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大变局——战国篇》
第57节

作者: 村人老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3-02-26 20:20:32
  几天后,景监又带着商鞅来见秦孝公了。
  “景监大夫说先生怀有‘伯术’,您为何不肯赐教寡人呢?”秦孝公见到商鞅,立即起身相迎,热情得很。
  “不是臣不肯说,实在是伯者之术与帝王之术大相径庭。”商鞅说道。
  “有何不同?”
  “帝王之道,在于顺应民情。伯者之术,必然悖逆民情!”商鞅提高了声音,说完,他双目紧盯秦孝公。
  果然秦孝公脸色突变,“照先生这么说,霸主是必然逆民心,逆人情了?”

  “琴瑟不调,就得改弦更张,为政也是如此。政令不改,法度不变,治理国家就无从谈起。但是,升斗小民都贪图眼前的安宁,而不顾后世之利,故而可以与他们享受改革成果,但不可与他们谋划事情。当年,管仲改革齐国旧制,百姓们可不是都赞同的,直到后来改革成功,外,诸侯臣服,内,百姓受益,人们才赞扬管仲是天下奇才。”商鞅说道。
  “先生真有管仲那般的才智,寡人怎么会不把国政委托与您呢?”秦孝公神色松弛了下来,拱手道,“请先生谈论您的伯术。”
  商鞅说:“国富才有实力发动战争,强兵才能称霸。要想国富,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要想强兵,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激励战斗。诱之以重赏,则民众知道趋利;胁之以重罚,则民众知道畏惧。赏罚都要令出必行。还有,治理国家必须有专门人才,委任此人行使特权,不能三心二意。”
  秦孝公点头,是这个道理。
  商鞅却起身了,“臣请告辞。”
  这就完了,具体措施还没说呢!秦孝公迷惑了,“先生这是何意?”
  “请国君深思熟虑,三日之后,如果再无改变,臣才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商鞅离开了。

  景监追了出来,“您这是什么意思,国君都愿意听您的了,为何要再等三日?还说让国君深思熟虑?”
  “我是怕秦伯的意向不坚定,再生出变故。不到三天之后,我不敢尽言。”商鞅叹息道。
  第二天,秦孝公再传召,商鞅果然不见。
  第三天,秦孝公又让景监去探口风,商鞅还是不见。
  直到第四天清早,秦孝公派专车来迎,商鞅才入宫进见。
  日期:2023-02-26 20:59:59
  这就叫“吊胃口”,也叫“冷静期”。
  秦孝公的胃口已经被吊足,三天时间,他也想明白了,要雪耻,要夺回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要改变中原诸侯对秦国的鄙视,就必须快速强大秦国,为了这个目的,牺牲“民心”、“人情”也是值得的。所以一见面,秦孝公就迫不及待表态了,“先生最早说了帝王之道,用他们的方法来建功立业,花费时间太长了,寡人等不了。贤明的君主应该在位时就扬名天下,而不是默默无闻地等上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成就伟业。”

  商鞅的眼神中闪烁出光芒,不过他还是重申了伯术的缺点,“还是那句话,要想使国家在短时间内迅速强大起来,方法是有的,但这个方法在德行方面无法与周人相比。”
  秦孝公摆摆手,他已经顾不得关心德行了。
  “秦国所沿用的制度法令,很多都不适宜当下了。”可以合盘托出自己的理论了,商鞅正色道,“要改变现状,必须要变法!”
  接下来,商鞅侃侃而谈,把伯术的实施方法和细节一一道来。
  商鞅的口才没得说,伯术的架构更是精妙。
  秦孝公听得入了迷,听到关键之处,他不自觉地把膝盖挪动到座席前,上身都往前倾了—这就叫倾听。所以说,自荐不是卖弄自己的才能,而是展示老板需要的才能。很多时候,认为老板有眼无珠不识人才,实际上是你展示的才能不是他需要的。
  接下来的几天,商鞅和秦孝公几乎都是这样的状态,一个解说,一个倾听,秦孝公甚至把所有政事全部推掉。
  讲解结束了,秦孝公长舒一口气,他眯起眼睛,任脑海自由地勾画秦国未来。  
  蓦的,他又一声叹息,缓缓睁开了眼睛,若有所思。 
  人都有惯性思维,每当遇到问题时,总想从历史经验中获得答案。秦献公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成效,作为儿子的秦孝公只需要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下去就行了。只是因为孝公本人不懂改革,所以才想到寻觅人才。而商鞅提供的方略与秦献公的改革理念差异太多,有些方面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作为国君,完善、修补乃至更改法令并不奇怪,可要说把祖宗的规制全部推倒,重建另一套秩序,这中间要牵涉到多少人的利益,需要多大的能力,又需要多大的勇气?更何况,这种新秩序是悖逆民情的。
  老天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秦孝公决定召开朝会,请大臣们各抒己见。
  日期:2023-02-26 21:48:16
  秦国朝堂,君臣坐定,商鞅则端坐在客席。
  秦孝公开门见山,“时刻不忘国家,这是身为国君应当奉行的原则。实施变法显示国君的权威,这是为臣者的行动原则。现在,寡人想要通过变法来治理国家,改变礼制来教化百姓。但是,寡人确实很担心,害怕天下的人非议我!”从这话可以听出,秦孝公是倾向于变法的,只不过他担心舆论,或者我们可以认为,他说这话有点堵老世族嘴的意思。
  于是商鞅先表态:“人常言‘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国君无需顾忌天下人怎么议论!要知道,高瞻远瞩者本来就会被世俗所非议,真知灼见者也一定遭到庸人的嘲笑。愚人在事情发生之后还懵懂无知,而智者却能在事情尚未萌芽时见微知著。郭偃曾说过,讲究崇高道德的人,不去附和那些世俗的偏见,成就大事业的人,不去同民众商量。法度是用来爱护百姓的,礼制是为了方便办事的,所以圣人治国,如果能使国家富强,能让百姓得利,就不必去沿用旧的法度,遵循旧的礼制。”

  “你说的不对!”一个苍劲的声音响起,甘龙起身了。他是老世族代表,强烈反对变法,他对着秦孝公施了一礼,然后沉声说道:“臣也听说这样一句话,‘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法而治。’顺应民情实施教化,不费什么辛苦就能成功,根据旧有的法度治理国家,官吏习惯,民众也安心。现在变法,不遵循旧有的法制,天下人岂能不非议国君?希望国君认真考虑这件事。
  秦孝公未置可否。
  商鞅起身反驳,“您所说的,不过是世俗之人的见解。平庸的人遵守旧的习俗,书呆子局限在他们听说过的事情上。所以,只能把这两种人安置在官位上守法,却不能与他们讨论变法的事。夏商周三代礼制不同,却都能称王于天下,五霸的伯术也各不相同,却能先后称雄诸候。所以智者能创制法度,而愚人只能受法度的约束,所以贤者变革礼制,而俗人只能受礼制的束缚。受旧制制约的人,不能够同他商讨国家大事,被旧法限制的人,不能同他讨论变法。国君不要迟疑不定了!”

  秦孝公微微颔首。
  甘龙脸色一黑,不言语了。
  日期:2023-02-26 21:55:54
  这时杜挚站了起来,他和甘龙一样,也是世族代表人物,“臣也听说过一句话: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效法古代法制没有什么过错,遵循旧的礼制不会有偏差。国君应该对这件事慎重思考。”
  如果说甘龙的论点是变法应不应该,那杜挚的论点就是变法值不值的。
  商鞅一扬嘴角,老世族最喜欢拿年代久远的上古圣王来说事,可杜挚这句话也太破绽百出了,“大夫说要效法古制,请问是效法哪一代的古制呢?古代帝王的法度不相互因袭,又有什么礼制可以遵循呢?伏羲、神农实施教化,不施行诛杀;黄帝、大尧、大舜实行诛杀但却不过分;等到了文王、武王时代,他们又各自建立法度,制定礼制。说到底,礼制和法度都要根据时势来制定,要顺应当时的社会。所以臣说:治理国家并不只有一种方式,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非要效法古代。商汤周武不受古法约束,结果称王于天下;夏桀和商纣遵循旧制,却走向灭亡的。可见违反旧法度的人,不一定就应当遭责难;遵循旧的礼制的人,不一定值得肯定。”

  不得不赞,商鞅是真厉害。当初他三次与秦孝公对话,先说帝道,次说王道,最后才说霸道,正是一种心理战,让本就对于帝道王道不感兴趣的秦孝公对之更加厌烦,为最终采纳霸道做足铺垫。如今商鞅又揭示上三代的强盛并非因循守旧,而是因为变革维新,这就解除了秦孝公害怕被人非议的担忧。
  你是要遵循旧制,像夏桀商纣那样任由秦国沉沦,还是变法维新,光大秦国,成就像商汤周武那样的功业?是放手去搏,当一代雄主;还是临阵退缩,甘心成为一名平庸的国君?作出你的选择吧!
  “善!”秦孝公起身拍手称道,“寡人也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穷乡僻壤的人少见多怪,学识浅陋的人喜好诡辩,愚人所讥笑的正是智者感到悲哀的,狂人所欢庆的正是贤者所担忧的。那些拘泥于世俗偏见的言论,寡人再不会因它们而疑惑了!”
  “国君圣明!”商鞅起身就拜。

  甘龙杜挚一脸悻然,却也不得不拜。
  变法的事情就这样确立了下来。
  这一年,公元前359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