系的紧张,同时也道出了对秦王朝盛极而衰的忧虑,其中有个人前途命运方面的,也有国家安危方面的。
  事实证明,李斯的这番感慨是颇有预见性的,即将爆发的一场政治旋涡很快地把他卷入了万丈深渊,使他的人生和他亲手缔造的帝国发生了不可想象的转折。
日期:2011-08-09 10:48:35

  六、助纣为虐,大秦丞相血溅咸阳
  这番赤裸裸的最后通牒,直接触及到了李斯的个人和家族命运,准确地击中了李斯致命弱点。李斯本人年事已高,个人安危算不了什么,但赵高说到祸及子孙的话,就不能不叫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为之担忧了。
日期:2011-08-09 10:50:37

  1、始皇归天

  公元前210年10月,秦始皇要去东南一带巡游,陪同的大臣有丞相李斯、宦官赵高等。他的少子胡亥年已弱冠,也想跟从父亲出游,便说道:“父皇,儿臣久居深官,想与父亲一起出游,开阔眼界,请父皇允准。”
  “好。”秦始皇见胡亥一片诚心,笑眯眯地答应了。
  庞大的车队又一次浩浩荡荡地开出函谷关,深秋的季节金风阵阵,咸阳通往东方的驰道上尘土飞扬。李斯坐在副车上,透过弥漫的尘埃,只见远处落木萧萧,寒鸦乱舞,这一切与始皇威严的车队仪仗极不相称,李斯总觉得有些不对头。
  秦始皇此行从十月出发,沿途游山玩水,尽览名胜,直至第二年夏天才开始返回。行至平原律(今山东平原县南),秦始皇忽觉腹中阵阵疼痛,头上豆大的汗珠滚了下来。不一会儿,就昏迷了过去。
  侍从大臣慌做一团,急忙找来太医。太医诊脉后,已知凶多吉少,但他深知秦始皇一生追求长生不老,最忌“死”字。太医恐怕触犯忌讳,只开了一个药方,一言不发。不料连用数副,竟毫不见效。
  丞相李斯眼见得始皇病情日渐加重,又无良方,只得命令御官快马加鞭,希望早日返回京师。好不容易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始皇病体更重,幸好此地有以前赵国的行宫,只得暂且住下。
  此时始皇也知道自己不行了,便召李斯、赵高来到近前。李斯、赵高屏声敛气,侍立两旁,静静地等待始皇下诏。
  秦始皇有气无力地说:“下诏给扶苏,令他速回咸阳主持丧事。”
  “遵旨!”
  李斯、赵高不敢怠慢,依言草就诏书。始皇未及过日,便已长逝。一代雄主,就此了结,时年五十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