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功臣》
第32节

作者: 振古如兹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起义队伍的联军性质。陈胜、吴广率先撞开武装推翻秦皇朝的大门后,立即获得广泛响应,“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史记·陈胜世家》,数百人的自发起义更遍及中原六国。推翻秦皇朝的起义军,就是这样一支始终没有形成严密组织领导的联军。各路义军内部也是由众多独立自发起义的小队伍组成的,内部的山头更多。项羽的楚军如此,刘邦的汉军亦如此。刘邦麾下的主要将领,大多是这样独立自发的起义领袖。

  ——西汉功臣没有将胜利归功于刘邦个人的倾向。将胜利归功于最高统治者个人,是君主政治、皇权至上思想的衍生产品。西汉政治的本质并非君主政治,皇权至上思想更没有建立起来,也就缺乏相应氛围,且也不是事实。韩信被刘邦诈擒、贬为淮阴侯之后,越来越多的认为刘邦对待功臣言而无信、忘恩负义,这是社会舆论的主要倾向。因为,他们都是功臣。
  ——刘邦有意挑动。大家是为了推翻秦皇朝组合起来的,秦的残暴统治和百万秦军是有效的粘合剂。秦皇朝被推翻后,粘合剂没有了,原本天然的独立性就会自然转化成为无组织状态、成为对最高领导者的威胁。敌人消灭的越是彻底,威胁越是严重。这时,理念上需要一个联合的理由、制度上需要一套联合的办法。否则,君臣之间的博弈只能愈演愈烈。而刘邦所做的恰恰相反,想要成为秦始皇差不多的皇帝,所以有意挑动,想抢先下手解决那些不可靠的诸侯王。他还需要实践的反复提醒才能明白过来。

  这最后一条可能是最为主要的,比贵族和贵族思想还普遍存在更重要。亦即,这是西汉功臣诸侯王大面积谋反的主要原因。如果以《矛盾论》分析,在汉初君臣的矛盾中,刘邦是主要方面。最为明显的就是韩王信,没有刘邦挑动,他大概不会造反,更不会和匈奴联手。
  正是因此,刘邦并没有从韩王信叛乱中意识到危险,反而还继续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继续沿着既有逻辑前进,并且开始努力显示皇帝的尊贵,希望大家能够正儿八经将他当(dàng)皇帝。
  日期:2021-04-24 15:17:40
  28 叔孙通制礼仪的主要原因是刘邦需要
  ==============================

  刘邦虽然羡慕嬴政,一开始没有打算完完全全模仿嬴政,可以说还是有意识地拉开了距离。常理而言,他不会、也不应该一板一眼模仿已经被天下人同仇敌忾、弃之如履的皇帝。后来的变化,有些或是他自己也未曾料到。(本小节引文出自《史记》、《汉书》叔孙通传记的不一一加注。)
  刘邦称帝的时候,大家不能接受秦皇朝的繁琐礼仪,遂决定“悉去秦仪法”,西汉最初的朝廷礼仪也就一如草莽。大臣们在朝堂上往往过于随便,甚至“醉或妄呼,拔剑击柱”。这里的“妄呼”,就是直呼刘邦姓名、甚或是小名。其中许多人都是从小就喊着刘三和刘邦一起长大的,喝醉了也不免搂着肩膀再喊两声。刘三毕竟已经不是刘三,老弟兄们太无上下之分了,刘邦不免“患之”、“亦厌之”。于是有叔孙通制礼仪。古来大都这样解读。

  这种解读或距离太近了。稍稍拉开一点才能看得更完整、更清楚。
  大臣过于随便的现象不应该是这时才有而应该是一开始就有。刘邦为何这个时候才不能忍受?
  大臣过于随便的现象不应该是越来越重而应该是越来越轻。刘邦为何越来越轻的时候反而不能忍受?
  叔孙通这时只是博士,非大朝会,非皇帝召见或皇帝允许,这一级的官员一般见不到皇帝;他能见到皇帝意味着皇帝愿意见他。
  逻辑而言,叔孙通制礼仪发生在田横之死、讨伐臧荼、诈擒韩信、韩王信叛乱之后。在这一系列性质相近实践的反复刺激下,在越来越严重的言而无信、忘恩负义舆论的包围中,刘邦思想上会不会产生增加皇帝威严的需要?潜意识中,他应该需要大家更加尊重他。所谓制礼仪,类似后世的新兵站军姿。汉初朝臣,大都是百战归来、军功赫赫的大功臣。新朝成立的时候站会儿军姿,大家都不干。现在,除了刘邦本人,谁有力量让这帮人再站军姿?!

  这应该是叔孙通制礼仪的主要原因,其次才是叔孙通个人的原因。

  为什么是叔孙通(?- 前194年)主办?
  他原本是秦皇朝的博士,曾经在秦皇朝的朝堂上亲身体会过朝仪制度的赫赫天威,别人都没有见过。这般逻辑粗看顺理成章。略一琢磨就不对了。
  汉初功臣中,亲身体会过朝仪天威的并非只有他。最少还有一个,张苍,秦时为掌管文书档案的柱下御史。工作地点在大殿之上、是皇帝上朝时的工作人员之一,应该比叔孙通见得多。且这个时候的份量比叔孙通要重得多、是西汉的第一批地方官,说话更方便。
  还有萧何,全面接管了秦皇朝的档案材料。当时朝廷礼仪是重要制度,应该包括在其中;倘若想办,翻出文书档案照着来就是。此外,秦皇宫的大量工作人员应该还在,长安去咸阳不远,萧何应该有所接触乃至留用。他如果想要办这个事情,更名正言顺,也更方便。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张苍、萧何没有这个积极性,如同刘邦称帝时他们都未置一词一样。这一点,后世大都忽略了。
  为何忽略?潜意识中,我们认为当时所有官员、西汉功臣的所有人都赞同叔孙通制礼仪,进而认为所有人都赞同刘邦当皇帝。
  我们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潜意识?两千年来,我们所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相应,两千年前、没有接受如此教育的西汉功臣也就没有如此潜意识。

  叔孙通为何有这个积极性?他需要这个进身之阶。他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自逃出秦廷、加入汉军之后,武不能上阵杀敌,文不能运筹帷幄,甚至也不能筹集粮草,在战争环境下百无一用,颇为尴尬。他原为秦廷博士,刘邦照惯例用为博士。他最迟是秦二世二年就投身义军了。战争年代、十年时间,还是博士,岂止是慢?!跟随他的弟子们早已不能忍受,牢骚满腹。他自己迫不得已,甚至找了几个敢拼命的小毛贼引荐给刘邦以为贡献。他真的太需要一个机会了,勉强能派得上用场的又只有这个长处,刘邦称帝之时就曾提出这个建议。那个时候刘邦还不需要,现在终于需要了。

  于是,对之后历代皇朝、对之后两千年中国影响重大的一幕出现了:
  (叔孙通)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叔孙通将其弟子、若干鲁国儒生、皇帝侍从集合起来扮作群臣演 仪,费时月余。刘邦看了说“吾能为此”,下令群臣学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