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之孤城》
第54节

作者: 雪白山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也想起了前些日子监军太监刘应坤和纪用对他的一些指点——他们说的和阎鸣泰说的是同一件事儿,可那话从他们两个人的嘴里毫无顾忌地说出来,就更加露骨更加咄咄逼人了。
  他心里十分清楚:手握至上权力的魏忠贤现在心里想要的、或者说伸长了脖子正等着看着要他做的事儿是什么?
  对他来说,这事儿说难就难、说不难也不难——
  说不难:只要他点点头,一切都好说好办!
  可是,这事儿他却不能做!这违背了他做人的原则。然而他做的又是辽东巡抚这样的官,他不能不考虑不做的后果。做呢,却又特别难:它就像堵在他面前的一道高高的坎,而他的腿脚又好像有千斤万斤重,实在是提不起来也迈不出去呀!

  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整考虑了一天,终于作出了痛苦的抉择:采纳他们的意见——为了辽东,为了辽民,为了很快就要到来的又一场撕杀,他只好如此,也只能如此,这已经是他唯一的选择了。
  “天哪!我袁崇焕此时此地已经走投无路,只有委曲求全做此违心之事,遗恨终生也要遗羞于世了……”他不由在心底发起怒来,不停在挥着手,仿佛要驱尽头脑里的那些不快和愁闷似的。
  当晚,他就写好了奏折,第二天一早就交给何可纲,要他用“八百里加急”快传送往京师。
  袁崇焕的这次上疏果然奏效,四月七日奏折送到京师,没过几天,红夷大炮、马匹、枪械等就送来了——山海关调拨的十门红夷大炮先到,紧接着急需补充的马匹和枪械等物也都陆续运到了。
  谢天谢地,总算是及时啊!
  袁崇焕吩咐宋世英:“十门红夷大炮全送到锦州去!告诉赵率教:抓紧战前这点时间练兵,尤其是大炮,更要火炮手多加训练,打起仗来才能又稳又准又狠!还要他们多造些‘万人敌’,这物什对付城墙角下的敌人,能耐大得很。此外,弹药器械等也要有足够的储存——要他们作好长期固守锦州的打算! ”
  一切均已部署妥当,军需物资已经调配完毕,兵力调度、百姓安置也大体完成,宁、锦等地的战前练兵也都在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

  袁崇焕总算稍稍放下了一颗心:属地各城俱已严阵以待,准备迎头痛击来犯的鞑子兵。
  不几日,又有满桂率领的一万援兵来到了宁远。曾经浴血奋战的两兄弟又一次肩并肩地站在了一起,他们握紧了双手,默默地注视着东方:他们的死对头皇太极就要来了!

第102章 赵率教守锦州(一)

  天聪元年(天启七年)五月十一日,皇太极亲率正、镶两红旗和正镶两白旗六万铁骑抵达锦州,迅即就将锦州团团围困,犹如铁桶一般。
  对于锦州,皇太极不仅志在必得,而且认为易如反掌。不为别的,就因为锦州的守城主将是赵率教,而此人在天启元年的辽沈之战时,还未待金兵攻辽阳先就弃职潜逃了!
  这一点,刚从朝鲜凯旋的二贝勒阿敏说得最为透彻:“赵率教么?当年辽阳还未围城,他就先跑了。这一次兵围锦州犹如铁桶,他跑不了啦,还能不降?一个怕死的胆小鬼,这种人哪,老子见得够多了,根本不足为虑。不就像朝鲜国王李琮那个熊样?还没有打他几下呢,就尿了裤子害怕了、趴下了,乖乖地举手投降,给我签订又一个城下之盟! ”

  刚刚扎下大营,皇太极就连下两条命令:一是招降赵率教,二是派重兵在双驼岭一带设伏。
  他非常自信,甚至很有些得意地对在场的贝勒、众将及诸臣道:“二贝勒阿敏说得不错——赵率教非降不可,他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而我八旗铁骑取锦州则一如探囊取物,这就叫不战而胜;在宁远到锦州的必经之路上重兵设伏,正好消灭袁崇焕派来的援兵,这就叫围点打援;袁崇焕既失锦州,又受重创,我大金也就先灭了他的志气,我八旗铁骑一路横扫过去,一盘散沙的宁远还能象去年那样抗得住么?这就叫先声夺人。懂吗?”

  可是,这一次皇太极却错了!
  殊不知人是会变的——在袁崇焕的熏陶和感染之下,如今的赵率教早已经不是从前守辽阳的那个赵率教了,他早已变惧怕为愤恨、变怯弱为刚强了,他的腰杆直了、骨头硬了——就象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
  面对即将到来的鞑子兵,赵率教挺直了身躯,在校场上向正在练兵的将士们高声讲道:“弟兄们!一年前,我奉袁大人之命与弟兄们一道来到锦州修城守城。一年来,我们把血汗全都浇铸在这锦州城墙里了。如今城墙修好了,鞑子兵却要来夺城,我们能答应么?记得袁大人去年在宁远城说过:‘是七尺男儿,为朝廷、为百姓一定能作到生能舍己;就是倒下了,也要作一个誓不还乡的千秋雄鬼! ’我和弟兄们今天是在锦州城,相信也能这样说:‘七尺男儿,我们配!作千秋雄鬼,我们也不悔! ”

  就在鞑子兵围城当天,赵率教又在城楼当众对天立誓:“誓与锦州共存亡! ”这些话,和袁崇焕去年守卫宁远时说话的语气甚至声调都特别地相像——不同的只是:一个说的是带着岭南口音的京腔;一个则是大嗓门的陕西话——就连站在赵率教身后的左辅和朱梅,也和在场的所有将士一样激动得热血沸腾,就象又回到了去年正月时的宁远……

  对于皇太极的劝降,赵率教又有他的应对之法——
  他笑着对部属道:“和皇太极这狗日的玩玩这样的把戏,也好!咱也拿这手拖狗日的几天,等一直拖到袁大人的四路奇兵开始动作之后,再让狗日的鞑子们吃咱的铁子儿! ”
  对城下等着回信的鞑子送信人,赵率教则道:“回去告诉你们的汗王,说老子先考虑考虑,为示诚意,我就不发炮了。不过你们的营盘得靠后挪挪,免得我的这些弟兄们有谁不小心点着了捻子,那炮又没长眼,一炮轰了出去,伤着了碰着了那可不是好玩的哟! ”
  赵率教的这一着倒还有效——皇太极还真把赵率教的话当了真啦:他相信自己对赵率教的判断,又特别寄希望于不战而胜,所以也就照着赵率教的要求,将靠前的兵营向后挪了挪——接连下来的几天里,双方拉锯似的你来我往谈起了条件,一直到鞑子的兵营不时响起火枪统炮的声音方止。

第103章 赵率教守锦州(二)

  袁崇焕的奇兵出击同样也有效:敢死队和火统队专拣夜间以及鞑子吃饭时间发动攻击,打了就跑,扰得鞑子兵觉睡不好、饭也吃得不安稳;觉华岛水师扬舟三岔河,也让皇太极吃了一惊,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回守沈阳……
  上了当的皇太极恼羞成怒,终于对劝降死了心、而十倍疯狂地下达了全力攻城的命令。鞑子兵蜂涌似地冲上来了,而且离城近时,又自动分开——他们吸取了在宁远的教训,以免受到西洋大炮大面积的杀伤。
  那些参加过宁远大战吃过亏的鞑子兵,其中不乏有心计的,更是将眼睛死死地盯着城墙上的大炮炮口。只要看见那里有火光一闪,他们便立即寻了近身的沟坑,不管深浅无论大小径自滚过去,双手紧紧抱头趴在那儿一动不动。只待爆炸声响过之后,才又起身接着往前冲……
  城墙上的守军当然不会放过他们,只要走近了弓箭、火枪、统炮的射程之内,又必然是万箭齐发万炮齐鸣,自然又是一批鞑子兵有死有伤倒下去了。而侥幸冲过护城河到了城墙角下的那些鞑子兵,正要挖墙角、竖云梯的,则又被城墙上突然甩下的“万人敌”炸得哭爹喊娘想逃也逃不掉了。
  赵率教和众将士勇敢顽强不怕死的拼杀,无形中也在感动着监军太监纪用。长年呆在紫禁城里的他,第一次见到气势汹汹的鞑子兵,第一次见到这你死我活的拼杀场面,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死人和伤者,总不免有些胆战心惊。可越到后来,他的胆子不知不觉间变得大了——从不敢看到睁大了两眼仔细地瞧,从两腿发软直不起身子到挺直了腰杆,从举不起刀枪到搬起石头狠命向城下砸去——众将士对他的看法也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

  刚刚打退了鞑子兵的又一次攻击,赵率教和他的将士们还没有喘过气来,鞑子兵又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击。
  这一次的攻击更加顽强、更加猛烈,冲在前面的鞑子兵倒下了,后面的又紧跟着冲上来了——在紧跟其后督战队的屠刀之下,鞑子兵们只有向前冲锋而不敢落后一步,更不要说回头逃跑了——就在城墙上大炮填药装弹的空档里,又有大批鞑子兵越过了护城河冲到了城墙角下,冒着被炸死炸伤的危险,总算有了一百多人冲上了城墙……
  又是一场惨烈的肉搏战。这是总兵朱梅分守的一段城墙,不少弟兄倒下了,不少弟兄受伤了。朱梅和他的将士们已经杀得红了双眼,可仍然抵挡不了陆续爬上城墙的鞑子兵。而在城下,更是涌来了众多鞑子兵。攀着云梯爬上城墙的也更加多起来了,鞑子兵的优势显而易见。
  幸而有赵率教调集的援兵及时赶到——左辅带着三百兵丁来了、纪用带着一百兵丁也来了。
  爬上城墙的鞑子兵虽有增多,但数量上已经远远不及守军,很快就从优势变成了劣势。援兵带来的“万人敌”又一次发挥了威力,不一会儿就制住了城下之敌,守军又重新占了上风。

  纪用早就甩掉了他从不离身的斗蓬,他的那把钢刀也已卷了刃。眼看一个鞑子兵被两名守军追着向他扑了过来,他只觉得左臂一麻,却顾不了许多、顺手捡起地上的一把弯刀就向那个鞑子兵砍了去……
  当赵率教带着人马赶来时,爬上城墙的百多个鞑子兵已被收拾光了。他找到朱梅、左辅问了问自家伤亡的情况,刚才说了几句,扭头看到纪用左臂渗出了血迹,连忙近前问道:“纪大人,你也受伤了?”
  纪用咬着牙:“赵大人,这点伤不妨事。”
  赵率教吩咐随从:“快请医生来。”
  纪用强忍着疼,改了话题:“这一仗,真真好险哪……”

  赵率教没有再多说话,他走到一个堞口向外了望一阵,这才说道:“鞑子损失不小,看来下一轮的攻击不会马上开始——左将军、朱将军,抓紧时间尽快送伤者下城疗伤,还要想法让弟兄们吃顿饱饭、好饭!只是酒不能多喝,免得误了正事!城墙上的守卫决不可有丝毫的松懈,防备着皇太极这狗日的又耍新花招,下一轮的攻击也许还要猛烈呐。”


第104章 皇太极绝望了,只有撤兵

  这些日子,袁崇焕没有睡好一个囫囵觉。
  锦州城时时都在牵着他的心——已经有五天啦,每当探子来报说锦州还未解围时,他都心急如焚。他想了许多:大军援锦?还不成!尤世禄派人报告双驼岭一带已发现鞑子兵的大队兵马,这无疑是皇太极围点打援的计谋。而围点打援又是鞑子的惯用手法,明军已经吃了不少的亏啦!宁远若派大军出援锦州,必然上当受损。要知道:除了坚城和大炮,目前明军还没有其它的优势,与鞑子大规模的野战,怕还要等两年三年方才有可能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