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之孤城》
第14节

作者: 雪白山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要害以守之。而若以四万之众驻宁远,与觉华岛互为掎
  角,敌窥宁远,即令岛上守兵旁出三岔河,绕道其后从
  而痛击之。即使无事,我大明亦且收二百里之疆土。而

  只守八里与守到二百里之外,孰安孰危,不言已自明矣。
  总之,敌人之帐幕必不可近关门,河西之难民必不可置
  之膜外。若不尽破庸人之论,则辽事必更加不可为也。
  越级上书,袁崇焕犯了官场大忌。他的信刚刚送到内阁,便立刻在朝廷上下掀起了又一次的轩然大波。特别是信中那些"畏敌如虎""爱钱惜命"甚至"庸人"等等的字眼,更加引起了不少人的忌恨。他们看不惯一个下属对上司的指手划脚,他们指责他越级呈报是坏了朝廷的规矩,指责他对上司无礼便是对朝廷的大不敬,他们骂他不知天高地厚,骂他狂妄放肆不听约束……

  不过,袁崇焕的这封信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特别关注,大学士孙承宗就是其中之一。就在王在晋的《题关门形势疏》和袁崇焕的信一并摆在内阁会议的桌上时,经过仔细研读和比较,孙承宗认定袁崇焕在信中提出的主张事关辽东大局,应当引起重视。
  不管是忌恨也好,还是重视也罢,袁崇焕总还是名震京师,这已是第三次了。
  而对首辅叶向高来说,这又是一件让他十分为难的事:他对袁崇焕的狂妄也同样是十分地不满,因此对袁的信很想置之不理,但看到孙承宗那副认真的神态,他又不敢擅自作主了;但是,对辽事不甚了然的他,面对守八里铺与守宁远这两种互相对立的主张,他一时也难作决断。
  内阁中幸而有了这样一个既有见识、又有担当的孙承宗,他向叶向高建议:自己去辽东一趟,作一番实地考察,然后统筹考虑再作取舍。
  叶向高巴不得如此。几天之后,被授予"太子太保"的大学士孙承宗到了山海关,在八里铺稍停又去了前屯和宁远。

  经过认真考察与深思之后,在山海关经略衙门的书房里,胸有成竹的孙承宗和王在晋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对话--
  孙承宗问:"八里铺新城若成,王大人是否即移关门四万人以守吗?"
  王在晋答:"不,大人。下官准备另设新兵驻守。"
  问:"既如此,则八里之内守兵已有八万人了。"
  答:"是,大人。"
  问:"筑城在八里之内,如此--新城之背亦即关门城址,关门的品坑地雷为敌人设,或是为新兵而设?新城可守,安用旧城?如果不可守,四万新兵倒戈旧城下,又将开关延入呢,或是闭关以委敌?"
  答:"关外有三道关可入。"
  问:"如此,则敌至而兵逃如故也,安用重关?"

  答:"将建三寨于山,以待溃卒。
  问:"兵未溃而筑寨以待,是教之溃也。且溃兵可入,敌亦可尾之入。今不为恢复计,划关而守,又将尽撤藩篱,畿东其有宁宇乎?"
  ……
  谈话以王在晋无话可说而告结束。
  到此,在孙承宗看来,在八里铺子筑城之争的答案已经很明显,已经没有必要再谈下去了。
  孙承宗还没有离开山海关,又发生了一件事--

  原来,宁远北面十三山有败兵和难民十多万人,被金兵围困在那里,朝廷令孙承宗没法解救。袁崇焕请命道:由他自己率领"五千人驻宁远,以壮十三山之势,别遣晓将救之。宁远去山海关二百里,便则进据锦州,否则退守宁远,奈何委十多万人置之度外?"可是王在晋却以这种行动太冒险,从而拒绝采纳。结果,十余万难民和败兵大都被鞑子兵虏获,侥幸逃出鞑子兵魔掌的只有六七千人。

  这件事对孙承宗触动也相当大:像王在晋这样的庸人误国如此,决然不可再用了。深思熟虑之后的他,决定坚决采纳并实行袁崇焕"守宁远"的主张。
  他为自己选了袁崇焕这样的人才而感到特别自豪:回京后一定要对侯御史说,他推举的袁崇焕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将来也必然会成为国之栋梁!
  几天后,作为帝师的孙承宗回到京师,在与内阁首辅叶向高统一了意见之后,又在筵讲之际直接向天启皇帝进言:辽东守御应当重新部署。
  很少过问政事的小皇帝又一次表现出了他对老师的尊重,面对孙承宗的进言,他既没有犹豫,也没有交给魏忠贤去办,而是直接答应了老师的所有请求。
  于是,一道圣旨很快就颁布下来:

  着王在晋去南京任职;八里铺筑城计划不必再议。
  袁崇焕越级上书终于得以奏效,他也再一次名震朝野。
  虽然在宁远筑城的意见没有立即实施,但袁崇焕非常高兴地是:他那"守宁远"的主张终于得到了首肯,他也相信新任经略一定会重视他筑城宁远的主张。而他眼下首当其冲要做的事,也莫过于制订一个建成宁远防钱的详细计划了。

第19章 八月,孙承宗督师辽东

  司礼监一间专设的议事堂里,屋角里放着冰,给屋里添了不少凉意。魏忠贤闭着眼躺在一张荡来荡去的晃椅里养神,两个小太监小心翼翼地侍立在旁,一个端茶,另一个则不时地轻轻推一下晃椅。屋子里没有一丝响动,安静极了。
  远处有脚步声传来,未几就听到门口有人报告:"王体乾、李永贞求见。"
  两个人都是司礼监太监--王体乾,原为尚膳太监,由魏忠贤推举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司礼掌印者乃太监之首,但王体乾却甘心位处魏忠贤之下,事事看魏忠贤眼色行事,因此深得魏的信任。李永贞,在万历时曾因犯法被系狱十八年,获释后夤缘通于魏忠贤,即由文书房直升司礼秉笔太监,与王体乾并为魏忠贤心腹。
  魏忠贤眼也未睁:"进来吧。"
  二人轻手轻脚走进屋内,恭恭敬敬向魏忠贤行跪拜礼:"魏爷万安。"

  "什么事?"魏忠贤依旧闭着眼。
  "内阁送来几份章奏,请魏爷定夺。"
  "你们都下去吧。"魏忠贤这才睁开眼,向身边的小太监摆了摆手道。
  "是,魏爷。"两个小太监同样轻手轻脚地退了下去。
  "都是些什么事呀?"魏忠贤问道。

  "工部求重修朝阳运河码头事、大木厂和琉璃厂扩建事,户部求开德州仓赈济山东灾民事、增收盐课关税事,吏部有一百二十五名外官命妇赐号事,……"王体乾连忙从袖中取出一沓奏章,拿起最上面的那张清单,一字一板地念道,尖尖的嗓音立时在屋内响起。
  "工部所奏三项工程事都交给永贞办,其它事你吩咐文书房直接票拟交给叶向高他们去办得了。"魏忠贤一边心不在焉地对王体乾说,一边瞄了李永贞一眼。
  "是,魏爷,奴才这就按魏爷吩咐去办。"王体乾偷偷看了看魏忠贤,又道:"还有吏部叙庆陵功事--"
  "怎么个叙法呀?"魏忠贤还是那样的不甚经意。
  "魏爷弟侄俱荫锦衣卫指挥佥事。"王体乾答。

  "好,好,这样就好。"魏忠贤慢悠悠地说,接着挪动了一下身子,又问:"还有什么事?"
  "还有……还有御史周宗建的一本……一本奏章……"王体乾吞吞吐吐道。
  "周宗建?就是去年胆敢数落奉圣夫人的那一个?"魏忠贤坐直了身子。
  "是,魏爷,就是他,也是东林一伙的。"
  "都说些什么?"

  "他说……说京师雹不以时是魏爷……乱政所致……"王体乾依旧吞吞吐吐地,"还骂魏爷目不识……识丁 ……"
  "敢骂咱家?这个周宗建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啦,真他妈的有种啊!"魏忠贤忽地站起身,猛一跺脚:"永贞,就把骂咱家的那段念来给咱家听听。"
  "魏爷,您老甭生气。"王体乾劝道。
  "魏爷喝口茶,消消气。"李永贞又端过一杯清茶,恭敬送上,也劝道:"宰了他不就结了?不念了罢。"
  "念!咱家今天正有兴致。就想听听,听听这个姓周的究竟怎么一个骂法。"魏忠贤一手持杯,一手叉腰,两眼瞪得滚圆,一副凶神恶煞模样。
  李永贞从王体乾手中取过那一沓奏章,翻了翻,找到周宗建的那一道,看一页掀去一页,看到后面,他干咳一声,念道:
  近日政事,外廷啧啧,咸谓奥窖之中,莫可测识,
  谕旨之下,有物凭焉。如魏进忠者,目不识一丁,而陛
  下假之颦笑,日与相亲。一切用人行政,堕于其说,东
  西易向而不知,邪正颠倒而不觉。况内廷之借端,与外

  廷之投合,互相扶同。离间之渐将起于蝇营,谗构之衅
  必生于长舌。其为隐祸,可胜言哉!
  "啪"地一声,魏忠贤狠狠将手里的茶杯摔碎在地上,尖声叫骂道:"混帐东西!竟也如此轻贱咱家!不给点厉害让他瞧瞧,也不知道马王爷长了几只眼!"
  王体乾和李永贞一齐狠狠道:"魏爷,奴才们派人宰了他!"
  魏忠贤却没有再说什么,他又坐回到晃椅上,缓缓躺下去,闭上了眼睛。

  王体乾和李永贞连忙上前轻轻地推起晃椅,又一齐附在魏忠贤的耳边说道:"人不知鬼不觉地悄悄干了他!"
  魏忠贤依旧没有说话,半晌才慢慢地睁开眼,吐出一句:"不,先留着他。"
  "留?"王体乾和李永贞互相看了看,惊诧道,"那不太便宜了他?"
  "……"魏忠贤没有作声,他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一改刚才怒气冲冲的样子,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魏爷,那……这本奏章该怎么发落?"王体乾见魏忠贤半晌不发话,又问。

  "怎么发落?不理他就是了!"魏忠贤立时答复,"体乾不是说过,这就叫留中吗?对,叫留中!就让它石沉大海、永远也见不了天日!哈,哈,哈……"
  "魏爷,还有大学士孙承宗一本奏章……"王体乾又接着说。
  "他说什么?也骂咱家?"魏忠贤一惊。
  "没有,魏爷。他只说王在晋去职后,辽东经略一职眼下还没有合适人选 。"
  "他想怎么样?"

  "他是自请督师,去守辽东的。"
  "孙承宗要去辽东?原来是这样!好啊,那就让他去吧。他不是帝师吗--动不动就撇开咱家直接去找皇上,也真够厉害的,是吧?上次他去山海关,回来后只和叶向高说了说,就直接报告了皇上。皇上呢,对辽东那些事还不是和咱家一样不知道,也给足了他面子全都同意了他。虽说他姓孙的有些失礼,咱家却不能小鸡肚肠,先让着他些。这不?一道圣旨,王在晋就灰溜溜地滚了回来。"

  "那也不能总是由着他呀,魏爷。得防着点,据奴才所知,这孙承宗虽说还没有入伙东林,可他说话办事却都向着东林,也是一个讨厌鬼。"王体乾眨巴了两下眼睛,又小心翼翼地看了看魏忠贤,才又接着说:"奴才也懂得魏爷才刚说的话,可还是要防着。何况这个孙承宗还是帝师,他要真靠上了东林,又有皇上护他,那可了不得。待他势大,那就防不胜防了--魏爷,得防他势大伤爷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