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
第59节

作者: 英雄旗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夜,韩勍派出五百亲兵会合朱友珪所率的控鹤军潜伏在皇宫周围,到了夜半时分,朱友珪亲率伏兵闯入宫内,直入朱温的寝宫。朱温身边的那些宫人、侍者看见朱友珪这帮人一个个手持刀剑,有如凶神恶煞一般,情知肯定是出了大事,顿时被吓得四散逃窜,并无一个肯以死为朱温效忠的。
  朱温当时病病歪歪,也睡不踏实,听到异响后骤然惊起,正看见朱友珪持刀闯了进来,惊声问道:“你这个孽子竟敢谋反?”
  朱友珪冷笑道:“我不是谋反,倒是要来诛杀你这个篡唐的反贼!”

  朱温怒骂道:“我早就知道你有反心,恨不能早杀了你!你弑君杀父,就算一时得逞,天地间又岂能容你?”
  朱友珪也懒得跟他废话,大喝一声道:“老贼万段!”然后挥刀向朱温斩去。
  朱温急忙撤身逃命,但寝宫狭小,刚逃出两步前方就已经没有路了,只好又转过身来,这时朱友珪的亲信冯廷谔正好赶到,抬手一刀就像他刺去。要说朱温自幼习武,年轻时也经常带兵冲锋陷阵,一身武功虽不敢说是天下无敌,但一般人也绝不是他的对手。怎奈此时年老体弱,又遭大病,哪还有力气和人交手,被冯廷谔一刀将身体刺穿。朱温仰天一声惨嚎,随即载倒在地,气绝身亡。

  朱友珪密谋带兵闯宫杀父,心里也是没底,这时眼看着朱温栽倒在地上,恍然间就如同是大梦一场。突然又一下醒过神来,顿时大喜,亲自扯过一条毛毯将朱温的尸体包裹起来,又命人在寝宫之内挖坑将朱温的尸体埋了进去。

日期:2008-12-4 7:02:30

  91
  朱友珪将朱温杀死后,秘不发丧,急遣供奉官丁昭溥赶往东都开封,矫诏称博王朱友文阴谋作乱,多亏被朱友珪及时发现,这才将他的阴谋扼杀在萌芽状态,所以要均王朱友贞把朱友文杀掉。当时朱温被害的消息并没有传出来,谁也不敢抗旨,所以朱友文也就这么被人稀里糊涂地杀掉了。
  朱友文的死讯传回了洛阳,朱友珪听完松开一口气,于是下令为朱温发丧,接着又假传遗命,称朱温死前已经将皇位传给了自己,所以自己也没有办法,只好奉命登基了。
  然而让朱友珪不曾想到的是,就在他当上皇帝的同时,朱温被他弑杀的消息也传了出去,这一下惹得人情汹汹,中外震骇。因为朱温这个人虽然口碑不是很好,但毕竟还是被大家承认的皇帝,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皇帝不管有道没道,那也不是该由臣下杀的,这犯得是最大的一条罪过。再加上朱友珪又是朱温的亲儿子,还得再加一条——弑君杀父,这简直就是骇人听闻了。

  这个事情把朱友珪搞得很被动,因为“弑君杀父”这种事他就干过这么一次,没有什么经验,也就缺乏有效地应对手段,结果事情越闹越大,搞得梁国上下一片大乱。先是同月间,匡国军马步都指挥使张厚作乱,把节度使韩建杀掉了,这个事情本来朝廷是应该管的,但是朱友珪眼下底气不足,也就不敢诘问,没过多久反将张厚稀里糊涂地封为陈州刺史。

  紧跟着,魏博也闹出了乱子。当时天雄军(即魏博军)节度使罗周翰尚在年幼,所以军境内的大权就掌握在牙内都指挥使潘晏的手中。这个事情本属正常,可偏赶上朱温从河北撤军回来时,留杨师厚戍守魏州(今河北大名),杨师厚当时是大梁的北面都招讨使,手握重兵,很想入主魏博这个军事重镇,但是惮于朱温的威严,也就不敢动手。而这时朱温已经死了,杨师厚也就没有了顾忌,于是便在七月初召潘晏入谒,随后执而杀之,接着就带兵进了魏博的军府,将罗周翰控制起来。这个事情又让朱友珪非常上火,但也不敢管,只好按照杨师厚的意愿,将他任命为天雄军节度使,将罗翰周改任为宣义军节度使,移镇滑州。

  八月,护国节度使冀王朱友谦听说了朱温被害的消息,哭着对左右说:“先王数十年创业,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人害死了,我身为国家一镇藩帅,感到非常羞耻。”紧跟着就打起来“进京问罪”的旗号,据河中而反。这个事情朱友珪就是想不管也不行了,只好命感化节度使康怀贞为河中都招讨使,带兵征讨。结果又把朱友谦逼得向李存勖求援,把康怀贞打得大败,连河中这一镇也丢了。

  郢王朱友珪登上皇位不过也就是几个月时间,后梁国内一片混乱,以上记得只不过是对时局影响比较大的事情,其他的像是南方某国断了向大梁的朝贡、某州都将杀刺史举州归晋这种“小事”,都没来得及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内外群情不附,都对朱友珪弑逆称帝这一件事非常不满。
  当然,其中最不满的还要说是朱温的四子均王朱友贞,这个道理也就不用说了,同样是儿子,谁不想去当皇帝?更何况朱友贞还是嫡出。乾化三年(913年)三月,驸马都尉赵岩奉旨去东京开封公干,朱友贞趁机将他请入府中,道:“老三大逆不道,弑君杀父,现在大伙儿都不满意,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把他搞掉?”
  赵岩就是在原陈州刺史赵犨之子,也是朱温的女婿,平日里跟朱友贞过从甚密,这时见其跟自己推心置腹,也就不跟他玩虚的了,说道:“这个事儿好办,我现在就掌管着禁军,左龙虎统军袁象先跟我也是哥们儿,不过现在军队都听杨老令公(杨师厚)的,只要他能在魏博给我发出一道谕令,这件事我立刻就办。”
  朱友贞听完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因为这个时候,后梁国内是以杨师厚为首将,身背都招讨使的头衔,手握河北宿卫劲旅,位高权重,如果他不点头,就算把朱友珪从皇帝宝座上拉下来,自己也很难在上面坐得住。不过他相信说服杨师厚没什么问题,因为杨师厚和朱友珪也有矛盾。
  去年十月,朱友珪因为感觉到杨师厚手中的权利过大,直接威胁到了他的统治地位,就想设计将他除去,于是传旨给杨师厚称:“有北方军机,欲与卿面议。”要召他进京予以加害。开始的时候,朱友珪觉得这个说法太露骨了,还怕他不肯来,哪曾想杨师厚接到旨意后二话不说,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就向洛阳进发。等到了城外,杨师厚下令大军在城外严阵以待,自己则带着几个随从大摇大摆地进了皇宫,见到朱友珪就问:“皇上叫我过来有什么军机好商量的啊?”其实朱友珪也不知道有什么军机,无话可说,有心将杨师厚就此铲除,又被他拉开的这个阵势给吓住了,只得好说歹说,连带赔上大批的赏赐,又把杨师厚给打发回去了。不过经此一事,君臣之间的相互猜忌必然会更深。

  朱友贞、赵岩两人商量过后,都觉得事情可行,便一面由赵岩回洛阳将他们的计划说给了左龙虎统军袁象先,另一面由朱友贞派遣心腹去魏州游说杨师厚,对其说道:“朱友珪杀父夺位,引起举国怨恨,现在人心归属都在开封均王那里,杨公应该和他公举大事,以建立不世之功。”说完又说朱友贞答应事成之后拨给他五十万缗军钱作为酬谢。

  杨师厚听完多少还是有点犹豫,就和部下商量道:“郢王弑父篡位,这个事情已经很清楚了,不过事发的时候我没有兴兵征讨,到现在君臣的名分已经定下来了,再去征讨他会不会让天下人误以为我是个乱臣贼子啊!”
  部下们都道:“郢王亲弑君父,贼也!均王举兵报仇,义也!大帅你这是奉义讨贼,怎么还分什么君臣名分呢?假如说大帅你这次不肯帮助均王,万一他把朱友珪干掉当了皇帝,到时候你又该何以自处呢?”
  杨师厚听完连连点头,便不再犹豫,暗中派部将王舜贤去洛阳,与赵岩、袁象先接上头,准备伺机举事。赵岩、袁象先见杨师厚也参与进来,知道大事成了,因为这两个人本身就掌管着禁军,只要杨师厚不反对,单凭他们自己就能把这件事情办下来。
  三月十七日,袁象先等率领着数千禁军突入宫中,到处搜寻朱友珪。朱友珪情知不好,急忙带着老婆张氏和亲信冯廷谔向北逃到了皇宫边上,开始他还想着要跳墙逃走,后来一想,自己身上背着罪名,一旦失势就算逃出宫去也免不了一死,还不如自杀算了,便命冯廷谔先把他老婆张氏杀掉,继而又让他杀了自己,冯廷谔起先还不忍动手,朱友珪道:“难道你想看着我被他们千刀万剐吗?”冯廷谔无奈,随即将朱友珪一剑刺死,随后也自杀身亡了。

  赵岩、袁象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非常高兴,带着国宝玉玺去大梁迎请朱友贞回洛阳即位,没想到朱友贞事到临头还要拿上一把,称:“大梁(今河南开封)是国家创业之地,要当皇上就在这儿当好了,干嘛还非得去洛阳?”赵岩等也无可奈何,不过这件事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由着朱友贞,让他在大梁登基即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