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远征---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记述》
第12节

作者: andyty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西方佬是非常不愿意以及也不可能坐视拜占庭帝国的艰难,甚至是崩溃的。让我们把问题简单化:这就是亚历克修斯拿捏住桌子对面的那一排人的根本心里。
  在另外一个方面,皇帝的本钱也在于具体事务上,那就是对十字军的必需的协助。
  首先中世纪的科技还是相当落后的,给养品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比现代军事远征行动的后勤供应,是天壤之别。前面已经看到这个问题反复出现,而作为十字军集结地的拜占庭帝国首都的相关供给显然是至关重要的。此其一。
  另外,以当时的标准来看,如此庞大规模的十字军,要度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没有拜占庭帝国舰船的协助是几乎不可能的。当然你可以说:出于道义责任,皇帝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同西方人讨价还价,这个有点可耻。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如果我们能理解前面所述的,为什么在皇帝心目中可以把拉丁人看成同自己对等的谈判对手,或者倒过来说更合适,把自己看成同对方对等的谈判对手......甚至在级别上还要高出很多......那么我们就能理解,皇帝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一个大筹码,是自然而然的。
  有了至少这两大本钱,皇帝的底气,当然会比这些傻乎乎的西方佬们以为的,要足的多。他当然不可能不去摆弄他的心爱算盘。
  伯爵的军队主力,在几天后终于也抵达了君士坦丁堡--4月27日。

  那么亚历克修斯的算盘,到底有多响呢?

日期:2010-08-05 10:34:07

  算盘的事情先放一放,下面我们来审视另外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勒庞主教爱德海玛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教皇特使,爱德海玛是位老派的主教,骑术不错,而且还能披挂重甲。主教在这次东征中不止一次的展示出过他的军事才能。
  教皇特使,具体的说,就是由教皇选派的一位代表自己来处理某些特定事物的人:比如商谈某些协议,解决某些纠纷,甚至还可以给皇帝加冕......如果教皇自己实在去不了的话。通过选派这样一个代表来协同十字军一起东征这个举措,教皇清晰的发出了一个信号--所有十字军东征所取得的战果,都要体现出教皇名义的存在。
  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确定了。教皇的意思是不是说,十字军应该由教会领导而不是由普通信徒来领导?是不是说,爱德海玛应该成为未来的耶路撒冷的主教?这些问题,都已经无确切的历史资料进行考证,并且爱德海玛中途死于安提阿,所以我们也无法依据他的行为来进行推断。也可能教皇乌耳班仅仅是依循惯例为这次远征派遣一位主教,因为所有的军队里都有神父同行。

  对于前文所述的问题,我们没有具体答案,但是另外一个更大的问题,则反复出现在整个12世纪:十字军到底应该由谁来领导?十字军是否仅仅是由教皇发起的一个运动?那么这种运动是不是仅仅应该进行在教皇设置的界限里?十字军将士们越过了这些界限,又如何?我们会在以后的论述中重新提及这个问题。
  具体对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而言,普通信徒身份的领主们在早期就掌控了军队的领导权,并且将其贯彻到了整个进程中。
  我们都不应该忽略的一个问题是,至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清楚,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主力军团,是由来自于各个地域的几支队伍组成的,这些队伍分别有自己的领袖。但是显然,作为集团军的十字军需要一个令行禁止的最高领袖,任何一支军队不论它是如何构成的,都需要一个能够有效领导的最高统帅,按照我们的说法可以称之为上将军,或者大都督,或者委员长。我们在前面看到,图卢兹的雷蒙德曾经试图要成为这样一个人物,但是被教会拒绝了,因为教皇派出了自己的最高统帅,爱德海玛主教。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这位主教上将军,显然是精神层面的,或者直白些,名义上的,这意味着各路十字军的领袖们基本上会忽略这位精神领袖的存在......尤其在军事行动中。

  这也意味着,第一次东征的十字军,实际上没有一位真正的集团军最高军事统帅,他们的协调行动只能依靠各支队伍的首领开会磋商,开会这个事情是比较麻烦的,古今中外皆如是,当大家都手握重兵,都是实权派人物的时候,这种会议尤其麻烦。
  于是名义上的集团军总司令爱德海玛主教,很容易的就会变成一个协调各方关系的调解人,而非领导人。这正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历程中的实际情况。
  或许应该庆幸的是,穆斯林的状况,也没好多少。

日期:2010-08-05 15:54:35

  数目众多的十字军军队,都是在1096年从各自的领地启程的。
  首支起行的军队,是由沃曼多伊丝的修伯爵率领的,他是法国国王的兄弟。他在出发的时候给亚历克修斯皇帝发去了一封措辞傲慢的信件,在信中他向对方宣示了自己的起行,并要求得到与其身份相符的接待。修的军队穿越了意大利,并且在卢卡接受了由教皇亲自授予的圣彼得旗,他在九月推进到巴里,并从那里开始横渡亚得里亚海。结果他的军队被一场风暴摧毁了一大半,但是修活了下来,并且被亚历克修斯皇帝的侄子约翰救了起来,约翰向这些幸存者提供了食物和衣物,然后派遣守卫将他们送到了君士坦丁堡。

  这个也许可以说明,做人还是应该低调些。
  弗兰德斯的罗伯特伯爵也参加了十字军东征,这个人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就提过,他就是亚历克修斯皇帝的那封求援信的收信人。和他同行的还有诺曼底的罗伯特公爵,这位公爵的身份也很显赫--他是征服者威廉姆的众子中的一位,同时也是罗伯特伯爵的表哥。
  另外还有布洛瓦的史蒂芬伯爵也在这支队伍中,这个人是征服者威廉姆的女婿,也就是说,他和罗伯特公爵是大舅子和妹夫的关系。在这支队伍里,我们看到了一连串耀目的名头,这个并不奇怪,因为教皇在克勒蒙之后所发出的第一批信件里,就有一封是写给这些弗兰芒人的,所以这些贵族中的贵族的举动,是对这个殷切呼吁的自然反应。

  弗兰德斯的罗伯特伯爵是那些主要出于对信仰的虔诚,而参加十字军东征的贵族们的一个很好的范例。而诺曼底的罗伯特公爵则向英格兰的威廉姆二世抵押了他的诺曼底,来资助自己的远征。
  这支军队主要由弗兰德人组成,因为那些诺曼人领主们不太看重他们的公爵,所以没有跟随同行。
  这些克莱芒人从罗马进发到蒙特卡西奴,然后参观了圣本尼迪克特修道院,接着进入了巴里。罗伯特公爵和史蒂芬决定等到开春再继续进发,因为在冬季横渡亚得里亚海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弗兰德斯的罗伯特伯爵则坚持继续行军,并且他确实平安渡海。
  罗伯特公爵和史蒂芬按原来的计划在次年的4月5日带着部队上了船,但是有一只大型舰船在岸上士兵的众目睽睽,目瞪口呆之中,竟然沉没了,船上大约有四百人,还有战马,补给,金钱,都跟着一起沉了下去......这个就是大概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于是队伍里有一大批的朝圣者就此打道回府,也许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不祥之兆。
  剩下的人平安渡过亚得里亚海,并一路行进到了拜占庭境内,他们避免了和帝国军队的任何冲突,并于1097年5月14日抵达君士坦丁堡。

  至此为止,真正意义上的东征十字军在君士坦丁堡完成了军事集结。他们中间有些人在前一个冬天就在这里一直等待,所以非常急着要开始他们的远征。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及过的,拉丁人和希腊人的关系,开始变得尴尬。
  也许我们应该认为,当西方的拉丁人军团大批的,忽然出现在东方希腊人的首都的时候........暂且不论他们实际上是被亚历克休斯自己召唤来的,当此前东西方之间原本处于相互隔离甚至对立中的时候,这种尴尬,或许是必然要发生的。

日期:2010-08-07 10:45:1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