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经济的眼重看历史》
第6节

作者: 谁是谁非任评说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古时的战阵最大的用途之一就是对付骑兵,由于上篇文章介绍了骑兵的打击力量,对抗骑兵步兵就必须组成战阵,使用多个人的质量对抗一个骑兵人加马的质量,同时多种兵器协同打击。以步兵对抗骑兵最精彩而残酷的战例是岳飞破金的连环马,当时金的重装骑兵为了加强打击,把马连环起来,穿上盔甲,这样的集团冲锋一般的步兵战阵均无法抵挡,而岳飞采取的是让士兵手持超长的勾枪在对方接近时勾取马足,以牺牲一个人的生命,来换取一个马足,从而使整个马阵崩溃。

  但是战阵一旦被打乱,其战斗力还不如一般的单兵的战斗力,因为专门为战阵设计的长枪和盾牌,一旦失去配合,就没有了战斗力,而使用弩机的士兵也没有白刃战斗的能力,前排身着重铠手持大型盾牌的防御性士兵,甚至移动都困难,所以这样的情况就只能逃跑,而逃跑的时候那些重装备是带着就跑不动的,此时人活着跑回去就是成功了,所以就有丢盔弃甲的成语了。

  那么打破这样的战阵,就要靠战将的个人勇武了,所以我们说的冲锋陷阵就是这个意思,而阵的前面的士兵均为大型的盾牌和重铠,所以对于陷阵,就需要重量大的兵器,所以有几十斤的大刀,后来又发展为大锤,为此以前的武科举,也就是举大刀、石锁,并不考什么格斗功夫。
  这样的重量战将使用这些兵器也就是抡不了多少下,古时交战的一个回合,也就是双方大将迎面冲过去使用兵器对撞一下,能够交战几十回合已经很多了。而平时由于兵器太重是不随手拿的,是需要有人抬刀的,战斗时下面也需要亲兵保护,一旦落马,盔甲就重得不便站起来,根本没有什么抵抗能力,就像关公走麦城被绊下马活捉一样。

  为了抵抗这样的打击,所以在战斗时持有重兵器的战将冲过来时,也需要持有同样重兵器的战将进行抵挡,需要战将去压住阵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兵对兵将对将,一旦为将的战败,阵型无法抵挡对方大将重兵器的冲击被打散,就只有任人宰割了。
  这样的情况维持了很久,只不过从战国的车战发展到胡服骑射,然后基本变化很小,直到蒙古骑兵使用了改良的马镫和马刀,新式的骑兵出现,这样的战阵才逐步淘汰。而在马镫出现前,由于不能将马的冲击力加到兵器上,所以兵器的重量越来越大,但是有了马镫就不用了。
  但是蒙古骑兵统治世界的时间并不长,在蒙古骑兵的威胁下,欧洲火器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火器的打击下,传统的骑兵集团冲锋就等于自杀,但是骑兵的作用到一次世界大战都是有用的,那时骑兵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在汽车不发达的情况下让军队机动性提高,保证可以在局部形成优势兵力,而战阵也发展成为战壕等防御工事了。
  总之,古时的战阵在当今看来已经失去了意义,只能留于说书的故事中了。
  日期:2008-05-13 11:45:35
  附近期时文一则:
  《紧缩和控制物价实际上是买办在卖国》

  国际上的粮价涨了、铁矿石早就涨了,石油又创造新高,而中国现在所干的事情就是以政策的手段干预市场的价格,造成中国的灾难进一步的加重。
  现在国际上的价格高涨与国内的反差,是发生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的经济体系,在这样的时候,如果中国不及时地和世界同步的调整物价,中国的低价实际上是在补贴全世界!
  中国可以对于某些商品的出口征税,但是不能对于这些商品的制成品或关联产品征税,中国对于粮食出口限制,但是外国可以采购方便面,而粮食的价格实际上是决定劳动力的价格,中国的劳动密集的产品当然是可以出口;中国控制汽油价格、电价、煤价等,实际上是控制能源的价格,高耗能的产品能够出口,所以中国控制物价,实际上是在补贴全世界!

  中国这样的补贴,一点也没有给中国的企业和人民带来好处,全部被外国所得,因为国外可以征收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税!国外采取中国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替代国家的方法得出倾销的结论,如果中国没有这样的限价,价格是合理的市场水平,无论外国选取哪个替代国家,都不可能得出倾销的结论的!中国现在市场的竞争力,是加上反倾销税后的竞争力!而这些补贴都肥了外国人!

  如果物价上涨,好像中国的企业损失很大,但是这是假象,因为受到损失的企业叫得响,真正得到好处的最大受益人是没有话语权的,因为中国的农民没有政治权利,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依靠掠夺农民的剪刀差来原始积累的,现在中国的持续发展是不能建立在掠夺农民的基础上,而且农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显现。
  现在的短期看,中国与世界的价格倒挂,是持续不了多久的,因为中国的低价产品不断的流向全世界,等到中国国家的战略储备使用光了的时候,世界的价格必定更高,在更高的价格上逼迫中国买入,中国高价买入在国内低价卖出,外国再在国内低价买入国外高价卖出,这样的补贴赔本循环,是持续不了多久的!等到中国再持续不下去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就崩溃了,这是中国民族的灾难!

  而现在中国采取一切的手段控制物价,将来可以预见的控制不住价格暴涨时,额外的利益又便宜了谁呢?这些得利者就是能够囤积居奇的人,要囤聚物资必须要有资金,而中国的紧缩政策,在中国能够有这样的资金的实体基本上是没有的,而这样正好给外国热钱留下了空间,国际热钱进来就是要逐利的,中国的股市和楼市限制多问题大,不好进入,而外资热钱进来囤积物资是最方便的,他们可以非常合理的做到贸易的经常性项目下。

  中国刚刚就对于此问题给热钱空间,当时是在房地产行业,国家所谓的调控抽紧资金,但是不禁止外资,结果就是以顺驰为代表的很多的中国优秀房地产企业很多被外资热钱所控制,中国的房子被境外人买去,房价更高后政府才开始限制外资,搞了一个马后炮。
  中国的领导人的子女均在国外,这些人现在大多数成为了各种国际热钱的代理人,中国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负责人亲属就更加如此,而且他们名义上是雇员,不违反党纪,而实际情况是无本万利,外国人投资承担风险,他们无风险、投资的操盘分红,而他们的操盘完全不是知识和技术,完全是和当领导的亲属的配合和消息灵通,中国的经济政策早已经被买办左右,所以QFII总是能够成功抄底股市(这个问题我的博客专门分析过)。

  中国的物价涨,农民等基本生产企业是获利的,中国的产品是有好处的,例如国际上涨铁矿石,中国就应当涨钢铁,涨煤炭的价格,尤其是涨世界需要中国供应的焦炭的价格来对抗,而不是打压煤价、电价。
  在本轮商品牛市中,世界各国均上涨本国的强项产品,用来平衡与世界的物质循环,只有中国是压低自己的价格却在高价买入他人的产品。
  中国领导人说涨价会让老百姓的生活艰难,完全的骗人的,对于社会最低的收入阶层,政府应当补贴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涨,农民收入增加获益不用增加补贴,而如果对于4亿城市人口中的10%的低收入者补贴达到中国平均国民收入以上的10000元每年,中国的补贴总额才是4000亿元,这个数字还不到中国每年税收增长的一半,中国政府的税收补贴在这里才是正途。同时物价的上涨会使很多人的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完全可以弥补物价的上涨。

  老百姓的生活只能是更好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生产的物质的总量是没有减少的,物价的变化只是关系到代表这些生产出来的物质的数字和社会的物质分配,而没有了中国廉价的补贴全世界,让外国人从中得到好处,全体中国人得到的只能是更多,而分配的变化和是否合理,是社会制度改革的问题而不是物价问题,属于另外的问题。
  所以,中国的物价限制对于中国和中国的老百姓都没有好处,但是老百姓是最目光短视的,就和朝三暮四的猴子一样,想不出来早晚桔子的变化和总量是一样的,而中国的领导人和学者不可能不知道,之所以这样,就是背后的利益驱动。
  日期:2008-05-13 14:41:24
  九、历史上战争的屠城不可避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