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
第55节

作者: 英雄旗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周德威生怕李存勖一气之下贻误战机,赶紧去找张承业详细陈述道理,请他帮忙去劝说李存勖。张承业听罢深以为然,急忙来到李存勖的营帐,说道:“大王,我看周将军说的很有道理,夹河而战,对咱们晋军不利,我看不如先退兵到高邑(今河北高邑),再引诱敌兵离开营寨出来决战,这样就能发挥出咱们骑兵的优势。他们出来我们就回营,然后再派骑兵劫持他们的粮草和辎重。不出一个月,定能找到歼敌全胜这样的机会。”

  李存勖听完哈哈大笑道:“我已经想明白了,他说的有理,咱们即刻撤军。”说着便于当天传令全军北撤到高邑筑垒安营,将营寨扎下。随后几天,又接连派兵袭击梁军粮道,攻杀梁军外出放马的士兵。
  梁军多日以来屡遭晋军的偷袭,被搞得人心惶惶,特别是营中没有草料,派兵出去放牧又屡遭晋军袭击,使战马多有饿死,也觉得不能固守,便开始在野河上修筑浮桥,准备渡河寻机与晋军决战。
  开平五年(911年)正月初二,周德威再次派人来到梁军营前叫阵,梁军担心有埋伏,不敢出战。周德威又开始指使手下对梁军大加辱骂。但这一次,梁军有了教训,不管晋军骂些什么,就只当是没听见,坚决不肯出战。周德威见自己的士兵把嗓子都骂哑了,梁军也不肯出营,知道梁军抗辱骂的能力已经有所提高,于是又生出一计,命大将史建塘、李嗣源带三千精骑环营驰奔往营内射箭。这一下算是把人欺负到家了,梁将王景仁、韩勍、李思安忍无可忍,遂尽提兵马杀出营寨,准备和晋军决一死战。

  周德威率兵马且战且退,引着梁军来到野河边上,沿浮桥退了回去。梁军杀得兴起,跟着就冲上去夺桥,想到北岸与晋军决战。晋将李存璋则率镇、定二州兵马沿河北岸布阵,死守浮桥不让梁军过河。
  李存勖就站在野河北岸的高地上观战,眼见梁军势大,数万大军在河对岸横亘数里,李存璋似有不支之势,便转过身对匡卫都指挥使李建及道:“如贼过桥,则势不可遏,卿计若何?”说到这里,就有必要说一下李存勖打仗的一个习惯,就是他总喜欢站在第一线指挥战斗,而且动不动还要亲自上阵杀敌。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大人物里,有这个习惯的还有项羽和李世民,但项羽最高的职务是西楚霸王,还不是皇帝,而李世民虽然生猛,但玩刀的时候还不是一把手,真等当了皇帝后,基本上就不再亲自上阵了,真正从头打到尾的还真就要说这个李存勖。

  不过李存勖的这个习惯,可以说既是他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长处就不用说了,一把手就站在背后盯着,打仗的时候谁敢不卖力气?短处就是李存勖这个人容易冲动,要没人看着,他动不动就冲上去了,不是大干部还真就拦不住他。
  就说眼前这次,李存勖对李建及说的很清楚,大意就是,现在情况比较危急,要是让敌人过了河,恐怕咱们就制不住他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呢?李存勖是回过头问他的,李建及当然不能装聋作哑,更不可能说,“要不咱们快跑吧!”只能是非常激昂地对李存勖道:“大王请放心,有我在就有阵地在!”然后回过头一摆手,大喊一声:“弟兄们!不怕死的跟着我冲啊!”说着就带着身后二百士兵冲了上去。

  李建及带得人虽不多,但都是李存勖身边的人,这对晋军来说还是非常鼓舞士气的,无不奋力死战,又将梁军压了回去。双方都拼尽全力,从上午辰时大战到下午申时,梁军人数虽多,却始终不能突破晋军防线。此时局势已渐渐向有利于晋军的方向发展,因为梁军是全军压上,而晋军还有大批人马埋伏在身后,随时会对梁军发起致命一击。

  就在这个时候,几乎就在敌人眼皮底下的李存勖突然忍不住了,回过头就对周德威说道:“两军交锋勇者胜,今日成败在此一举,我现在率部为前锋,请老将军率大军为我殿后。”说罢提枪上马,就要杀上前去。
  周德威赶紧一把拽住缰绳道:“大王你这是何苦嘛!你刚才不也说过‘梁兵争进而嚣,我兵整而静,我必胜。’咱们都要赢了,你这一上去给弟兄们造成的思想压力太大了,现在这场仗已经打了大半天,梁军们都还饿着肚子,就算他们有干粮可也没时间去吃,我看不如再饿他们一会儿,等他们饿得受不了的时候自然就跑了,到那时咱们再追也为时不晚。”

  李存勖深以为然,于是也不再坚持。又过了一个时辰,梁军还是没能攻下浮桥,士气衰竭,再加上全军奋战,整日滴水未进,十分疲惫,王景仁有心撤出战斗,等回营休息后明日再战,便传令收兵。梁军上下也早都无心再战了,只是碍于军纪不敢后撤,这时接到王景仁的将令,纷纷开始向后方退去。周德威趁机高声喊道:“梁军逃跑了!梁军逃跑了!”晋军将士们也跟着齐声呐喊。这一下,梁军大乱,开始慌不择路地向后方逃去。就在这个时候,周德威挥舞令旗,号令身后埋伏的晋军精骑全线出击,夺浮桥直接冲到野河南岸。

  梁军本来就又饿又乏,再遭周德威连唬带吓,这时候又见晋军生力军冲上来了,立刻被吓得拼命逃窜。打仗这种事情靠得是群胆,一个人溜走还不要紧,整支军队都在逃窜那就无法挽回了,王景仁、韩勍、李思安等梁将起先还想阻止梁军溃散之势,但整只军队都已乱了,单凭这几个人根本就无济于事,不多时就被溃军裹挟而去。
  晋军诸将率大军跟在梁军后面一路追杀,但杀着杀着就发现这根本就不叫打仗了,梁军毫无抵抗能力,只能任其宰杀,于是晋将李存璋等人纷纷高喊道:“梁人也是我们的兄弟,凡放下武器者,一律不杀!”
  梁兵听后纷纷抛掉兵器,抱头坐在地上,然而赵军却因为深恨梁军荼毒深、冀二州,对放下武器的梁军也不肯放过。赵军不归晋将统属,所以李存璋等人也无力制止,梁军因此被斩杀殆尽,从野河到柏乡,僵尸遍野,横卧相枕。
  这一战,晋军大获全胜,共歼灭敌军二万余人,缴获战马三千余匹,收获兵器、铠甲七万余件,俘获梁军将校二百余人,梁军主将王景仁、韩勍、李思安带着残部仓惶逃去,被晋将李嗣源一路追到邢州。梁保义军(治在邢州)节度使王檀因见梁军溃不成军,生恐有变,在严加戒备后才打开城门放溃军入内,然后发给粮食费用,一批批将他们遣送回去。梁监军杜廷隐在得知了梁军大败的消息后,也匆忙弃深、冀二州逃走,走时又将州内丁壮掠去充作奴仆,老弱者统统活埋。

  李存勖带兵在赵州休整数日后,又命周德威、史建塘攻入魏博境内,一路打到魏州城下。命张承业、李存璋带兵围攻邢州,李存勖则亲率大军以为后继。
  柏乡大败的消息传到洛阳后,朱温悲愤交加,但眼下晋军声势之隆,使整个河朔都为之震动,所以朱温忙得连惩处败军的将领都顾不上,就匆匆任命杨师厚为北面都招讨使,率大军援救魏州。二月十七日,杨师厚入援河北的消息传到了晋军营内,晋军主动从魏州、邢州撤离。至此,柏乡之战,全部结束。
  柏乡大战,是一场在梁、晋争霸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大战。从地缘上看,柏乡大战使梁国丧失了对河北的绝对控制权,而晋国的势力范围的却借此一举重返太行山以东,从而彻底摆脱了晋国与梁国交战多在本土的不利局面。从军事上看,柏乡大战使“梁之龙骧、神捷精兵殆尽”,沉重打击了梁国的有生力量,而李存勖却充分利用这一场大战的胜利,完美检验了他继任晋王三年以来强化训练的军事成果。

  然而最重要的,是在于这场大战所带来深远地政治影响,柏乡大战是继晋军在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取得潞州大捷后的又一场重大胜利,同样也是晋王李存勖继位三年来取得的对梁军的第二场重大胜利。在这个时候,天下间已经没有人会去怀疑李存勖这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是否有能力与一向凶狠狡诈的朱温作对手。甚至,他们在此时更愿意相信,同这个蒸蒸日上的年轻人相比,那个曾辣手屠唐的朱温已经老了。


日期:2008-11-30 2:30:24

  86
  开平五年(911年)的朱温,已是一个年届六旬的老人了,身体又一直不是很好,特别是在柏乡大战后,朱温旧病复发,其后就始终反反复复,不见好转迹象,这时臣下有人劝他大赦祈福,改元冲喜,朱温听完也觉得有些道理,于是就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精神,在当年五月改开平五年为乾化元年,同时大赦天下。
  然而,年号刚改过去不久,病情还没见好转,燕王刘守光就递上一道表章,把朱温气得是哭笑不得。表章上这样称道:“晋王李存勖等共尊我为尚父、尚书令,可我不稀罕这个,我还是很忠于你的,所以请你将我任命为河北都统,我好发兵去把王镕、王处直消灭掉,然后再去收拾李存勖那小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