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那点事-从500强人事主管到全职太太的华丽转身》
第4节

作者: 及看花落后
收藏本书TXT下载
  Amanda以前在一个伪美资企业做了两年的人事。之所以说是伪美资,是因为她以前那个公司是一个中国人在美国注册的。公司里面没一个外国人。

  她经常会有意无意的差遣我做事。因为在部门中,Alice和主管她是不敢得罪的。那么,可以踩下的,就只有我这样新人了。Alice,总是对我说,你和她是平级的,没必要去听她的。我总是笑笑,没说什么。
  在这个公司的三年中,我始终是谦逊的,礼貌的。无论是对于任何人,保安,清洁工,一线的操作员工,我都热情友善的对待他们。
  而对于部门经理,我也没有说很谄媚。也只是很礼貌的。
  所以大家对我的印象都很好。以至于到年底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时候,有员工甚至特意在对人力资源部的打分中提及我。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我职业生涯中最好的朋友Trancy.

  一个瑞士留学回来的海归。
  之所以说好,是因为,这几年,无论我换了公司,还是离开了那个城市。我们始终保持着友谊。我们见证了,彼此的婚姻。我也看着她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即使如今,我已经离开那个城市,她更是已经在去年移民加拿大。
  我们仍然通过电邮,电话联系着。
  也许由于我对朋友的选择和考验都比较苛刻。所以,我并不是朋友很多的人,但是我的朋友起码都是与我认识三年以上的人。

  她是我们的总经理执行助理,请注意不是总经理秘书的职位,而是执行助理。按照公司组织架构,这个职位是和部门经理平级的。
  这也就是所谓的大秘。
  起初和她走的近很偶然,因为每天中午我们部门几个人都会和她一起吃饭。但是Alice她们嫌挤,每次都要拖要12点半,人少的时候去。我和Trany经不起饿,渐渐的就只有我们两个人就一起吃了。
  那段时间,她买了房子正在装修,可巧我也买了房子在装修。所以有了很多的共同的话题。
  随着时间和了解的加深,我发现她真的是一个十分难得的人,她爱憎分明。这点,我承认从来没有做到过。我的爱恨,都是那么模糊。也许我很少真正的去恨,或者爱一个人。
  如果,不是那天发生的那件事情。也许,我们永远只能是同事而不是朋友。
  那天,Amanda叫我帮她通知一个人来面试。我打电话通知到了。后来那个人临时不来了,打电话来公司告知。
  我们公司的电话打出去显示的都是总机的号码。候选人回拨的时候也是回给总机,总机听说是招聘方面的事情就转给了Amanda。不知道什么缘故,Amanda忘记这回事,结果那天面试,那个部门经理白等了。就投诉到我们主管那里。
  Amanda居然和主管说是因为我没通知到。当时我也不知道里面的缘由。只想着这个黑锅我是背定了。
  那天,我委屈的在洗手间哭了。吃饭的时候,Trancy觉察到我的异样,就问我,我告诉了她。
  她听了告诉我说,没什么好哭的,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记住,在公司里,眼泪是没价值的。
  她让我打电话再去问那个候选人,她也去问了前台,证实当天确实有这么个人打过电话给Amanda,然后找到了Alice.

  Alice也看不惯Amanda老是差遣我,她就去主管说了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主管把Amanda叫进了办公室,谈了很久。她出来的时候,满脸沮丧。自那以后,她也没有差遣过我。
  后来,主管对她也是比较冷淡的,记得有次她在说,外面的其他的公司的工资,福利怎么怎么好的时候,主管淡淡的回了句:外面的机会的确很多,如果你有什么新的发展的时候,我也很替你高兴。
  我离开公司的时候,Alice已经高级专员,而Amanda依旧是助理,等我做到人事主管的时候,她依旧是助理。

日期:2010-01-10 23:31:41

  记得曾经有人问我:是不是可以信任同事?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正如同上面有位TX问我,他(她)要去考研,我有无建议。
  然,我不是她,我不了解她的同事,我不知道她公司的情况,所以,我不能给出任何的建议。
  想说下同事之间的关系。
  同事,是你每天必须面对8小时以上的人。
  而,一个公司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同事。

  热情的,八卦的,自私的,势利的。
  你如果得罪了一些同事的话,你会发现你的日子将会很难过。
  多数时候,部门里同事之间是有自己的小圈子的。
  你融入了一个圈子,也许也意味着也被另一个圈子排斥和拒绝。
  你总不能挂上牌子说,我是中立的吧。

  而有时候站错队伍,是很严重的,严重到也许你都无法翻身。
  有人说,我与某某同事很好,我们一起逛街,一起吃饭,一起分享秘密,情同姐妹,痛骂老板,抱怨公司。
  是的,也许在某一个时刻,你们的确如此。
  但是某天,在利益或者职位的抉择面前?你觉得你自己,或者她会承让吗?
  又或许,有天,你成为了她的上司,或者她成为你了上司,你会觉得一个知道自己那么多秘密的人是安全的吗?而落败的人,又如何承受心理和地位所带来的落差。
  我想说,如果可以,请不要在你的同事面前,谈起三件事情。
  第一,不要谈及自己的隐私。

  第二,不要谈及自己的上司或者老板
  第三,不要抱怨公司的种种不是
  因为,你并不知道你说出的这些话,会不会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速度和版本都会出乎你的意料。
  不要让自己成为各种流言和小道消息的制造和传播者,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同事。
  其实确切的说,作为HR或者公司来说,我们有足够的渠道可以知道公司里的一些情况。谁说了什么?谁又做了什么?而告诉我们的,也许正是对你信誓旦旦为你保密的人。

  所以,在公司里,如果可能,尽量去显示你在工作上的能力而不是其他方面的能力。
  对于领导而言,一个有能力又不多事的下属,才是更值得去欣赏的。
  信任,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只有历经时间和考验的人才是值得我们去信任的。无关,他是同事或者其他身份的人。

日期:2010-01-13 13:13:02

  在一家公司工作的第一年,我组织了一次旅游和年会。
  先说旅游吧,公司的福利相当到,每年都有一次大旅游(全体员工都参加的)去的地方比较远,另外每半年部门还会以开会的名义出去旅游一次,去的地方比较近。
  首先是选择旅游的地点。其实地点都是人事部是事先在预算的范围选择好的几个地方,然后组织开会,由各部门员工代表讨论决定。
  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要去哪里玩这个问题,基本上众口难调的。
  有的地方有人去过,有人没去过,大家都希望去自己没去过的地方玩。
  在这个方法上,我一直受用。

  因为,当员工代表投票决定后,我们就好说了。如果有员工来问,为什么要去那里?我们就可以说,这不是人力资源部的决定,是员工代表一致同意的。
  有时候,代表效应是很好的堵住很多人口方法。政府都是用这招不是吗? 其实你知道哪些代表是哪里来的?当时不会真的代表员工利益的。
  后来这招我屡试。
  决定去哪里后,就是选择旅行社,照理说,应该是要询价,报价的。
  可我在公司三年,基本上每年选择的旅行社都是那一家。
  不是因为他服务好,不是因为他价格低,唯一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家旅行社的经理是我们部门经理的太太。

  结果,就是到后来,付钱的没有主动权,很多时候还要去迁就旅行社。
  算笔帐公司400个人,每次旅游的预算在2000/人,她的旅行社,光我们一个公司的生意,一年的开销估计就不愁了.
  不要以为这个很厉害,这个比起我后来见识到利用公司捞钱的手段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