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一8我知道的tb化妆品内幕》
第6节作者:
白面饼干 先说不带包装的。批号新,没有磨损的肯定人见人爱,但就是贵。最常见的ANR,日期差2年的话,拿货的差价就是零售的利润了。JMS肯定宁愿买新的,但tb上挂就不一样了。一个写08年批号,另一个写2010年过期,第二个完全敢挂第一个的成本价,但是买家感觉不出这两种的差别的。所以这种东西看起来光鲜,其实东西实质是一样的,价格一高,就不讨人爱了。
只有大卖家才有能力吃量,通过量把价格压到可接受的范围。那种几十个几十个拿的,根本没机会拿到好价格。
其次就是都有些瑕疵的。最常见的就是批号不好,比如06年上半年以前的。这类东西彩妆居多,因为保质期一般是5年。所以05年产的也是挂2010年过期。这种隔了2-3年的东西其实深得卖家喜欢的。新货看起来好,其实鱼龙混杂,就算资深卖家都要冒风险的。陈货就不同,
价格好,渠道清晰,以前拿过无数次,所以是最稳妥最保险的生意。
除了批号外,前面说的半成品瑕疵就更多。比如没有打批号,色号印错,管子压歪,标贴进关的时候被撕烂什么的。这种拿货的时候就要问问清楚了。这种东西卖出去是个买家都会怀疑的,所以进货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品质没有问题,才敢承诺假一罚十什么的。
看完产品后就要看附件了。一个是包装,其次是说明。一般有盒跟无盒的进价差都在10元以上的。对于20元以内的小样,其实是宁愿不要包装的,不然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但像AS家的,有盒子就更好卖。不过最怕的就是有不懂行的人想靠包装来赚利润。批号只印在外包装
上那种,黄牛就把包装拿掉卖,把05年的骗说是07年的。第二种是把本来有包装的拆开,把拆下来的包装去包本来有瑕疵的产品试图掩盖。所以卖家既要眼光锋利,也要渠道够硬才不会上这种当。
上面这些因素一搅和,光看样品就很难区分出产品的好坏了。注意这里说的好坏,都是说真品的好坏。不管是做了多久的卖家,光给一个样品的话,是没办法辨别出好坏的,这个时候渠道的威力就发挥出来了。混久了的老卖家拿东西不是先看东西,都是先看问谁拿,从哪里
来的。小卖家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了,只有慢慢混渠道。
很多刚入行的以为渠道和关系可以靠跑量跑出来的。以为一批货自己可以全要的话,价格就能压低。其实上家听你全要,反而不发了。第一是考虑到安全,另外不能打破渠道的平衡。
比如一批货以前发给老下家A是50,第二批来的时候如果B出55全包,上家不会全给B的。不然A肯定不爽,下次上家要找A帮忙带走价格不好的货就没人帮忙了。所以遇上这个情况,一般上家会给A说有人出55,然后A会把价格抬到52,拿30%。剩下的70%上家还是55出给B。
这样上家没有损失多少,A也很爽。因为B的成本是55,肯定会给A抬轿子的。
日期:2008-4-6 1:10:28
做生意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老的渠道很重要,但新渠道也要去打的。这种情况就要比眼光了。在这个圈子里能混成怎样,只要看怎么打新就知道。比如某人tb上跟卖家说有某某精华,量大概多少,价格大概多少,批号怎样,问要不要,这个时候就考验怎么操作了。一般来说价格可以的话,会让对方发一个样品来
拿到样品后两点很重要,一是验货,而是问话。
先说验货吧。卖家看样品不是照着ty上的打假贴看的。首先当然看产品内容。很多JM以为看包装就能断真假,那如果遇上拿正品包装装假货卖怎么办?另外同种小样BA家里都可以找出好多种不同印刷的出来。所以老卖家都是直接看内容的。如果是自己常做的,真假一用就知道。如果没怎么做,就会发给同行帮忙看看。所以很多男卖家自己不用,遇上问题只有要找女同行帮忙。当然好多帮着帮着就做成一家了。
验完货后,就是惊险的问话了。打新最重要的是把渠道问清楚,心里有底才敢做。怎么问,问到什么程度是非常看技巧的。上家既要想办法说服你拿货,刚开始也不敢暴露太多自己的底细。进货的既要问明白渠道,还不能把对方逼得太狠,不然生意做不成就没意思。一般问
来源渠道,这种对方会大致说一下,然后就要靠以往的经验来考验对方了。然后会根据验货的情况把疑问指出来,看对方怎么回答,又没有骗人。这些就是拼技巧拼实力的地方。
不管怎么问怎么验,最后总归有个结论,拿还是不拿?不同实力的买
家承受风险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实际操作的时候变数可能更多,比如有的上家是没有先给样品,直接把货搬来当场要问你结。这种验货的时间就很短,如果不及时做决定,对方肯定不爽,发给别人后面也没得做了。
JMS都见过商场门口问你要不要化妆品的吧,那种人就是黄牛。这种黄牛平时吃BA小样,跟BA飞单,遇上零买的顺便推销下假货也有。其实他们的主营是批发。他们拿到货,会给某些tb卖家电话,然后约到一个停车场。然后拿一个纸袋出来,里面就是样品。当场就问你要还
是不要。要的话提款机直接取钱,货在车里。这种事情没有点胆识的买家根本不敢做的。上海的黄牛现在一般不这样做了,都有渠道了。上海周边的很多黄牛都约好人包车到上海来这样找下家的。
tb卖家第一手的进货进货就8g这些吧,后面有时间的再说说卖家之间的调货和散批。
日期:2008-4-6 22:10:04
苏州货比较敏感,要说的话又要真货家伙来~~
不过质疑国内没有EL,CD,CQ厂的JM可以仔细看看这个。
我分析空瓶子不是人家故意要拿的,是从仓库里面搬,搬回来打开看才知道空瓶,肯定悔死了。
另外原料如果也这样流出来,接下来大家留意下看tb上是不是要开始卖黄油的分装了。
其实分装也不是好多卖家想卖,很多时候是被客户逼急了,说别家也有,你怎么没有。不得已只有去问同行要点来零卖
日期:2008-4-8 18:52:54
回来发现都4页了。接下来说说卖家之间关系和散批吧。
前面说了进货渠道,tb上的大致体系跟实体其实差不多的。有货源有关系的操作起来是最轻松的,不用打理零售,风险呢有,不过做了这么多年都有承受能力了。像heijoy家这样的做起来最累,零售批发两头都要照顾,利润也就是劳动所得,肯定没法跟靠关系走路子的比。剩下的就是兼职做tb,有小白领也有BA这样。这种铺子也就是赚个零花钱。
h家和流云家算个典型,这样的店做得比较久,渠道比较稳妥,产品有保障也有老客户群。但就算人缘再好,精力和资金都是有限的,没有谁能把所有渠道和产品都做全。看h家也就是CD, EL,HR什么的做得比较多,像兰蔻就没多少。但零售牌子和品种是不能不做齐的。所以这些大的店家之间都会互相调货。
调货也要看技巧了。双方关系好的话,也就是加个一两块的就出。不过有的卖家就是不上路。比如A家想问B家调ANR,刚开始关系挺好的时候都是50个左右的调。后来A家发现一次调50个太压资金,后来就卖出去了再10来个的调。B家刚开始不会说什么,后来肯定不爽了。因为B家问上家拿肯定不能一次一点点的要,都是拿现金压着的。像A这样缺一点要一点的话,就是拿B家的资金给A家赚钱。所以B家后面肯定不愿这样做的,A家再要的时候,B家会借口说却货不给A家发。
可能TX会问怎么B家不加点价格。圈内价格是很敏感的,因为渠道做好了后,价格一般不会怎么动,所以加价的话不好直说。另外价格上去后,A可能就再也不拿了,因为这个价格去别家A也能拿,这样就把以后想跟A做生意的路断了。
A家调不来货后,警觉点的可能知道对方不高兴,下次就多拿点,或者分点自己的好东西给对方。做零售的话,现货有时候比价格更重要的。价格这些店家都有数,但是没有渠道的就是拿不到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