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
第56节

作者: 英雄旗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件事情是这样的,梁开平四年(910年)正月,刘守光攻入沧州,诛灭其兄刘守文一家,从此兼有卢龙、义昌两军,自以为有上天相助,遂开始目空一切,而荒淫残暴的老毛病更是变本加厉,经常把一些犯有小过的人关在铁笼子里火烤,或者用铁刷子刷人面部,非常残忍。
  柏乡大战后,刘守光听说连李存勖这个毛头小伙子都能打败朱温,便觉得像自己这种人才要是老在家里窝着那不是太可惜了嘛!于是派遣使者到镇、定二州传书,对王镕、王处直说道:“你们打败了梁军,这个事情很好嘛!但是咱们现在应该联合起来,乘胜追击,一直打到朱温的老窝,不过咱们既然要联兵,就得有个盟主,你们说,这个盟主谁来作好呢?”

  王镕在柏乡大战之前就派人向刘守光求过援,但遭到了拒绝,所以现在看他又这么无耻地提出想当盟主的要求,非常气愤,赶紧派人将此事通报给李存勖。李存勖早有心夺取幽州,但眼下又分不出精力,所以听到这件事后哈哈大笑道:“盟主太委屈他了,干脆尊他为尚父吧!”于是连和成德军节度使王镕、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振武军节度使周德威、天德军节度使宋瑶,连同自己共尊刘守光为尚父、尚书令。李存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以助其恶”,使幽州早生内乱。

  刘守光这个人生性愚蠢,根本看不出来这是李存勖耍得手腕,反倒以为是李存勖怕他。这一下,使他的野心彻底膨胀,遂马上遣使去洛阳向朱温讨要“河北都统”之职。
  河北都统是河北道诸镇的军事统帅,有权征调、节制各方镇兵马,这是一个相当有实权的职务,而刘守光虽然名义上接受过梁国的册封,但说到底上,他根本就不是朱温的人,朱温根本就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官职加封给他,不过好在朱温刚败在李存勖手上,所以不想在这个时候和刘守光闹得太僵,左思右想后,就将他册封为河北道采访处置使。

  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听起来好像根河北都统级别相差不多,但实际上只是负责考核、弹劾所属州、县官吏的职务,并没有军权,其实就是个虚衔。但是刘守光这个人简直就是愚蠢到家了,接到册文后,竟然以为他被朱温任命为河北地区的最高统帅了,所以兴冲冲地指示手下人,马上草拟接受尚父、采访使的册封礼仪。
  手下人只好照办,便以唐朝太尉接受册封时的礼仪拟好上报给刘守光过目。刘守光非常高兴,手捧仪册逐条细看,但看完之后又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于是傻乎乎地对手下人问道:“怎么没有南郊祭天,变更年号这样的礼仪在里面?”
  手下人只好如实答道:“南郊祭天、变更年号这都是皇帝才能用到的礼仪,尚父虽然尊贵,采访使虽然荣耀,但也是臣,怎么能用天子的礼仪呢?”
  刘守光听完勃然大怒,道:“我大燕地方两千里,带甲三十万,东有鱼盐之饶,北有塞马之利,我就是想当皇帝,又有谁能阻止于我,要尚父、采访使这些虚职又有何用?”说着便把册文摔在了地上,然后命手下人为他筹备登基大典,准备择日称帝。
  刘守光这一决定,就连他的手下们都觉得不可思议,纷纷对其劝谏。刘守光大怒,命人铡刀、砧板抬了出来,道:“敢有非议者斩!”于是众人都不敢再劝,惟独原沧州守将孙鹤还不死心,继续对刘守光劝谏,大意就说幽州内乱刚平,穷得叮当乱响,再加上西有晋人之忧,北有契丹之患,这个时候称帝,不是找死吗?
  刘守光听完怒不可遏,命人将孙鹤按在砧板上用刀一块一块割碎,分给众将去吃,孙鹤至死仍对刘守光大声喊道:“不出百日,必有大军来攻!”
  八月十三日,刘守光在幽州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大燕,建元应天。
  刘守光称帝的消息传到洛阳后,朱温大怒,但一来他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二来又有心一雪柏乡之辱,已在一个月前命杨师厚带大军进入了邢州(今河北邢台),也就无力对此干涉了。而这个消息传到晋阳后,李存勖抚案大笑道:“不出年内,我必举兵而攻之。”又为助长其骄横轻慢之心,不但不对来使出言责备,反派太原府少尹李承勋为恭贺使,以藩国间的礼节前去幽州祝贺。所以单从李存勖和朱温对待刘守光称帝这件事情的态度上,就完全可以看出此时谁在气势上要更胜一筹。

  再说杨师厚带兵进了邢州后,引起了王镕的极度恐慌,因为邢州与成德军的赵州相接,王镕非常害怕他会出兵攻打赵州(今河北赵县),所以急忙遣使向李存勖求救。李存勖也确实有个盟主样儿,见到王镕的使者后,立即传令李嗣昭出兵攻打魏博境内的相、卫二州,使梁军不敢贸然北攻赵州,然后又约王镕于承天军营(晋军边境军营,位于今山西省阳泉市东北)相会。

  王镕眼下正有求于李存勖,接到李存勖的邀请哪敢不去,立即起身赶赴晋军承天军营。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到他和李存勖相见这一天,李存勖竟然以王镕曾是李克用旧日朋友为名,将他称为叔父,态度十分恭敬。并在宴会之时,亲自起身给王镕斟酒,并举杯祝他长寿。特别是王镕在赴宴时将幼子王昭诲带在身边,李存勖当即指婚,将自已的女儿许配给王昭诲为妻。

  试想一下,就在不久前,王镕治下的镇、赵、深、冀四州已被梁军夺去了一半,要不是靠晋军的相助就连其余的两州也不可能保住,而眼下赵境又一次受到了梁军的威胁,还要去依靠李存勖的庇护。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李存勖指着他的鼻子骂他,他也只有听着的份儿了,哪敢去想李存勖会给他这么高的礼遇?
  这一次相会,使王镕对李存勖万分感激,而敬仰之情,更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到走的时候,两人割衣盟誓,拥抱相别。也就是从这一刻起,王镕在政治上紧跟李存勖的态度就再也没有动摇过。

日期:2008-12-1 2:48:51

  87
  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十月,晋使李承勋抵达幽州,代表李存勖对刘守光称帝表示祝贺。按说此时李存勖势头之猛已是天下皆知,刘守光对这个情况当然也很清楚,所以最起码也应该礼待李存勖派来的使者。哪知道刘守光真是又狂又蠢到了极点,竟下令让李承勋以臣礼相见。
  李承勋当然不肯,道:“我是大唐诏命的太原府少尹(晋国不承认朱温篡唐的事实,仍奉大唐为正朔),并非是燕国的臣民,怎么对你行臣子之礼呢?”
  刘守光大怒,竟然命人将李承勋抓进了牢里,又在数日后亲自提出讯问:“你现在愿意向我称臣了吗?”
  李承勋昂然道:“我是晋王的臣子,又岂能向你称臣?”其后刘守光又对李承勋几经威逼利诱,李承勋始终不肯屈服,壮烈而死。

  刘守光这个人办事也很不地道,李承勋本来是李存勖派来的贺使,但刘守光把他杀了之后,连个招呼都不跟李存勖打,跟没事人一样,反而开始筹划要出兵攻打镇、定二州。这个时候,他手下有个叫冯道的参军(幕僚),敢于仗义直言,坚持真理,便奉劝他说:“陛下,你在这个时候选择登基,已经很操之过急了,还要同时出兵去攻打成德、义武两大军镇,这不是自取灭亡嘛!”

  冯道当时还很年轻,社会经验不足,所以说话的时候就没有能够考虑后果。果然刘守光听完之后勃然大怒,立刻将其抓入牢中,准备处死。冯道是个很有五代特色的大人物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历险,如果他就这么死去,对咱们整个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可能还不会太大,但对于两宋明清那些士大夫们来说,则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少了一个整天谩骂侮辱的对象。不过好在冯道当时名声很大,社会关系也维护得比较好,有很多人为他多方奔走,大力援救。他犯得罪过本来也不是很大,所以不久之后,就被宣布无罪释放了。

  冯道是五代史上,乃至于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事迹以后将会反复提及,暂时不说。单说他从牢里出来,不敢再在幽州落脚,立刻就逃往河东,并把李承勋已被刘守光处死的消息带了过去。
  十一月初,李存勖从冯道嘴里得知了李承勋的死讯,悲愤异常,立即决定举兵伐燕。正巧在此时定州王处直派人向他禀报,说刘守光已率领两万兵马大举入侵定州容城(今河北容县),请晋王火速派兵援助。李存勖心知时机已到,便于十二月二十四日大阅兵马,派遣蕃、汉马步军总管周德威及大将李嗣源等率军三万攻打燕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