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功臣》
第59节

作者: 振古如兹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1-06-07 19:33:03
  58 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废立之争比较(1)
  =
  开国之君的威信一般都很高,刘邦这样来自社会底层的就更高。废立太子,在君主政治范畴内、在逻辑上,不过就是自己打下了江山自己决定传给谁,是自己处分自己的东西,无可非议。但刘邦却遭到了功臣集团的群体抵制和社会舆论的公开反对,直接的原因自然是其威信遭到了非同寻常的严重损害。但就根本而言,又意味着西汉功臣集团和西汉社会舆论并不认为刘邦是自己处分自己的东西,并不认为西汉这个江山是刘邦个人的。

  废立之争的比较,就是看皇帝意志和嫡长子继承制发生矛盾的时候,是皇帝个人说了算,还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制度说了算。
  在中国古代,这个问题也不可一概而论,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漫长过程,又是和君主政治的中国特色联系在一起的大问题。大略分为三个阶段:西周至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满清。
  这一小节讨论第一阶段。
  —古代中国的传统的天下、国、家的权力从一开始就都是有限权力。

  严格而论继承,始于西周。在此之前,即夏商两个古王朝,政治权力更迭的基本样式不是继承而是选举,只是候选人产生的范围有变化,大致是这样一个变化过程:某一氏族→某一部族→某一区域部族联盟→“天下”部族联盟、即黄河中下游所有部族的联盟。所谓家天下的家,是以氏族或部族为基本单元的“大家”而不是后世以编户齐民为基本单元的“小家”。研究先秦史的徐喜辰先生在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中有明确阐述,恕不展开。

  周公姬旦提出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是对继承权力的限制。限制对象就是包括周天子在内的各级贵族君主,主要的限制措施就是对继承人如何产生做出了明确规定,天子、诸侯、所有贵族君主都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都不许随意选择继承人。春秋所谓礼崩乐坏,政治层面主要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的执行情况越来越不好,有君主废嫡立宠,更有庶子挑战嫡长子。所谓天子式微,主要就是周天子越来越没有力量维护嫡长子继承制。春秋五霸的作用,主要就是帮助周天子维护嫡长子继承制。所以,管仲君臣第一次大会诸侯订立盟约,第一条就是“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孟子·告子下》)。就是从两个方面重申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对古代政治的影响,可能比后世想象的要大。

  —秦始皇嬴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君主专制的秦皇朝,但在潜意识中并没有摆脱封建的嫡长子继承制的制约。
  嬴政并没有尝试挑战嫡长子继承制,甚至可能就没有想到过嫡长子继承制可以挑战。他不大喜欢长子扶苏、父子之间有点理念不同,临终也还是毫不犹豫将皇位传给了扶苏。他的失败只是没有想到居然有人比他还猛、敢于挑战嫡长子继承制,因而疏于防范、给赵高留下了可乘之机。
  —陈胜、吴广率先撞开了武装推翻秦皇朝的大门,但对于秦皇朝的皇位继承又和嬴政立场一致。
  最初策划起义时,他们就提出,“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这是以为扶苏打抱不平来号召百姓、发动起义。这个办法的前提有两条:百姓都信奉嫡长子继承制;百姓都认为自己对皇位继承有发言权;进而认为继承皇位的应该是扶苏。其中可见嫡长子继承制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将这个背景和西汉功臣对刘盈的态度联系起来,就能明白刘邦在废立之争中遭遇到的是什么。

  日期:2021-06-08 10:50:02
  58 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废立之争比较(2)
  ===
  —刘邦之后率先间接挑战嫡长子继承制的是他的孙子、汉景帝刘启。

  汉景帝刘启的原配薄皇后无子,便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办事,立庶出长子刘荣为太子,薄皇后死后又考虑立刘荣生母栗姬为皇后。但栗姬等不及,鼓动大臣出面拥戴自己。刘启当即诛杀该大臣,将刘荣废为临江王,改立王美人为皇后、又立王美人所生皇子为太子,即后来的汉武帝刘彻。栗姬和刘荣双双自杀。
  表面而言,刘启并没有违反嫡长子继承制,因为改立王美人为皇后在先,再立王美人之子就成为立皇后之子了,还能说是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的模范。但嫡长子继承制的本质是,无论老婆孩子,一律按制度排队;如同幼儿园小朋友,一旦排好就不许插队。刘启又可谓是严重违反。不幸的是拥戴栗姬的那位大臣,就这么一句话就被杀了。刘启已经不是刘邦,刘启的大臣还想成为刘邦的大臣,那就是要命的教条主义了。教条主义,自古就可以取人性命。

  —西汉正面挑战嫡长子继承制的是汉武帝刘彻,最终失败。
  刘彻很早就册立了皇后卫子夫所生嫡长子刘据为皇太子。后来,卫子夫老了,卫子夫的弟弟、大将军卫青也死了,太子刘据又在功臣后裔支持下公开反对刘彻外事四夷、内兴功利的政治路线,父子矛盾越来越严重,终至酿成内战,刘据被迫自杀,子孙也几乎被刘彻杀光。
  刘彻自以为大权在握,将皇位传给了自己宠爱的幼子刘弗陵、委托亲信霍光辅政。但朝中大臣和大大小小的功臣变身而来的大大小小的世家大族普遍倾向刘据,霍光费尽心机、竭尽全力,也只是勉强维护了刘弗陵一朝十多年的稳定。刘弗陵死后无子,霍光选择继承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得到朝臣和社会赞同,最终还是选择了刘据唯一的孙子、差一点被刘彻杀掉的刘病己继承皇位,才算恢复并保持了朝局稳定。

  这时,刘彻和刘据去世都已经十多年了,大家还是为刘据讨回了公道。刘彻之后长期稳定继承西汉皇位的,最终居然是刘彻决心要排除的刘据一枝。
  刘彻和他委托的霍光都输了。奈何!(这一段也是这个稿子的重要内容,随后展开。)
  —古代史上第一个成功废立太子的是汉光武帝刘秀,也大费周章。
  刘秀年轻时先娶了南阳阴丽华为妻。到河北建立根据地,又娶了世家大族女子郭圣通为妻,郭圣通生长子刘强。他称帝时准备立阴丽华为后。阴丽华坚辞不就,遂立郭圣通为皇后、刘强为太子。后来阴丽华生皇子刘庄,十多年后,他才改立阴丽华为皇后。为此而采取的变通手段有:将郭圣通所生的另一个皇子封为中山王、并赐予最大的一个封国;改封郭圣通为中山王太后;对郭圣通的兄弟、堂兄弟全部从优加封;郭圣通父母死后给予国葬;郭家最终成为东汉四大外戚之一。同时,刘强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根据主动坚决辞去太子,他才改立刘庄为太子。

  这一系列变通手段的目的,是竭力避免正面挑战嫡长子继承制,是为了郭圣通母子能够勉强接受,更是为了朝臣和世家大族能够勉强接受。
  —三国两晋南北朝对皇位继承的干预进入失序状态。
  东汉后期,如同对朝政的干预一样,世家大族对皇位继承的干预也进入失序状态,也可以说他们对朝政的干预主要就是对皇位继承的干预。他们之间无法形成统一意见,就乱了朝纲、乱了天下。无论哪一集团的干预,无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背后都是世家。消极的如八王之乱,积极的如中原世家南渡建立东晋。期间历代皇朝基本是靠刀枪解决继承问题,但操刀的往往不是皇帝,而是世家。三国两晋南北朝,在皇位上待过的共84人,57人不得善终,占68%,委实是乱。但极有可能是试图改变、试图进步过程中的混乱,是改变和进步的代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