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Buy -我是这样被“卖”的』九问&五环作者讲述自己的销售成长史》
第42节

作者: 寒崖蚀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想到了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比如你认识一个温良贤淑的美女,你很想和她交个朋友,或者进一步娶她回家做老婆,但是你知道也有很多像你一样的人在虎视眈眈,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关系型销售的做法就是,冲上去每天一束献花、随时拍马屁、约出来吃饭、聊天、看电影、买包买化妆品……,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美女能够快速对你有好感,愿意和你保持接触。但如果接触之后她发现你是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胸无大志的人时,她肯定还会离你而去,因为这种人玩玩还可以,当老公就太不靠谱了。而顾问式销售的做法,应该就是拉住美女谈人生,谈理想,谈目标,谈以后两人的规划,展现自己富有责任感的一面。这种男人确实是大多数女人梦想的结婚对象,但回头想一想,有哪个陌生女孩愿意开始就听这些枯燥无聊的事情呢,有哪个女孩不喜欢众星捧月、被甜言蜜语包裹的感觉呢,更何况是追求者众多的美女!所以虽然你是个好男人,但用这种方法根本没有和美女继续交往下去的机会,那怎么让他了解你的那些优秀品质和超凡能力,并最终选择你呢!

  从上面这个比方也可以看出关系型销售和顾问式销售的关系。当你只想着和客户搞关系,而不能真正的给客户带来价值的时候,当然客户会给你些生意做,但绝对不会给你大生意做,特别是关系到客户的业绩、声望、前途的大型项目,他肯定会找其他人来做。同时关系型销售在遇到激烈竞争的时候,碰到有比自己关系更好的对手时,往往束手无策。而顾问型销售关注客户的业务,试图去了解甚至是发掘客户的痛苦,帮助客户树立愿景,并和客户一起开发解决方案,这都会给客户带来他想要的价值,也会让他认可你的能力,从而放心的把项目交给你去做。但前提是,他起码得要对你这个人有好感,你才有机会和他做我上面说到的这些事情。可以看出来,不论是“关系”还是“价值”都是相辅相成的,离了其中任何一个在中国做生意都会受阻,或者说做不成大生意。

  所以,我最后总结了一句话,要想在中国做好生意,一定要“关系先行,价值制胜!”。先用各种手段快速的突破客户关系,和客户成为朋友,这能让你在众多竞争对手之中拓颖而出,快速抓住客户。接下来就要展现你的价值,用你的各种资源帮助客户解决他的问题、压力和痛苦,帮助客户创造价值,这个过程就是你在树立自己的竞争力和给其他对手设立门槛的过程。通过这两种方法,一前一后,最终才能漂漂亮亮的把生意做下来。

  关于如何做好客户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吃饭、喝酒、打牌、聊天、旅游等等不一而足。这里我想说一说一个看上去很简单但想成功却又最难用的方法,那就是——送礼。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礼仪之邦”,讲究“来而不往非礼也”,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送礼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礼物本身是一种美好情感的表达,是加深沟通、加深感情的一种方式。因此,送礼是开发和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的方式之一。送礼可以帮助销售人员快速突破客户关系,也可以帮助销售维护关系建立信任,是所有的大客户销售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关系技能。

  其实关于送礼产生的效果,是有一定的心理学因素在起作用的。罗伯特•B•西奥迪尼的畅销书《影响力》中提到的“互惠”效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讲究“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父母小时候都会教育子女“不要随便吃别人的东西!”,因为大家都知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道理。因为任何一个有正常认知的社会人在接受别人的“惠”以后,心里多少都会产生一些变化,总要找机会去把别人对自己的“好”还掉,否则心里多少会有些不安甚至是“惭愧”。所以,有时我宁愿把“互惠”的影响力看成是“互惭”!这点在中国人的“随份子”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我还记得自己当年考上大学的时候,父母把来送彩礼人的账都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为的就是等这些人有个什么红白喜事的时候去把这份人情还掉,而且还只能多不能少,否则就会失礼。这就是典型的“互惭”表现。

  给客户送礼其实也是为了达到这个效果。礼送出去,客户接受了,就会在他心里出现“愧疚”。销售不断的送,这种“惭”在客户心里不断的累积,最后客户自己都会想“这个销售对我真不错,得找个机会帮他一下。”。于是客户就把生意交给这个销售来做,算是还了当初销售给的“惠”。
  可能有些人看到这里会嗤之以鼻,“考,现在的客户还会有惭愧吗?你送什么东西人家都收的心安理得,甚至你想送,人家还懒得收呢!”。这说的确实有道理,现在有些客户,特别是一些有钱,每年都有固定大额采购的客户身边都围着一帮销售人员。长年累月,这些客户都被销售给“惯”坏了:燕翅鲍想吃就有,茅台五粮液顿顿都喝,中华大熊猫塞满柜子,逢年过节购物卡成摞。这个时候,你如果再想送什么东西给客户,还真是会出现“你想送,人家还不想要。”的情况。

  可能第一个给美女送花的人,美女会产生强烈的好感。但是以后送花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红玫瑰,还出现了白玫瑰,甚至是镶金边的玫瑰,但这时候美女心里可能早就麻木了。到后来,美女甚至开始讨厌那些给自己送花的男人,觉得这些人真没品位。客户也是一样,当给自己“惠”的人太多,而且“惠”的内容和形式也差不多的时候,客户就不会认为这是“惠”,当然也不会在心里累积“惭”,当然更不可能给你回报了。甚至有些客户会觉得接受了你的“惠”就是给了你最大的“惠”——收你的礼那是给你面子。

  那在现在这种市场竞争激烈复杂,客户麻木不仁的情况下,该如何才能把礼送好,让客户产生真正的感觉,从而帮助我们做事呢?
  我想先简单的讲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人从低到高有5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这5种需求是从低到高逐渐递增的。当一个人还无法满足衣、食、住、行、性的时候,他最急迫的需求就是生理的需求,这个时候销售去送点吃的、喝的、购物卡之类的都好使。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客户已经脱离这种需求层次,而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这个时候如果销售再去送一些烟酒茶之类的东西,客户就会不感兴趣,甚至是厌烦。因为这些都是比较低层次的需求,送礼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给够钱,什么人都能干。这样送的礼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也不会产生什么效果。所以,销售在送礼的时候应该发挥创造力,好好的动动脑子,尽量的往客户高层次的需求上走。

  开篇写的我的三个故事,大家应该还有印象。送麦当劳一共不到30元,但让客户很有感触,因为他感到了我对他的关注。送醋泡花生一共不到100元,但让客户很感兴趣,因为他感觉到了我的诚意和细心,以及对他身体的关怀。送光碟更是一分钱也没花,客户却很感动,因为我帮他找到了年轻时的回忆和当年的青春岁月。所以,能让客户感动的礼物有很多,并不一定要多花钱,这是个技术活!

  既然是技术活,就会有一些方法可循。所以我也把自己当年送礼的一些感触总结为了7个原则,下面逐一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第一. 送礼要送客户急需的东西
  就礼物的质量而言,它的价值不是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礼物的本身的意义来体现的。你选择的礼物最好是让客户一眼就看出你是花了心思、投其所好的,而不是随便拎点东西敷衍了事。最好的礼物是根据客户的需要选择的,特别是那种客户最急需的东西。
  故事1: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