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近代中国的革命之路》
第6节作者:
沙梨熊 张拿不到补给,心里也慌了,逻辑思维出现误判,认为一开始就是圈套,南京是要双向削藩,于是也开始跟延安接近,果不其然他的脉动又被那个阴狠雄猜,连太祖都顾及三分的某公掌握,顺着他的思路,因势利导,拍胸脯保证只要过来,大伙拥他做西北王。张收了空头支票,双十二就到了。领袖为什么终身不原谅小张,蒋对张,明托兄弟之盟,实则情逾父子,一直以来都拿他当嫡系中的嫡系培养重用,结果来了这么一出,换谁都伤心。
这一通事情过去,陕甘空间腾出来,陇胡入主,再次部署又得花点功夫。陕北的态势自然更有利,但还没完全解套,时局倒是更加明朗,晋阎,冀宋,包括新盛,鲁韩,全都或明或暗的开始联赤,有和当今渝州牧的老爸牺隙盟会的,有把叛徒内奸工贼们从感化院里放出来保外就医的等等,对外都号称联赤抗日,应对日满威胁,实际上防蒋才是真的。两广也在联络,也说要抗倭,目的其实也是对着南京去的。局势就往北联,南联两头,用反日民粹大旗对抗南京的正统归一大旗的方向发展。
南京也不是傻子,任由地方诸侯用爱国大棒来消遣打压自己。国府也召开有各派参加的协商会议,抗日自然是主轴。为了照顾各派情绪,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搁置。新的说法,抗日须有准备,如何准备,国防线的问题就势提出,迁都,西部开发,一揽子计划,目标就是围绕民族历史命脉,西安,洛阳进行国防准备。抗日嘛,中央军自然责无旁贷,一部主长安,一部主洛阳,戴德国盔的教导队乘势入三晋,呼应胡汤,北方各路诸侯一听,心里明白,这个该死的花生米,要下血本玩我们了。不行,俺们要反制,大联唱,把抗日的调门再拔高八度,赶快把狼招来,大伙才真的得救。
长安蒙尘,多少滋味在心头
下期预告 重庆 重庆
日期:2009-09-17 17:57:58
没有什么可不可惜的,宋是一个布局者,照他的计划走,到了北平,梁的议长,赵的元首,他的总理,三股新势力打造新国家,那袁世凯到时如何,又在未定之天,宋时代来了,又往那走。
法式道路也有许多分身,例如前面提到过,同样受法兰西大革命影响,成长起来的各位,西传三看见的议会宪政,戴纯三看见的是拿破仑强人政治,赤联三看见的是不断革命的巴黎公社,汪纯三看见的是温和的工联主义,除了大炮嫡系胡连三之外,全是对法国革命后续问题的各自解读。相对来说还是大炮好些,一开始就是美式,无非自私一点,想做中国的圆球,父子隔代连庄而已。
日期:2009-09-18 22:17:23
昨天说到南京方面的难题。今天来看东京的困局。其实都是出来混的,谁都不比谁好过多少。东京方面,到底想要什么。无非两条,需要满洲的土地来缓解日本的人口压力,中国的资源和市场来支撑日本的工商业。明治以来所有的问题都围绕着两点而来。在这一点上,日本朝野各派没有异议。关键是如何达成目标,这就有两种意见。
稳健一些的,也就是长期主持政府的当局者,看重实质结果,不管是代理人制或是别的什么手段,只要在华特殊利益能有保证,别的名份上,道义上的等等都不重要。而激进的在野派就不同了,他们认为要从名份到实质完全的拥有,才是完满的结果。落实到路线方针上,稳健派不用多说,在朝嘛,政策就一直按既定方针走,切实的利益才是一切,扶清,扶段,扶张代理人制政策的延续性相当明确。而激进派不同,先后分两个阶段。
清末到讨袁,是理想主义阶段。他们想通过扶南北伐,在帮自己的南方盟友实现中国本部统一之后,朋友能把满洲作为花红让给日本。这套认为占领满洲不等同于触犯中国核心民族利益,是可以被汉族当局接受的想法。并不是无根之木,而是有理论支撑的,作为中国文化通,他们知道汉族中国的历史底线在哪里(北线核心区从关西长安三辅,到三晋的太原大同,然后至河南的汴洛开封,最后入山东的青齐,即沿黄河一线,南线核心区是沿江的荆益扬三州,诸如成都,重庆,武昌,南京一溜名城大邑。江河之间,依托两淮是战略命脉,而岭南粤桂是后备救生筏,至于华北作用等同于甘凉,北平和银川地位都相当于双向战术箭头,汉强时,是边境桥头堡,汉弱时,则是胡人入中原的跳板。再远一些,满洲等同于西康,移民拓殖点而已,更是等而次之)。
这套理论不是黑龙会一厢情愿的想法,并且也是当年同盟会友人的主流共识,因为双方思维方式趋同,让渡满洲的心理障碍不大,自然可以合作无间。历史也确实给过日本一次既正大光明的得到满洲,又不和汉族中国结怨的机会。辛亥,南北和局的最后关头,悟空还是想北伐,老黄也想完成武统。缺钱,日本朝野稳激二派合流,日本愿意出钱出枪出人帮助北伐,孙黄同意成功之后把满洲让给日本。当时成了也就成了,但最后事情坏在经办人手里,前文说过宋系的大布局是弃孙挺袁,尽速共和,日本要真帮孙完成覆清大业,坐稳江山,宋怎么办。碰巧黄兴让宋作外交统筹,去操持满洲让与的暗盘计划。宋于是把这事给淹了,后来历史发展,就往日本的死对头袁世凯有利的方向去了,日版路易斯安娜计划随风而逝。
之后潮起潮落,黑龙会诸君还是希望按老计划先挺南攻北,再满洲让与。但到了五四,世风一变,老朋友变了。在南方来讲,举起高高的反帝大旗,是为了对抗北洋政府的正统性,无可厚非。但历史的机缘决定了当时反帝首当其冲被反的就是日本。这些汉族人民的老朋友受不了了,这些年,偶们也算尽力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会长内田良平委屈的大骂,汉族是个背信弃义的民族。其实在小熊来看,谁都不怪,只怪这拨日本激进派在自己国内也不主政,不能倾日本国力帮大炮实现北进统一,你不能帮人家实现梦想,人家只能靠反帝来拉动国内基本民粹力量,借以造势上位了。利用价值不够的朋友,分手是必然的。
继续说这拨人,还是激进,但思想上从纯爱系的天真汉,开始往孤愤型的FQ方向转变。在他们眼里,国内的务实派政府依旧是软脚蟹,和华北各军阀沆瀣一气,不管日本的国民利益,而南方的汉族朋友,不顾二十年的战友情谊,背我而去,实在可恨。算了,谁都不靠,靠自己,只有武力和对民族的使命感才是永恒。其中出了一位理论大牛,北一辉,原来也是黑龙,同盟,一脚双跨的好青年,宋教仁的秘书。五四之后,痛敢于昔日有刎颈之交的南方汉族同志的反日态度,转而去著书立说。他的最大建树,并不在军国理论上,因为这套理念早已有之,他的贡献在于和导师,元首一样能拨动人内心最敏感的那根心弦。苏俄起势时,全莫斯科都在挨饿,于是导师说,跟我走,面包会有的。纳粹起势时,全德工人大半失业,于是元首说,跟我走,有工作。北一辉也是如此,他理论文宣最核心的奥义在于提出了藉由海外扩张带来次男的春天。日军基层都来自农村,对没有家族继承权的老二老三们来说,这个理论对他们来说太诱惑了,之后再由他们带动起整个军队以至于国家舆论的狂热,激进派跟着水涨船高。
激进派新对华政策的核心,就是不管东京高层务实派,底下人先干起来再说。他们都是街头出身,搞这套也不奇怪。而高层面对压力,日子也很困难。918爆了,激进派妄动的结果就是带动中国的又一次反日高丨潮丨。两国FQ跳起了华丽的双人舞,最高兴的莫过于国际赤运份子和那些别有用心的诸侯们。东京的稳健派为了控制局面,只能发动128。为何稳健派会表现的比激进派更激呢?这是种政治反制手腕,一是为了争夺国内舆论主导权,只有比FQ更H,才能拉住被舆论鼓动,**上脑的国民们。二是以战促和。东京在上海制造摩擦,可以引起国际关注,既模糊了满洲事变的焦点,又可尽快通过列强出面,重和南京进行两国间的谈判,把整个对华政策,重新带回到稳健派的框架中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