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经济的眼重看历史》
第57节

作者: 谁是谁非任评说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对于蛋白质含量少2%的奶意味着什么呢?那是意味着奶的级别是不一样的,级别高的高营养奶是要比普通奶贵很多的,就如我们的土鸡比肉鸡要贵一倍以上,而做婴儿的奶粉,应当是要求高级别的高蛋白含量的奶,但是要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提高这2%的蛋白质含量,其差别就如养土鸡和肉鸡的差别,所以对于这个问题,通过看到新的消息和继续的学习,本人的认识又有一定的提高,这样的添加就是要以低价的低级别的奶充高级别的奶给婴儿做奶粉,达到国家的对于奶粉的蛋白质含量的要求。而奶农要养出高蛋白奶的奶牛,费用要增加很多,要饲喂大量高蛋白的豆饼,现在豆饼的价格涨了很多,奶牛的饲料肯定不是那样料足。我们看一下中外的养牛习惯就知道了,国外是直接把玉米割下来粉碎喂牛的,而中国是掰了苞米后再粉碎喂牛的,能一样吗?

  最后说一下收奶,因为我们在谈判收购承包几座荒山,与在该山养牛的农民有过交流,农民告诉我们的是你要养奶牛,必须给收牛奶的人送礼,否则他不收,理由很多,就算检测合格,也可以说外观观感不合格,完全是凭人的感觉,同时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在监测不合格的牛奶,不能再流入社会,收奶的企业就当场要强制你倒掉,倒在厂家指定的下水道里面,但是这样的“下水道”厂家是否再回收,就天知道了,而送礼就是沽家,看你的利润要钱,这样的结果是农民养奶牛赔钱,就养肉牛了,肉牛是散养,我们承包荒山是搞旅游开发,放牛破坏植被是不行的,还有了利益的冲突,本来希望让他们圈养奶牛解决生产问题,但是调研起来发现实际上此路不通。

  而一个乳业企业,对于地方的经济影响也非常的大,不仅仅因为他的下游有大量的奶农,也不仅仅是他们是利税大户,有谁注意到乳品公司的送奶队伍了?我知道某个上海乳业的垄断商在上海的送奶队伍就有2万人,他们这样的队伍还替电子商务等机构物流配送,他们深入城市的各个角落,了解各个城市人员的细节,也解决大量就业,他们的社会影响力是极大的,因此一个奶粉企业对于社会的影响不是我们平时所认识的。所以我们这次的替罪狼就选择以合资和奶粉为主的企业,也应当有这样的考虑。

  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围绕奶粉的现象,本质都为经济基础所决定,都是在这样的经济基础的背景上进行的博弈,政治也是服务经济的,一切现象都有其出现的原因的。
  日期:2008-09-22 21:49:04
  美国的救市资金全部是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
  最近全球都在谈论一件金融大丑闻,很不幸,它的主角就是中国。中国大陆除了拥有“两房”垃圾债券3763亿美元以外,还拥有5000多亿美国国债,看来早晚也是垃圾,即使不是垃圾也是在帮美国经济泡沫买单。两者之和超过9000亿美元。30年改革开放血汗换来的外汇家底大部分都套在里面。
  而美国的此次金融危机,目前国家投入的救市的资金也就是7000多亿元,远远小于中国的9000多亿元资金,而这些资金对于中国的影响有多大呢?
  首先是占国民经济的比例,9000多亿美元超过我们GDP的30%,而对于美国的经济,不到美国经济的10%,所以从对于经济影响的强度来讲,足以给中国经济远远超过美国经济的重创。
  再者就是这些钱对于中国是肉烂在锅外,美国的金融问题的坏账,是本国经济问题造成的,与该资金对应的实物是在美国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转移,是肉烂在锅里,而中国的这些债券的损失,就是肉烂在美国了,我们损失的金额都被美国鬼子赚走了。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这钱的数量,这款项已经是我们日本侵华战争损失的二倍,而且是美国反恐战争的几倍,可以武装几十艘航空母舰了,而我们当初发行2000亿美元的国债投资海外,就已经造成我们股市的地震了,而9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人均6000块人民币,一个家庭就是几万块钱,而我们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一辈子的积蓄也就是这么多,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国家是什么样的灾难啊。

  对于我们的股市,中国一片的泡沫论,但是我们把美国的证券市场当作榜样,何尝为了中国救市,但是我们国家却为美国付出,这付出太大了,这样的做法已经不能简单地用愚蠢的错误来解释了。
  在我们大肆的打击牛奶问题时,我们一贯的压制媒体攻击有关方面的做法此次得到放松,背后就应当是为了掩盖更大的问题,就如当年的扫黑,实际上是经济就业问题的恶化,我们这样的金融损失,是我们整个乳品行业的几十倍。
  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国际金融损失,现在只是泡沫还没有戳破,美好的憧憬还在,我们亲民的宰相还在,但是我们的大明王朝就是亡国在亲民的温宰相手里的,老百姓重视领导的好听的,但是经济的残酷对于无知的人是没有体会的,亲民不能当饭吃,从来是说得最好听做的最好看的,背后最肮脏龌龊,就如老子的大忠大奸论。
  等我们泡沫破灭的那一天,老百姓的苦难开始了,中国经济的问题开始了,股市还要继续熊下去,但领导们又有一套让老百姓信服的说辞出台了。
  日期:2008-09-25 15:35:38

  三十八、邓世昌是英雄还是愤青
  小时候看《甲午风云》的时候,就对于邓世昌的英雄气概所折服,后来还要到各种各样的回忆录,讲到他舰沉落水后,与他的爱犬一起拒绝获救,以自己的生命殉职,而同样的对于电影描绘的逃兵方伯谦也切齿痛恨。
  但是在后来看到了很多对于方伯谦的平反文章,又知道了世界老牌海军国家英国人在评价方伯谦是截然相反的态度,中国人最多是有人给他翻案,而英国人却认为他应当是一个英雄,从而让我对于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海军的战斗,绝对不是陆战一样的要求,对于海军将领来说,第一位的就是要保舰,也就是说要把你的军舰给开回来。在当年的海战中如果军舰被击沉,就是一个彻底的损失无法弥补,但是击伤却可以很快地修复,无论海战的成败,军舰负伤总是免不了的。
  因此对于弹药全无,撞沉对方的机会应当是很渺茫的,这样的做法虽然让旁人看着英勇无比,但是却不是最好的办法。此时的全身而退的保舰应当是第一位的,在弹药即将用光的时候就应当考虑这样的问题,敌人不知道你没有弹药了,在战斗的过程中也是不敢过于孤军深入追击的。结果邓的做法是中方被击沉5艘战舰,而日本的战舰都是负伤,日本人的军舰一旦打到不能打得时候,都是退出战场,保存了实力,导致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的根本翻转,我们此后只能说是日本军舰在修理时我们可以寻找决战的机会而不是龟缩在威海卫了。

  而方伯谦的逃跑,应当是明智的,我们看电影中的丑化和渲染,很感染人,但是在他护送陆军遇到优势敌人的时候,如果他恋战,最多只是把他自己的军舰也搭送给了敌人,而他的“逃跑”,造成日本人对于增援的陆军运输船和护送的军舰,只能吃到一个,而不是通吃。
  对于邓世昌的拒绝获救的牺牲精神,当初是相当的感动,但是回想以后,就知道死有时候是容易的,有比死还难得事情,就如《赵氏孤儿》里面受人唾弃抚养孤儿比死更难,所以有很多逃避的人要自杀而不是坚强的活着。
  邓世昌应当活着回来,因为中国太需要他这样的人才,而不是死亡。就如美国可以救麦克阿瑟一个人活着回来,秦穆公盼着孟明视一样的道理,中国当时能够做舰长的人就那么几个,当初是李鸿章的政敌左宗棠培养的,但是李鸿章还是要重用,就是因为没有其他人可以用,因此他死很容易,他活着回来受煎熬很难,丢了军舰的舰长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在这场国耻的战败中,中国对于整个社会即需要替罪羊也需要精神英雄,在中国的历史上的英雄基本上都是没有头脑的勇武分子,统治阶级也需要老百姓的意识形态向这样的人物靠拢,这样才便于被统治。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我的一位老师是当年珍宝岛的战斗英雄,讲起来激进的革命小将手捧红宝书昂首挺胸的冲锋被机枪扫射,他们是英雄吗?他们的死没有任何的价值还给社会造成负担,但是我们的统治者需要把年轻人教育成为那个样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