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经济的眼重看历史》
第5节

作者: 谁是谁非任评说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是中国就不同了,我们是不能承认附庸日本的满州国和汪伪政权的合法性的,日本占领中国的地方在我们的法理上只是敌占区,没有政府和国家的概念,否则我们就要对于满州国和汪伪政权所签署的各种国际条约负责任;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战争之后,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与中华民国的法律继承关系,否则在国际法上我们与台湾就成为了彻底的两国问题,如果继承了中华民国的衣钵,就要负担当时的责任,就有义务为自己的国民争取损害的赔偿,如果政府对外放弃这个赔偿,并不意味着对内责任的免除,政府仍然负有争取赔偿的义务,从法理上讲这意味着这个赔偿的责任就落到放弃赔偿的政府头上了。所以中国的慰安妇的赔偿问题与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或地区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不应当简单的看待日本的拒赔问题,也不应当想当然的认为日本赔了他们就能够赔我们,日本不赔不是简单的法律层面的不公,要从更加深刻的原因中去思考。

  所以归根结底,中国的日本侵华战争的民间赔偿问题的无法解决,问题是出在政府放弃战争赔偿上,开始日本人还得了便宜卖乖,现在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日本构成经济竞争威胁,日本的态度也越来越强硬了,所以才公开说破不给中国慰安妇赔偿,但是我们在痛恨侵略者的同时,更要不忘记揪出汉奸和卖国贼!
  日期:2008-05-07 12:11:48
  七、清王朝为什么闭关限制科技发展
  中国落后于世界开始于清朝,很多人均认为是满清的落后民族统治了中国,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科技的发展,所以中国落后,而对于满清为什么限制科技的发展却没有深入的思考。
  人们总是把满清的落后想当然认为是他限制科技理由,但是这个理由是不能成立的,满清实际上对于先进文化的接受和包容态度是远远超过中国礼教对于这些地接受的,满清首先就接受了中国原来的传统文化,甚至接受了中国的文字和语言,这对于一个征服民族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康熙皇帝对于欧洲的先进文化也是很向往的,还学习了欧氏几何学,但是做出闭关锁国国策的也是他,这是为什么呢?

  真正的原因还是统治需要,满清限制科技的发展是为了其统治,所以对于一个统治者,对于政权的维护永远是第一位的,当时科技的发展威胁到了他们的统治才是最关键的。
  满清入关时的人口才20多万,为了统治4000万以上的汉人,就需要时刻保持他们的军事优势,而满蒙的军事优势就是骑兵,汉人在中原和江南养战马是基本不可能的,农家繁殖的马只能拉车,上战场是不行的。
  骑兵对于步兵的优势首先要提到的是马镫的发明,这个发明是影响人类进程的。我们从现代体育运动可以得到的信息是人手挥动打击的速度一般为100公里每小时,职业运动员挥击棒球棒或球拍就是这个速度,挥刀也应当差不多,但是如果这个速度再加上战马的速度,就达到160公里每小时以上,而能量是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样能量就翻倍还多了。同时还要考虑质量的增加,一个人的质量只是骑兵人和马的质量总和的几分之一,所以质量也大了,而能量又是与质量成正比的,所以骑兵冲锋时的打击能量是步兵的10倍,而马镫是可以让这些能量全部加到打击上的工具。而能量等于打击力和距离的乘积,而交战刀砍的距离可以看作是一个常数,因此打击力与能量成正比,也是10倍,这样的结果一个步兵是抵挡不住地。我曾经看到过蒙古的骑兵马术表演,直径30厘米的木桩被冲锋起来的骑兵马刀一刀砍断。同时由于重量的原因,步兵的盔甲是远远没有骑兵甲胄厚的。

  这样的马刀挥舞砍下时,步兵只有躲避,盾牌是挡不住地,但是骑兵冲锋马刀看过后,步兵只要躲过,骑兵的后背容易被攻击,所以冷兵器时代骑兵的冲锋是密集集团性的冲锋,步兵躲过第一刀,第二个骑兵马上就杀到了,躲不过第二刀,对于第一个骑兵形成了有效的保护和协同。
  这样的骑兵集团冲锋,最怕的就是近代兴起的火器!当年努尔哈赤就是被炮火击毙的,袁承焕能够孤军坚守也是依仗火器;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的红衣大炮也让满清吃尽苦头,但是满清在吴三桂归附后征服的过程中内地的抵抗力量没有这些火器,而满清征服中国时也是欧洲枪械进步最快的时期,欧洲人已经使用火器取得了对于蒙古骑兵的优势,俄罗斯得以复国,这些都是让满清感到压力。最让康熙认识火器威力的应当是与准格尔蒙古戈尔丹的交战,当时准格尔帝国的地盘可不是我们今天想象的准格尔盆地,当时他们的中心乌兰布通是在现在的承德木兰围场附近,走古北口进北京和走辽西走廊攻盛京沈阳骑兵都只有二天的路程,可见对于满清的压力有多大,以后满清的木兰围猎实际上是向蒙古示威的军事演习。满清在这里使用火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一直追杀到伊犁(从北京到新疆最近的路是走外蒙,而且这一路上有草,骑兵补给没有问题,因为地球是圆的,展成平面地图时距离失真),那次战役让所有满清贵族认识到了火器的威力。

  满清的整个统治时期是内乱不断的时期,满汉民族矛盾激烈,汉人时刻试图驱除鞑虏,但是汉人不许出关,没有战马,对于满蒙骑兵总是处于劣势,但是汉人如果拥有了火器,对于满清的统治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就要以一切手段压制汉人取得火器的渠道。
  可以看到的是,汉人在没有火器支援的情况下,所有造反活动的势力范围是局限在骑兵不易展开的江南丘陵地区和边远地区,从来没有在中原的平原地区占到便宜,从白莲教到太平天国都是如此,而我以前的文章从作战半径、经济支持等方面分析过,不能进占中原,就动摇不了满清统治的根本,而在平原可以骑兵冲锋的地区,几个步兵的战斗力也赶不上一个骑兵的。但是有了火器以后,火器对于骑兵的集团冲锋,就算不上交战而是屠杀了。

  汉人可能取得火器的渠道最主要的就是国际贸易,切断整个贸易的渠道,也就切断了汉人获得火器的渠道,同时在限制国内技术的发展,汉人就更没有先进火器可以使用了,这样汉人造反的步兵,盔甲不全武器简陋,是无法与战马都身着甲胄的满蒙重装骑兵相抗衡的。所以为了统治的需要,进行闭关锁国就非常的必要了,当时的代价对于满清的统治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由于满清的闭关锁国,中国的科技发展极其缓慢,到太平天国被剿灭后,湘军才发现满清的武器库中还有开花炮弹,但是满清就是不拿出来使用!
  所以历史上落后的生产关系也一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好的制度,而好的制度经常不是统治者不知道,但是一旦威胁了他的统治,那么再美好的东西也会被扼杀的。
  日期:2008-05-12 09:41:04
  八、古时的战阵与将帅的作用
  我们听说书的常常提及一字长蛇阵、八卦阵等各种阵法,也对于关老爷的82斤大刀,岳家军的8大锤等等战将的故事非常神往,所以我自己对于古时的战阵情况和战斗情况做了一点研究,这里也随便写写,供朋友们了解一下。

  现在具体的布阵的书籍基本上已经失传,因为在历代这些书籍均为大大的禁书,关于军事思想的还可以有,具体到军事布阵的就不成了,所以对于《孙子兵法》、《六韬》、《司马法》、《尉缭子》、《黄石公三略》等等兵书的关于布阵的内容均不存在了,以前从军的人也是口口相授,后来战阵等作战方式发生了变更,就更加失传了。

  现在历史流传记录的比较清楚的是戚继光的著名的鸳鸯阵,这是一种袖珍的阵型,阵的配型是一个队长,一个火佚,十名战士,战士4名持长枪,4名持盾牌,后面两名持有镋钯,作战时持盾牌的投掷标枪把敌人引离防御位置,然后由长枪手刺杀,镋钯则负责后方的防御,所以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能够以从军不久的农民对付日本倭寇的武林高手水准的武士,从而荡平倭寇。后来这个鸳鸯阵还发展到了马上,最后以明朝柔弱的军队与日本刚刚统一的丰臣秀吉的精锐之师在朝鲜决战,中国是多年太平的农民军队,日本的军队各个是自幼练武的武士,结果是在孤岛上从来没有见过大兵团战阵的日本鬼子被打得一败涂地,足以见证战阵的威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