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那点事-从500强人事主管到全职太太的华丽转身》
第3节

作者: 及看花落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实不然。很多时候,你的直接主管,确切点说,你的部门经理才是真正决定你加薪升职命运的人。

  打个比方,人事只是分给每个部门一个蛋糕。切给每个人是大块还是小块,给你吃奶油还是下面的糕,都是由部门经理决定的。
  而且,一个强势的部门经理和弱势的部门经理,他能为员工争取到利益也是完全不同的。
  名单反馈到人力资源部后,主管发现,有个部门经理给本部门员工加薪的时候,一些人加的比例很大,一些人加的很少很少。两级分化得非常严重。就请她过来讨论下。结果,她来了。
  双方讨论的不是很愉快。结果惊人的一幕发生了,她一拍桌子对着我们主管说:我为什么要和你沟通?我是经理,你只是个主管。我们不是一个级别的,我去找你们XXX(我们部门经理)说好了。
  当时我们主管尴尬无比。

  这件事情最后自然还是不了了之。
  Alice告诉我,每年拿到部门加薪的名单,就知道这个部门的谁是经理的爱将了。那些和经理关系好的人,绝对是既得利益的受益者。有一个和部门经理关系恶劣的人,居然有一年他的经理给他加了1%。简直是侮辱。

日期:2010-01-06 13:29:53

  接下来,我想讲一个人,我们不熟悉,但是他却是那个公司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之一。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只要你敢,只要你付得出。
  最初的最初,他只是一个司机。叫他小林吧。大家都是知道,一般公司达到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级别的话,都是配有专职的司机的。
  当初小林到这个公司是由当时的总经理司机小吴介绍的。
  由此可见,他们的关系还是很好的。

  总经理的司机还是司机班的领导,可以管手下的好几个司机。
  当时的总经理是个德国人。副总是一个德籍华人。
  就这样小吴给外国人开车,小林给副总开车。
  两者相处融洽,相安无事。
  在给副总开车的那段时间,小林也花了心思,花了精力。总之副总对他的印象很好。

  在这点上,我比较欣赏外国人。对于他们来说,司机就是开车的,不具备其他任何的意义。而对华人和中国人来说。司机角色也有很多的延伸的意义。
  参考一些民营或者其他企业,某些司机和老板的关系,的确不一般。
  后来,外国总经理走了。副总扶正了。
  原先副总的司机成了总经理的司机。
  原先总经理被发配到了仓库去做了个保管员。
  做保管员拿微薄的死工资和做司机的好处自然不是可以同日而语的。

  按照小吴的想法,他怎么也算是小林的恩人,绝对没想到一下子就这样了。
  据说,当时二人还发生了冲突,甚至都动了手。
  从此两人情谊断绝,我后来也有观察,即使在同一个公司,他们对面而过也是视若无睹的,而且从不讲话。
  这就是给人一碗饭,自己么饭吃的典型。
  就这样,小林从副总司机成了老总司机,兼司机领班。

  但是这个,只是他在这个公司传奇的开始。
  后来,司机班被并入行政部,他和我们有同一个领导,就是我们的部门经理。
  不得不说,他的交际能力确实很好。无论是老板,老板的家人,我们经理还是其他部门经理,只要需要到他的地方,他都是跑前跑后,劳心劳力。
  平时,开车,派车帮他们办事。
  周末陪打麻将,陪出游。

  经理们老婆去海宁买皮革,子女去外地上学,需要用车的时候。他都是那么热情。
  一年以后,在我们经理的大力推动和老板的默许下。他有管理了保洁和绿化这两块。公司每年的绿化保洁,最小也有几十万。这里面的关节,就不需要多说了。
  等到我离开这个公司的时候,他的职务已经是公司后勤服务经理。据说这是为他特设的一个职位。
  我不想说,他是好或者不好,我相信你他得到那一切,必然也有他付出的一切。
  有时候在公司也好,在其他地方也好,做一个善良的人,不仅不容易而且很危险。

  而今天的我,也早已失去评判他人的资格,因为以后我,比起他,实在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这是后话了。

日期:2010-01-07 17:04:33

  穿插一下,关于薪资的一些解释。
  目前国内多数外资企业都是购买美世或者翰威特的薪资报告书。
  大的外企企业的人力资源者都是知道这两家公司的。
  基本上这两家公司垄断了国内知名跨国企业的薪资调查。
  当然,他们的价格也是相当不菲的。
  报告书很厚,基本上我都不会仔细看完所有。一般都是看本城市,和上海的一些资料。
  每年,咨询公司都会到各个城市开调研会。各个公司都会提供自己的填写的关于本企业薪资福利情况的调查表。

  然后,过了一段时间,薪资咨询公司会给到购买企业薪资报告。
  里面囊括全国一线,二三线城市,不同行业的公司,不同职位级别的薪资信息。(无具体的公司)
  企业还可以通过他们给到的密码登陆他们公司的系统库。
  所以说,在招聘和加薪的时候都会用到这些。
  比如招聘的时候,根据招聘职位的描述,会参考薪资报告,出具到一个预算,为该职位全年所要支付的人力资本是多少。(包括薪资,缴纳的社会保险,还有公司所需要支付的其他额外福利,比如商业保险等)

  然后出具招聘职位的预算薪资区间。最低值为多少,高位值是多少。
  根据录用者的工作年限能力,从业背景,原先的工资,在这个区间内调整。
  所以有人一直要说为什么出去面试的时候,人事说录用我,却把我的要求的薪水砍价。其实不是的,那是可能你提出的薪水,已经超出这个职位的最高值,但是公司确实又觉得你的条件和这个职位实在很匹配才会如此。当然,某些小气的公司除外。起码我知道有些恶心公司无论招任何职位,无论别人提多少都是要砍价,这就不在我说此类情况之列了。

  有人说,会不会有人提出的薪水低于低位值呢,几乎不会有。
  按照我的工作过的那些公司来看,基本还是会给到那个低位值的。如果真的录用的话。
  同样的,加薪的时候,也是根据你在公司的职位,和你的表现,当然还有领导的爱憎,在这个区间调整。
  比如说,在一个公司,一个主管的薪资的高位值是8000,那么再怎么调整都不会超过这个数字,如果要高于这个数字,那么证明相应的,你需要升职了。因为超过8000,可能已经是这个公司经理职位的低位值了。
  如果有人说,我进去的时候已经是7500了怎么办。那么调整的时候,可能你所能得到的比例就很小了。

  还有一点就是,招聘选择候选人的时候,考虑最多的,最有决定因素的不是你的能力有多强,而是你与这个职位的匹配程度是多少。而且我们还要考虑,这个人的性格,和他的上司和同事相处,是不是可以合适。
  比如,一个曾经做过经理的人来应聘一个工程师的职位。当然,我们相信他的能力应该是没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必要,如果不是市场上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人,考虑到多种因素,我们却是不会要这样的人的。
  一般而言,升职的话调整的幅度在25-30%左右,基本不会超过40-50%.
  除非,你调整后的职位的职责扩展了很多,或者从一个小的部门,调整到大部门。

日期:2010-01-08 12:39:29

  所谓同事,就是每天要与你相对8小时的人。
  我在第一家公司的就这么慢慢的过着。
  在部门的四个人中,Alice的资历是最老的。主管对她相当的礼让,因为她和经理的关系很好。周末还一起打打球什么的。
  我们三个人都是新招来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