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
第60节

作者: 英雄旗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梁国的内乱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不过试想一下,梁国在一年之内,发生两场政变,换了两个皇帝,头号文臣敬翔因为被朱友珪看成是朱温的人而免去崇政院长的职务,降为宰相,从此不再理会朝政。而头号武将杨师厚又擅自出兵霸占了国内最大一个军镇,有拥兵割据的倾向,地方上诸如兵变、投敌、自立这类事情又是接二连三发生,一个国家乱成这样,将会对其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这都是不难想象的。

  而就在梁国发生这场大乱的同时,它的主要对手晋王李存勖,却恰好利用了梁国内乱期间无暇北顾的时机,一举征服了幽州,顺利完成了李克用临终前留给他的第一个遗愿。

日期:2008-12-7 1:31:33

  94
  李存勖吞并幽州后,任命周德威为卢龙军节度使,镇守幽州,随后回师晋阳。这个时候,一方面由于幽州已被攻克,北方已经没有了威胁。另一方面,随着整个卢龙军镇被并入他的版图,也使得他实力暴涨,于是就开始准备南侵梁国。
  后梁乾化四年(914年)七月,李存勖亲自带兵进入河北,与成德军节度使王镕、卢龙军节度使周德威于赵州会师后,南下攻打梁国的邢州(今河北邢台),当时邢州守将是梁国的邢洺节度使阎宝,这也是一员非常有名气的战将。
  早年阎宝是泰宁军节度使朱瑾手下的一名小校,后来朱温攻兖州,朱瑾不敌逃往淮南,阎宝就跟着胡规、康怀英等大将降了朱温。当然了,那时候他的级别还比较低,多亏了朱温还算慧眼识珠,把他在众多的低级军官中发现并选拔出来,委以重用。之后,朱温陈师河朔,争霸关西,阎宝就和葛从周、丁会、李思安、贺德伦这一级别的大将一样,统兵为朱温四方征战,这才将威名播于世上。

  阎宝打仗还是有一套的,再加上邢州又是座重镇,很不好打。特别是李存勖刚到不久,杨师厚就带兵赶来救援,双方军队打了个一踏糊涂,又谁也打不赢谁,所以没过多久,李存勖就带兵撤回了晋阳。
  回去以后的李存勖还是比较闹心,因为通过这次河北之行,也使他看出来梁国毕竟还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是那么一下就能搞定的,特别是杨师厚这个大军阀,始终霸占着魏博这个大军镇,自己一出兵,他就冲上来,老跟自己做对。更何况杨师厚这个人,不但是威望高实力强,打仗也是把好手,他要是不死,还真是不太好对付。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真的是很难说,李存勖撤回晋阳刚刚过去几个月,也就是后梁贞明元年(915年)三月,就有一个惊天的消息从魏博传了过来,杨师厚竟然自然死亡了。这个消息不光让李存勖大喜过望,更是让身在大梁的朱友贞欣喜若狂。
  杨师厚最初是李罕之的部下,其后归附于朱温,因骁勇善战颇为朱温赏识,其后在朱温征李茂贞、降王师范、讨赵匡凝、平刘知俊的战役中,杨师厚都屡立大功,所以到了朱温晚年时,杨师厚就已经是梁国的头号大将了。朱温被朱友珪弑逆后,杨师厚趁机夺走了魏博的控制权,很有不将朝廷放在眼里的意思,朱友珪便假借商量军情的名义招他进京,本想趁机除掉他。没想到杨师厚根本就没把他当回事儿,带着大队人马来到洛阳,然后传令部队在城外严阵以待,自己则带着十几个随从大摇大摆地进了城,结果朱友珪当时就怂了,只好卑言逊辞,连带陪上大量财宝,这才好歹把他打发回去。

  那时候的杨师厚就已经不受朝廷控制了,而到了朱友贞当上皇帝后,这个情况就越来越严重。朱友贞是因为得到杨师厚的支持才当上了皇帝,所以一上台就将他封为邺王,又加了中书令的头衔,下诏时不称呼其姓名,以示荣宠。杨师厚位兼使相,手握重兵,威震人主,可是却一点不知收敛,反而擅自截留财政,又花大价钱招募了一支五千人的亲军,号称“银枪效节军”,不轨之意益显。杨师厚晚年的生活作风也非常腐化堕落,河朔地区本来没有上元节夜游的风俗,但杨师厚为了自己的感官享受,强迫魏州百姓每家每户都要立灯杆、挑灯笼,他则修造彩舫,夜游御河,极尽生色之娱。为了标榜自己,又命人从外地拉来巨石,用以铭刻自己的功绩,沿途以铁车壮牛数百拉运,所遇建筑则一律摧毁,百姓见之谓作“碑来”。结果没想到果然是“悲来”,巨石刚运到魏州,杨师厚就死了。

  杨师厚死前已经开始插手中央事务了,朝中事无巨细,都要得到他的首肯才能实行,而朱友贞对此则是敢怒不敢言。所以杨师厚的死讯传来之后,让朱友贞如释重负,立即下旨缀朝三日,以示哀悼,实则却在宫中设宴,与手下心腹彻夜狂欢,庆祝杨老令公及时上路。就在这时,朱友贞的亲信租庸使赵岩对他说道:“皇上陛下,杨师厚死了虽然好,但魏博军的麻烦真不少,所以咱们应该趁这个机会把它彻底搞一搞,免得将来再闹出乱子就不好了。”

  朱友贞则道:“赵爱卿你提的建议非常好,但是魏博这个军镇实在是太难搞,我怕咱们一下子没搞好,到时候能治后悔的药可不算太好找。”
  赵岩又道:“魏博地广兵强,罗绍威、杨师厚据之终成腹心之蠹,陛下若不乘时而计,安知来者不似师厚乎!故而宜分六州而弱其权。”朱友贞听罢深以为然,于是就在其后下旨将魏博军一分为二,以平卢节度使贺德伦为天雄节度使,治魏、博、澶三州;另以相州(今河南安阳)置昭德军,以宣徽使张筠为昭德节度使,治相、贝、卫三州,另外派遣开封尹刘鄩将兵六万自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南)渡过黄河,以讨镇、定为名,实际上就是协助贺德伦和张筠赴任。但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看似合理的安排,带给他的却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当月,贺德伦接到朱友贞的旨意后就去魏州赴任了,他还是很听话的,一到魏州就坚决执行朱友贞的指示,主持分镇工作。分镇其实也就是分兵,而分兵其实分得就是魏博那支牙兵,可魏博这支牙兵实在是相当得不好管理,这个以前也曾经多次说过,魏博这支牙兵始建于中唐时一代强藩田承嗣手里,到此时已经有接近二百年的历史,其间婚姻相通、父死子继,盘根错节不知多少代,谁都不愿意分开,于是就在私下里说:“朝廷忌恨我们军府强盛,这才想出这么个损招,可我们魏博军是有光荣传统的,六州世代相承,从来也没有被分开过,一旦骨肉相离,那简直就是生不如死了。”

  正巧这时候刘鄩也已经到了魏博境内,驻军于魏州南侧的南乐,因为怕魏州城里闹出乱子,就派澶州(今河南濮阳)刺史王彦章率五百骑兵进了魏州。这一来,魏博的牙兵中开始盛传朝廷见他们不肯分镇,就要派兵杀他们,结果当天晚上,魏博军就发动兵变,乱军分头袭击王彦章与贺德伦部。
  王彦章就是“王铁枪”,这是五代中非常有名的一员战将了,虽然现在还不算出名,但武功肯定还是不比后来低,所以虽然没什么防备,但还是抡起铁枪冲了出去。而贺德伦则没那么大的本事,当天晚上就被乱军攻破了牙城,身边的五百亲兵也全部被乱军杀死,贺德伦本人则被挟持。
  当时乱军中有个叫张彦的军校,见多识广,对搞兵变还是比较在行,于是被众人推为首领。张彦对这方面的经验也比较足,在兵变成功之后,也基本上把魏州城内的局势给控制住了。
  四月,朝廷宣慰魏州乱军的使者到了,将张彦封为刺史,并告诉他皇上要他配合政府的工作,协助贺德伦等把分镇的工作搞好。哪曾想这个张彦还真不为后梁政府的高官厚禄所利诱,对政府的调解方案拒不接受,也就是死活也不肯分镇。使者没有办法,只得又返回大梁。朱友贞听说了张彦的态度,非常生气,心想这是在我的地盘上,就你们这几个乱军还能有多大的作为?这不是给脸不要脸嘛!所以对张彦的请求拒不批准,又把使者派了回去,坚决要求张彦服从政府的意志,迅速分镇。

  这一来,乱军们知道想让政府收回成命是万万不可能了,于是势态进一步恶化,张彦当着使者的面把诏书摔到了地上,表示对政府的迫害决不妥协。但张彦也很清楚,单靠他们肯定是斗不过政府,只能是对外去寻求援助。于是张彦便带人逼迫贺德伦致书向李存勖求援,贺德伦没有办法,只好本着光棍不吃眼前亏的精神,写了一封书信送往晋阳,称魏博军迷途知返,正在和腐朽的后梁政府做斗争,请晋王火速带兵前来支援。李存勖接到这封书信后,大喜过望,立刻亲率大军进了河北,直奔魏州而来。

  其实在这个时候,刘鄩的大军已经处在魏博境内了,但梁国方面有些大意,认为这是发生在自己眼皮底下的事儿,闹乱子的又是自己人,能安抚就尽量安抚,实在安抚不了再出兵也为时不晚。所以这么一来,梁国方面的的反应速度显然是要慢了一拍,本来就应该在四月份搞定的事情,非要等到进入五月才由刘鄩率兵进屯洹水(今魏县西南),后又遣精骑万余趋魏州西南三魏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