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之孤城》
第15节

作者: 雪白山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体乾说的对,是得防着点。"魏忠贤频频点头,"不过,辽东那里,真还得一个像他这样的人去给抗着。要不然就又会像这两年,年年都让鞑子折腾,咱们还能安生得了?当然喽,咱家敬他,倒也不是怕他--是咱家还用得着他。你们也都看到了,叶向高他们让他入阁兼管兵部,他又提拔那个袁什么蛮子,咱家也没有为难他。这人心都是肉长的,想必他不会不知道咱家的意思。再说这一时半会的,谅他也势大不了哪里去!"

  "魏爷说的是。"王体乾和李永贞连连点头,"这姓孙的成不了大气候的。"
  "还有,要是让他去了辽东--"魏忠贤挤巴着两眼:"按体乾的说法,这京师里头不就又少了一个讨厌鬼了么?"
  "还是魏爷高见。"王体乾道,接着又小心翼翼地问:"照魏爷的意思,那就拟旨让他去?"
  "这个嘛--倒也不必那么急。再让他等个俩月、仨月的,也不迟。"魏忠贤一脸奸笑,看着王体乾,"象他这一种人,还是多磨磨性子,对他、对咱家都有好处。就这样吧,啥时候让他去,就由你去把握尺寸好了。"
  "是,魏爷。"王体乾恭恭敬敬地答应着,又悄悄看了看魏忠贤的脸色,这才又小声试探着说道:"魏爷若没有别的事,奴才这就告退了……"
  "你去吧。永贞留下--"魏忠贤斜着眼看着王体乾出了门,立时收了笑,呆起脸对李永贞道:"永贞,又有几项工程交给你办了,可得小心一点,你要给咱家办得牢靠办得漂亮,嗯!"
  "是,魏爷。奴才事事都会小心的。"
  "可有人告诉咱家,说你姓沾,见什么沾什么,雁过也要给你拔些毛下来。是不是呀?"

  "魏爷,奴才的事就是瞞爹瞞娘,也不敢瞒魏爷您哪--爷知道,奴才那都是为香山碧云寺爷的寝宫筹款,一分一厘都不敢装进自己腰包的……"
  "好了,好了,咱家也没有说你什么。不过,别人既然说了,给你提个醒也是为你好,你好歹也是咱家的心腹么。好好干吧,咱家不会亏待你的!"
  八月里,孙承宗督师辽东。
  到任后的他,立即调整了辽东的人事:分关内外为中、左、右、前、后五部,令马世龙、王世钦、尤世禄、赵率教、孙谏分领之;以前兵部主事鹿善继为赞画、副将满桂为中军;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分守关外,另有孙谏助赵率教驻前屯、祖大寿助金冠驻觉华岛;佥事万有孚、司务孙元化和茅元仪、金启倧以及副将李承先等也都各司其职。接着,他又定军制、汰逃将、遣疲兵、建营舍、筑炮台、治军储。与此同时,又着力于组织将士日夜练习火器和骑术……

  孙承宗特别重视袁崇焕"守宁远"的意见和他那个计划中的宁远防线。他和袁崇焕一道用了不少时间研讨谋划,尤其是袁崇焕花了许多心血制订的那个计划。
  第一步--收复自前屯到宁远的一百里失地--就非常非常之难。原来,自广宁惨败,宁远以西的五城七十二堡都为蒙古喀喇沁诸部占据,明军的前哨实际上难出山海关外的八里铺一步。到袁崇焕夜闯前屯招抚那里的难民败卒之后,才逐步收复了八里铺到前屯的一百里失地。
  于是,袁崇焕向孙承宗请命,自己去蒙古喀喇沁诸部。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向喀喇沁诸部申明利害、和他们谈判收复前屯到宁远的一百里地,并且招抚那里的军民,从而为稳定局势和下一步的屯戎以及最终建成牢固的宁远防线打基础 。
  二个多月后,风尘仆仆的袁崇焕回到了山海关,向孙承宗复命:蒙古喀喇沁诸部已经从他们占据地退出。山海关到宁远二百里的河西走廊已经收回。第一步总算艰难地走出来了。
  第二步--那就是为筑宁远新城心须筹集相当数量的钱--则更为不易。筹款之事原本是和第一步同步进行的,却不料,孙承宗向朝廷写去的几封奏折全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从京师传来的消息说,兵部和内阁都没有不同的意见,可送进宫后却都被搁置在那里了。

  孙承宗感到惶惑:四月间他出关考察回京面圣时,这件事都是皇上同意了的,可此时他要真正地做起来竟是这样的难!
  但他只能是再写奏折,申明理由请朝廷尽快拨款而已。又是几封奏折送上去,快到年底时时候,朝廷那里总算有了回音:由户部暂拨半数,其余一半待来年筹集后再予拨付。
  然而,直到大年三十,这半数的银子还没有一点的影子呢!

第20章 沈阳新城与北京的木工作坊(一)

  天命八年(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努尔哈赤在辽阳新城已经渡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辽阳新城位于太子河东,距离老城只有八里。
  这是大金国的新都城,是努尔哈赤攻占辽阳老城后所修筑:城高三丈五,周六里,城门八座,东为迎阳、韶阳,南为龙源、大顺,西为大辽、显德,北为怀远、安远--去年正月,大金兵陷广宁及河西四十余座城堡之后,虽欲乘胜进逼山海关,却因为熊廷弼尽焚沿途村堡坚壁清野,使得大军粮草无以为继而退军。二月,大军返回辽阳老城后,努尔哈赤随即下令迁都于刚建成不久的新城。

  三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努尔哈赤处理完旗务政务,又仔细看了看新绘制的地图,再一次兴致勃勃地登上新城城楼--在过去的一年里,他曾经多次登城。每一次,他都仔细查看,在审视自己的这件新作中又一次获得得意与快感;每一次,他都极目远望,在傲视大金国望不到边的版土中又一次获得兴奋与满足。
  这一次,他从迎阳门登城,在众多随从的簇拥下沿着城墙缓缓向安远门走去。
  在东北角的角楼上,努尔哈赤凭堞伫立,眺望着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沃野千里,心底又一次涌起那种为己占有的得意与快感、兴奋与满足--自二十五岁起兵,在此后四十年的征战中,他的地盘已经从小小的建州左卫扩展到了今天的局面。瞧瞧啊,连这偌大的辽东,十之八、九都已经属于他的了!
  去年秋天,努尔哈赤又开始了他在沈阳城再建新城的构想。这是他雄心勃发、意欲扩张的需要啊--他很清楚:沈阳在辽东的地理位置优于辽阳,从那里发兵西伐南朝、北攻蒙古、南征朝鲜,都是十分地便捷。
  他为此专程去了沈阳一趟,一住就是好多天,城里城外大街小巷逐一察看……

  回到辽阳,努尔哈赤又废寝忘食地忙碌着,严寒即将来临之际,他终于拿出了扩建沈阳的一套规划蓝图。
  在他的规划中,未来的沈阳城要比辽阳新城大多了:其城周即有九里多长、高三丈五,城门也有八座,都由他亲自命名,东曰抚近、内治,南曰德盛、天佑,西曰怀远、外攘,北曰地载、福胜;未来的汗宫是两进的长方形院落:前面是威武壮观的宫门,宫门内的前院很大,大院中筑高台,台上建宏伟空前的一座大殿,也由他自己命名,曰"大政殿",大殿整体的造型是亭子式的八角重檐建筑,白石基台、阶梯、栏杆、朱红圆柱;大殿前是一个大广场,广场两旁各有五亭,分别是左右翼王亭、两黄旗亭、两红旗亭、两白旗亭、两蓝旗亭;内院也建在高台之上,坐北朝南中宫三间,顶黄琉璃瓦镶绿翦边;东西厢房各三间,用绿色琉璃瓦顶。

  这座沈阳新城,就是大金国未来的都城。
  正因为此,在努尔哈赤的心目中,新都城就一定要建得有王者的气势,有立足厚重的气势,有开拓进取的气势,有传之千年万代的气势。
  他将建设新都的任务交给了他最为信赖的四貝勒皇太极,并且郑重地告诉他:"南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他还没有夺得江山时曾经说过:‘高筑墙,广积粮,不称王。‘‘不称王‘是他的障眼法,南朝人一贯会耍弄虚伪那一套!可我绝不慌称什么‘不称王‘,我不只称汗称王,还要到北京去当皇帝呐!不过在眼下,我们还要取用他的那前两句。你这次去沈阳,花一两年的时间,按我的规划把新城尽快地建起来,就在那里高筑墙、广积粮,为我大金国再攻南朝储蓄更多的力量。"

  皇太极依旧是一副至忠至诚的模样:"父汗放心--孩儿一定全力以赴。"
  努尔哈赤点了点头,又重重地拍了拍皇太极的肩膀:"记住:我们将来也要象南朝那样,以‘京‘来命名我大金国的都城。我都想好了:过去的赫图阿拉,叫兴京;现在的辽阳,叫东京;未来的沈阳,叫盛京--何时宣布呢?等迁都以后吧,还要看看天意再说。开春后,你还是抓紧时间用心用力去筑沈阳新城吧!"
  和煦温暖的阳光照在努尔哈赤那古铜色的长方形脸庞上,反射出耀眼的金光。
  此刻,精力充沛、从容自信的努尔哈赤站在安远门城楼上,微微笑着再一次向北方眺望--在离辽阳一百二十里的地方,就是沈阳。他知道:在那里,他的规划正一步步地实施。皇太极和他率领的镶白旗人马,正在用鞭子棍棒驱赶着十数万名从十三山俘虏来的汉人奴隶日夜不停地修筑着沈阳新城。
  回到寝宫,努尔哈赤草草地用过晚餐,就俯在灯下给皇太极写信。信中,他嘱咐皇太极不惜一切代价抓紧时间赶进度,尽快地筑城建汗宫。并且告诉他,将过去每隔半月报告一次进度的定制改为每十日报告一次。而在晚些时候,他还将亲自去沈阳,在那里住几天到处看看呢!
  这一年,努尔哈赤六十五岁。
  为了大金国的日益强盛和不断扩张,为了子子孙孙的千秋大业,几十年来,努尔哈赤一直都是这样在忙碌着,废寝忘食地忙碌着……

第21章 沈阳新城和北京的木工作坊(二)

  在距离辽阳一千四百七十多里地的北京,十九岁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也在废寝忘食地忙碌着。
  他还是忙他的木工活,兴致越来越浓,手艺也越来越精。登基两年多来,魏忠贤给他找来的师傅早成了他的助手,他们干的活计也要他过目甚至再加工呢。
  当然,出了名的"顽主"也忘不了玩。忙完了木工活,他依旧和过去一样,热衷于和客氏以及魏忠贤他们听说书、看大戏、玩杂耍。他自然也离不开女人,在客氏的调教下,紫禁宫成了他追欢逐笑的风月场,他就是这风月场上的嫖客老手。
  去年秋天,魏忠贤又给他弄来了新的春药。一天中午,他正要上床休息,想不到无意间瞄了服待在侧的小宫女一眼,就惹得他的心里直痒痒。一时性起,他便一连吞下两颗春药,顺手牵过那个宫女,剥了她的衣服就上了龙床……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在门外当值的两个宫女的悄悄话。

  一个问:"常听那些个说书人说什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真有这样的美人?"
  一个答:"有哇!没有的话,说书人哪能编出来?"
  又问:"这名字一个个都怪怪地,你见过吗?"
  又答:"没见过。"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朱由校也常听说书人说起过,可从来没有问个究竟,所以也不甚了了。这时候听到两宫女提起,他立时就来了兴趣。只见他匆匆泄火了事,很快就爬起来,还没等穿好衣服,就急急唤来当值太监吩咐道:"快去请奉圣夫人和魏官儿他们来。"

  客氏和魏忠贤也不知道,但幸好有博学强记的王体乾和李永贞知道。他们象说故事似的说给小皇帝听。
  故事很有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古代的四个美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