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经济的眼重看历史》
第3节

作者: 谁是谁非任评说
收藏本书TXT下载
  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外国投资人比我们对于股市有研究,因为他们的证券市场有几百年了,经验当然比中国人多多了,这个说法是公开和普遍的,政府、媒体、QFII自身也都这样讲,但是实质上这个说法成为掩盖真相的遮羞布。
  而深入一想,中国的很多经济内幕在信息上应当是有优势的,不一定就要弱于他们,更主要的是我们全世界的经济学的研究远远不如自然科学这样可以非常准确的定量分析,更多的是在定性分析上,定量分析的误差是很大的,一般就是70%的准确,而现在QFII达到100%,确实有一些不可思议。
  更主要的问题在于,中国的股票更多的是政策市,我们这次的反弹,也是基于政策上的利好,这样的政策市是有非常的随机和随意性在里面的,是不能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的,所以要准确的操作,背后必然是有准确的内幕消息来源。
  所以当我们把目光盯住QFII的消息来源时,我们就发现了其中问题之所在,这个途径就是我们国家早就有的买办阶层。
  我们现在限制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在领导干部的管辖范围内经商,所以我们最高的领导的子女亲属们都在国外,他们在国外做什么就不受限制了,现在这些人大多数成为了外国资本的买办,他们受雇于国外的各个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投资国内的股市,成为QFII背后的投资者,而买办们就是操盘人,他们这样的操盘比自己经商来钱还要快,在国外他们可以与投资人有30%的投资收益分成,却不用承担亏损和投资,可谓是一本万利。而说起来这些买办还算是在国外“打工”,不是自己当老板,在我党的规则里面是非常的合法的。

  领导得到消息,当然首先照顾在海外操盘的亲属,这样的信息是最优先的,流露这样的信息也远远比给国内机构安全和获利大,因此QFII的信息远远比国内灵通,因此我们认识到这一点,股市的操作就要紧盯QFII,即使踏空了,也会有去年五月底的半夜鸡叫。
  中国近代的问题以官僚买办为甚,现在这样的问题有开始了,体制上的问题没有解决,即使暂时消除了买办,也会死灰复燃。
  很多看似偶然的东西,实际上有很深的必然在里面,如果总被偶然所一叶障目不深入思考,就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也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
  日期:2008-05-01 21:59:28
  先写一篇时文:

  深度分析QFII总是能够在中国股市抄底的原因
  我们这次股票大涨,政府为了股市出台了多重的利好,同时我们注意到外资的QFII又一次成功的在中国股市抄底,看似偶然,实有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外国投资人比我们对于股市有研究,因为他们的证券市场有几百年了,经验当然比中国人多多了,这个说法是公开和普遍的,政府、媒体、QFII自身也都这样讲,但是实质上这个说法成为掩盖真相的遮羞布。
  而深入一想,中国的很多经济内幕在信息上应当是有优势的,不一定就要弱于他们,更主要的是我们全世界的经济学的研究远远不如自然科学这样可以非常准确的定量分析,更多的是在定性分析上,定量分析的误差是很大的,一般就是70%的准确,而现在QFII达到100%,确实有一些不可思议。
  更主要的问题在于,中国的股票更多的是政策市,我们这次的反弹,也是基于政策上的利好,这样的政策市是有非常的随机和随意性在里面的,是不能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的,所以要准确的操作,背后必然是有准确的内幕消息来源。
  所以当我们把目光盯住QFII的消息来源时,我们就发现了其中问题之所在,这个途径就是我们国家早就有的买办阶层。

  我们现在限制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在领导干部的管辖范围内经商,所以我们最高的领导的子女亲属们都在国外,他们在国外做什么就不受限制了,现在这些人大多数成为了外国资本的买办,他们受雇于国外的各个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投资国内的股市,成为QFII背后的投资者,而买办们就是操盘人,他们这样的操盘比自己经商来钱还要快,在国外他们可以与投资人有30%的投资收益分成,却不用承担亏损和投资,可谓是一本万利。而说起来这些买办还算是在国外“打工”,不是自己当老板,在我党的规则里面是非常的合法的。

  领导得到消息,当然首先照顾在海外操盘的亲属,这样的信息是最优先的,流露这样的信息也远远比给国内机构安全和获利大,因此QFII的信息远远比国内灵通,因此我们认识到这一点,股市的操作就要紧盯QFII,即使踏空了,也会有去年五月底的半夜鸡叫。
  中国近代的问题以官僚买办为甚,现在这样的问题有开始了,体制上的问题没有解决,即使暂时消除了买办,也会死灰复燃。
  很多看似偶然的东西,实际上有很深的必然在里面,如果总被偶然所一叶障目不深入思考,就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也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
  日期:2008-05-01 22:15:00
  五、为什么得中原者得天下

  我们时常听说的是得中原者得天下,历史上的经验也不断验证这个命题,现在我简单说一下自己理解的其中的道理。
  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中原在历史上的富足,但是这个富足只是一段历史时间的富足,并不是长期的富足,在中国南宋以后,江南的财富就已经远远超过北方,其后的朝代很大程度上北方的经济均依赖南方的漕运支持,所以富足不是导致这个命题成立的主要原因。
  再者,我们就可以想到了上一篇历史文章提到的古代的作战半径问题,古代受运输能力的限制,作战半径是有限的,而中原地处中国地理位置的中央,这样从中原而征四方,到哪里作战半径均不会太远,占有了中原,作战半径的问题就解决了,而且在历史上的各种征服活动也是均要通过征服中原再征服四方,所以占有中原解决作战的半径问题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但是历史上更多的得中原是在诸侯从中原的混战后脱颖而出的,所以这个原因也不是问题的全部。

  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就要认识到战争和统治最关键的力量之所在,这个力量就是人的集中,古代冷兵器时代人数就是战斗力,谁能够迅速聚集大量的作战人员谁就是王。中原的地理地貌,是广阔的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人口密集的平原,那时东北还是原始森林人口稀少。在古代的通讯和国家管理水平下,人口密集的平原最容易集中,而江南虽然富足,但是水网密集,山川丘陵,人很难大量集中,反而成为战乱的避难所,而为战争而集中人口进行作战,自愿的事情除了战国时期为了不当奴隶外,基本都是带有强迫性质,江南的地理情况通讯不利又太有利躲藏,是很难集中战争资源的。而中国的东北人口稀缺,草原、西部的荒漠、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等就更不用说了,即使是现代在平原上征兵也是很重要的,中国的河南、山东等地均为我国最重要的兵源地,而其他山区省份就比较少,这些都有历史的因素。

  所以历史上的征服者一旦占有了中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中原征集大量的人口进行战争,当年李自成的重要谋士李岩建议安抚河南结果被杀,已经成为李自成失败的历史原因之一,而李世民、曹操等占有了中原,就占有了天下,因此得中原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到这些战争资源,有了它才能够得天下,这是中国版图区域内最好的战争资源。所以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

  日期:2008-05-04 17:12:29
  六、划江而治是不能以长江为边界的
  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划江而治的时期,但是如果要仔细的研究,真正的划江而治,是不能以长江为边界的。无论是三国时期,那时的边界在张辽大战的逍遥津附近,而南北朝时期,与东晋交战就在肥水了,这都是在江北,并不是以长江为边界的,包括南宋,宋与蒙古是在襄阳大战,宋与金是在黄河的朱仙镇,也不是以长江为边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