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坷垃》
第4节

作者: 风月皆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梦中的情形特别是那个怪人最后的警告,让李二拐子仍然历历在目。他闷着头子心里想,这梦里的事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从今儿这稀奇古怪的遭遇来看,指不定是真的!这种事儿,马虎不得,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自己如果真的嘴巴不严把这事儿说出去,要是把那个梦中怪人惹毛了,怪罪下来,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一旦大祸临头,那后悔的药可没地儿买去。李二拐子打算把今天发生的一切,统统都烂到肚子里,跟任何人包括他的媳妇儿秀芬都不能提起。

  李二拐子是这么打算的,事后,也是这么做的;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一直都守口如瓶的保守着这个秘密。他把那个银元宝藏进了自家的炕洞子里,有时,他会在家里没有人的时候偷偷着拿出来看一看,也是自己一个小小的秘密和荣耀。
  晚上,两个孩子早早的进入了梦乡。秀芬和李二拐子在大清早积下的怨,至今还些余韵未消,气都没吭一下,一个人自顾蒙着被子睡了。
  要在平时,秀芬肯定会等着李二拐一同双宿双栖;一直等着二拐子在自己的肚皮上跟头把式的折腾一通,痛快够了才肯罢休!要是心情好的话,她的泼辣劲上来了,还会来个男女倒挂的把式,爽够了,疯够了,才肯收兵。李二拐的劲头子那更是不用说,一两个回合,根本不在话下。每一次交手,都能把秀芬喂得饱饱的,心里惬意的不得了!

  可今儿晚上,秀芬憋着气呢!在故意和李二拐较劲儿,衣服都没有脱就一头扎进被窝儿里。她把被子裹的严严实实的,心里暗自捣鼓着:他娘的二拐子,有种睡觉也别搭理我,看谁能扛过谁?嘿!东西长在我自己身上,毛毛都别想摸一根儿!
  全村儿最窝囊的老爷们儿———李大军,就住在李二拐家隔壁;村里最泼辣风骚的老娘们儿————大插瓶孙月红,也住李二拐家的隔壁。李大军和大插瓶孙月红是如假包换的,十几年的亲两口子。
  当秀芬和李二拐怄气,扔下李二拐子一个人不管钻进了被窝;李二拐子也正为今儿白天的事儿烦心,在屋子里一瘸一拐的走遛儿的时候。隔壁的院子里,李大军家也正上演一出“闹剧”。
  大插瓶孙月红,把自己剥的溜光水滑没有半点儿的遮拦。她骑在李大军的下身儿,晃动着臃肿的水桶腰,硕大无比的屁股完全吞没了李大军英雄不起来的“小腿腿”,嘴里还不停地叫骂着李大军的家人:“娘个b的,李大军!你那‘捣蒜’家伙儿,就不能硬气一回?”
  自知理亏的李大军没敢吭气,努力地挺了挺下身儿;不过,还是没有用,下面那玩意儿仍旧是蔫黄瓜一根!好在,刚刚能勉强的在大插屏瓶的臀洼子里洗澡。李大军的努力,没有换来大插瓶半点儿的好脸色,一边儿彻底放开手脚继续着自己下身的活计,一边儿用嘴骚扰李大军的女性长辈。

  说李大军是全村儿最窝囊的老爷们儿,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孙月红骂的不堪入耳,几乎把她能搜刮到的词汇都拿了出来。李大军屁都不敢放一个,还是努力地挺着蔫黄瓜讨好大插瓶孙月红。大插瓶只骂的口干舌燥,怒火中烧。到最后,干脆把大屁股挪到李大军的脸上,让李大军用嘴和舌头代替裤档里的“小腿儿”。
  李大军虽然倍感侮辱,为了不破坏大插瓶的雅兴,但还是很卖力的侍奉着大插瓶的那片“水洼地儿”。
  这一回,大插瓶孙月红叫骂声停止了,换来的是“唏嘘!哎呦!哎呦!…………”一连串儿发骚的浪叫。猛的,大插瓶身子像吞了烟油子一样,一阵不由自主的震颤,传遍了她全身每一根神经。紧跟着,一股湿滑粘稠的东西呛得李大军差点儿背过气去。
  舒服过后的大插瓶孙月红,也觉得自己刚才做的有些过分,有点儿不近人情。便一反常态地扮起了温柔,把滑腻肥胖的身子儿,依偎在李大军那并不宽阔的怀里。李大军很少得到过这样的待遇,也顺势把老婆拢得紧紧的。
  过了一小会儿,大插瓶好像想起了点儿什么,冷不丁的一下挣脱了李大军的胳膊,一骨碌翻身儿撑起了身来说:“大军!今儿,我遇见一件怪事儿。大清早,我在村口儿遛弯儿,撞见二拐子李秋生拉着辆破车,从村子外面回来。他低着个头,就像中了邪一样,谁跟他打招呼,他都不吭气,只顾闷着头子往前走。”
  大插瓶一提起李二拐子,李大军就气儿不打一处来!自己是个软柿子,可李二拐子那家伙炕上的把式强大的惊人,老天爷呀!公平都跑哪去了?最然反感,面对大插瓶的强悍,他哪里敢发作?只有随口应付着:“李二拐子,本来就不跟平常人一个样儿,他还有什么好事儿?”

  其实,大插瓶对李二拐子的死活并不关心,她最欣赏李二拐子的地方,还是他炕头儿上的功夫;既然,议论起二拐子来,他那洞房时“九发连珠”的经典,还是不得不提的。李大军最忌讳的,就是老爷们儿那东西的勇猛,惹的他一口气都没吭,闷着个头子睡了。
  日期:2011-11-29 15:32:48
  东村儿村儿口的老槐树下,已经形成了村民们的自发的公共娱乐场所。每当春天变暖和以后,一直到深秋冷风来临之前。只要赶不上刮风下雨的天气,几乎每个晚上,都会自发的聚集一大帮子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甚至是大姑娘和小媳妇儿,也都曾经去热闹过。你一言、他一语,自由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或者倾听别人带来的故事,家长里短,乡间趣事,历史传说,鬼怪妖精……………。说的人,满嘴白沫、绘声绘色;倾听的人,是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儿。

  现在是初秋的天气,虽然大清早天儿有点凉。可是,太阳卖力的工作了一整天,几乎把热量都倾泻到冀南平原这块土地上。到了晚上,气温比夏天也差不了哪儿去,酷热难耐的滋味儿实在是不好受!
  只要是家里没有什么躲不开的事儿赘脚,两口子也不在炕上跟头把式的干那活儿。村儿里的大多数儿老少爷们儿,新老媳妇儿,都会三五成群的来到了村儿口。坐着的,蹲着的,站着的,垫着个化肥袋子枕着胳膊躺着的都有,五花八门儿,千姿百态。
  有老爷们儿的地方,烟袋锅子是少不了的,这是本地老爷们儿的标志性物件儿。在这里,几乎没有一个男人不喜欢凿烟袋锅子的!闲着没事儿,靠着树根儿或墙根儿,蹲在地上眯着眼睛美美地抽上几袋烟。每一个来回,都敲着烟袋锅子山响,这才叫老爷们儿呢!
  今儿晚上,这里的主角儿还没有到场,大家凑到一起,先拉起了闲篇,扯起了咸蛋。老爷们儿的烟袋锅子,一明一暗的闪着火星儿,在这月亮害羞的夜晚特别的显眼。烟气肆意的风光之后,冉冉的升起,与这朦朦胧胧的月色融为了一体。
  一个瘦瘦的、高高的黑影,拎着一个板凳子,一走一摇地来到人群中央。“苏老茂来了!老茂来了!”不知道是谁嚷了一嗓子?大伙也跟的嘟囔开了。不错!来的人正是苏老茂。
  提起他苏老茂,在东村儿可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也可以说是名声在外。苏老茂人长得精神,年轻时就是村里的风云人物。那时的苏老茂,风光着呢!惹得村儿里开放一点的大姑娘、小媳妇儿,都用崇拜的眼光看他,都喜欢和他套近乎。苏老茂不但人长得精神,而且还有文化,是村里为数不多几个文化人儿当中最帅气的一个。村里有那么多的漂亮女人都惦记着他,也就不奇怪了!如今,苏老茂都五十开外了,可那股精神劲儿还在,干干净净的小老头儿,还是派头十足。

  今晚,大伙儿都等待苏老茂的到来,不是欣赏他的精气神儿,而是等着来他说书的。村里的老少,不知道单田芳书说的好的人不在少数,可不知道苏老茂会说书的人几乎是没有!这个大伙儿自发组织起来的书场,就是专门儿为苏老茂施展才华所开设的;就是说,那么多老少自愿凑到一起,也就是冲着苏老茂来的。你想想,有这么多人都是苏老茂的铁杆儿粉丝,他在村子里的人气儿有多高?每个晚上,村头儿的老槐树下,听苏老茂讲个段子,都成了村儿里人晚饭后的必修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