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房地产调控进军路线的推测》
第10节

作者: 鬼话笑笑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中的第1条和第2条,皆为媒体的探风与猜测,并非官方正式公布的确切消息,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土地出让金再提一成,无疑将加剧开发商的资金紧张程度,进一步打击其信心,加快降价。所谓的新刺激措施能否出台都很难说,即便是有,也很难成为顽抗中的开发商们的救命稻草。
  第3条中,作为央行货币委员会专家的夏斌,他的话可能代表了央行最新的官方态度,虽然将预期增长速度下调,但基本不会到全年经济目标的完成,这与WJB今天在湖南的讲话“稳定政策,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不矛盾。
  第4条中,开发商们博鳌再聚首,任志强的话代表了市场上一部分开发商的态度,就是在楼市调控中准备采取与政府合作的态度,回想调控之初开发商集团叫嚣的“不差钱、不降价”已有很大改变。不过嘴上说的东西向来不能算数,是否真降价还要看zy下一步如何出招。

日期:2010-07-05 13:55:39

  今天国土部部长的“再过一个季度房价会有所下降”成为各大媒体房产板块的头条。中新网的原文是“目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量跌价滞的态势,再过一个季度左右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面临全面调整,房价会有所下降,但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说。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4日在大连举行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土部部长的这番话很不一般,要知道,自楼市调控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ZY高官对媒体直接说出降房价的话来,徐部长是第一个。政府高官们在媒体前说话一向谨慎,不该说的从来都不说,所以徐部长的这番话被媒体解读为楼市调控第二波即将开始的信号并不奇怪。

日期:2010-07-05 14:41:15

  417新政以来的两个多月,调控的主要成果是打压了成交量,给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泼了冷水,但房价在整体上尚未明显下降。
  下一阶段的楼市调控重点应该是扩大住宅供应量,但zy并不需要那种维持在高价位的供应,zy政府可能会从3个方面入手解决供应问题:
  1)迫使开发商们加快推出新盘上市,并让开发商们不得不降价出售。
  2)恩威并施,使地方政府加快建设廉租房。
  3)通过推出房产税甚至利得税等措施,迫使投机屯房者大量抛售房产。
  关于廉租房的建设,此前的文件在时间表上规定的极其清楚——6月30日各地上报住房保障规划,7月底前向社会公布。这还只是规划,建成现房还要N个月,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是边说边干,靠它无法直接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但各地住房保障规划的公布能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很大影响。

  关于房产税,可谓一波三折,难产至今,其背后的纠结与斗争大概只有当事人才能知晓。房产税征收在技术上没有大问题,这一点财政部人士已经证实,开征只是一个时机问题。
  最近的风声似乎越来越趋向于给开发商放血,传闻土地出让金将提至30%,土地增值税清算也很可能在7月掀起波澜,而低成交量在不断降低着开发商们的硬扛能力。如果开发商们在打压下被迫降低新盘价格,势必将带动二手房价格的下跌。开发商集团很有可能成为下一轮调控的突破口。

日期:2010-07-08 16:43:00

  对“住建部:不存在第二波楼市调控说法”这条新闻进行简单解读。
  说这番话的是住建部的王sir,以前媒体上基本没他什么事儿,之所以最近突然多了起来,我想大概是因为正主任陈sir在楼市调控初期发言太多,小漏洞也多,在媒体那里吃了几次小亏后,陈sir开始刻意与媒体保持距离,而对付媒体这种“高风险工作”则交给王sir了,王是政策研究中心的副主任,被如此安排倒也合情合理,可以看出,最近二者在媒体发言的数量可谓此消彼长。

  这次王sir的发言时间恰在国土部部长发表大预言之后,时间点过于敏感。看过王sir的全部原话,他其实不过是在反驳媒体提出的“第二波调控论”。在他看来,第一波的调控政策还没弄利索,谈什么第二波呢,再说政府内部应该并无“第二波”这样的公开提法,所以他对媒体说“不存在第二波楼市调控说法”。他的话本来没太大问题,但是赶上了敏感的时间点,再被那些善于断章取义、喜欢抓大新闻的媒体记者们渲染一番,就成了现在的结果。简单地说,王sir的话本来是在与媒体们玩概念,但媒体也毫不留情地把他绕进去了。

  与媒体打交道是个技术活,一不小心就会吃亏,本山大叔说过,谁吃谁知道。

日期:2010-07-16 15:07:42

  同志们,我回来啦,这次旷课时间太长了,恶补中。。。
  好多的回帖,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真心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日期:2010-07-16 16:17:20

  7月以来,楼市新闻层出不穷。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一出来,立即引发了对楼市调控走向的质疑与猜想,虽然新闻看起来有些乱,但调控大方向依然清晰。
  表象越是混乱,我们越是有必要回到高房价的根源来看问题。高房价的祸根主要在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政府控制一级土地市场的供应量,推高地价,间接推高房价)、不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政府未能有效供应保障性住房,绝大部分住房需求要靠商品房解决,但市场供应量不足,因为地方政府控制土地供应量,部分开放商屯地不开发,盖出来的房子又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买来空置保值或投机炒卖)、上一轮经济刺激政策中对资金流向监管不力(中小企业贷不到什么钱,央企因为投资到本业还不如炒地炒房赚钱,于是砸大钱去抢地王,进一步抬高了地价房价)。此外,货币汇率、通胀预期、投机炒房等因素亦功不可没。

  从417新政到7月中旬,曾经推高房价的那些因素如今怎样了呢?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3个月来的楼市低成交量导致了土地市场的低成交,当然,土地市场的低成交量原因可能比较微妙,一方面某些地方政府不愿顶风作案,故意减少土地出让;另一方面,开发商面对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力保现金流,对土地购入趋于谨慎。无论何种原因,结果一定是地方政府3个月来的土地财政收入大受影响,但由此造成的地方政府收入减少,目前却无解决方案——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房产税一拖再拖,恐怕真要等世博会歇菜了。从全国大局来看,由于一二三线城市发展的不均衡,二三线城市在相当时间内对土地财政仍然有让其存在下去的需求,但如果房价不降,土地财政就很难轰轰烈烈地开转(即便是从良后的土地财政)。不过地方政府是一个分散的群体,只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没有共同的声音——有话也是在内部说,不会对媒体讲出来。


日期:2010-07-16 17:03:07

  不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从目前的政策走向来看,住房供应体系很难在短期内出现大的改变。值得期待的是下半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按照《关于做好住房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06月13日》,“省级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要确保于2010年6月30日前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10年7月15前完成审查。各级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要确保于2010年7月底前向社会公布”。注意看最后两句,到今天为止,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应已审查完毕,并将在未来半个月内向社会公布,这是本月的大新闻。

  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一旦公布,应重点关注两个内容:一是分年度建设总量,由此可知其对目前楼市影响的大小;二是其涵盖的群体,是否能够解决部分夹心层的住房需求,如果只是解决最低收入群体,则对楼市影响非常有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