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之孤城》
第5节

作者: 雪白山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辽东的日子也不好过,万历皇帝的矿监高淮和山东的马堂一样残暴。好在他们家住在乡下,开荒种地、砍柴打猎倒也混得下去。十四岁那年,宋世英和父亲去萨尔浒山和铁背山一带挖人参,在山上遭遇五个满鞑子,挖来的人参被抢了,窝棚被烧了,还要抓他们。幸好,遇到一个姓何的采参人挺身而出,带一帮穷兄弟救了他们,又留他们在自家的窝棚里住下,他们父子俩才算逃得一劫。

  从那时起,在宋世英的心里,除了对欺压他们一家几代的那些当官的刻骨仇恨之外,又加上了对满鞑子的刻骨仇恨。
  到了万历四十六年,鞑子兵占抚顺、陷清河。
  从此,汉人又遭鞑子践害。鞑子每陷一城一寨,即屠一城一寨:房子被烧了,粮食布匹被抢走了,老人小孩子被杀死了、成年男子都被捉去作牛马干苦力、女人也被抓走白天作奴婢夜晚被奸淫……
  宋世英一家从此也大祸频临:万历四十六年冬月,弟弟宋世杰和两个叔叔去辽阳,半道上遇到了鞑子兵,宋世杰被抓,一个叔叔被打死,一个叔叔侥幸逃回。万历四十七年六月,鞑子攻占开原城,到处烧杀抢掠,叔叔为保护全家逃离,和十几个鞑子打斗,力竭被杀。天启元年三月,宋世英在辽阳的新家还没有安生半年,鞑子又攻占了辽阳,一个鞑子兵窜到宋世英家,欲图对他母亲施暴,被及时赶回的宋世英一剑刺死,可母亲也已断了气。宋世英草草埋葬了母亲,趁着混乱,和父亲一道逃出了辽阳城,昼伏夜行,忍饥挨饿,最后才到了锦州。

  父子二人原本打算回临清去,却不料父亲又病倒了。为了给父亲治病,宋世英替人扛活,直到秋天,父亲病才有点好转。父子俩商议再继续打工,挣点钱就回临清老家。谁知道年才刚过去,鞑子兵又占了广宁城,河西的汉人都往关里跑,宋世英和父亲也随着逃难的人流向西走。
  离开锦州,过了宁远,还没有走到前屯,又冻又饿的父亲又一次病倒了。
  这一次,父亲再也没有起来,就和沿途的许多冻饿而死的难民一样,倒在了逃回关内的路途中。父亲临终前告诉宋世英:“你母亲死在辽东,两个叔叔死在辽东,我这身子骨也不行了看来也要留在这辽东了……世英啊,我们一家在辽东生活了二十多年,可现在,你弟弟杳无音信,咱家怕……怕只剩下你一个人了……有朝一日咱们大明朝强盛了,收复了辽东,你可一定要回来,看看我和你母亲、看看你的两个叔叔、再找找你弟弟。你可要记住:鞑子占我辽东,是国恨;杀我亲人,是家仇。报这国恨家仇,咱家可就指靠你一个人了……”宋世英眼含热泪在路边的高岗上埋葬了父亲,孤独一人回到关内,到处流浪。今天也才来到此镇,恰恰又遇到刚才的那一个场面……

  “我已经失去了母亲,失去了两个叔叔,又不见了弟弟,只剩父亲一个亲人,也没有了……家没有了……”痛苦不堪的宋世英泪流满面,再也说不下去了。
  “壮士节哀,也不要太伤心了——”袁崇焕非常同情宋世英的遭遇,又问:“一直没有你弟弟的消息?”
  “没有。听一些从鞑子窝里逃出来的人说,汉人一旦被他们捉去,没有不倍受折磨虐待、很少能有生还的……我想我弟弟也难熬过来……”宋世英说着说着,眼泪又流下来了。
  “多方打听打听,我想你们兄弟会团圆的——”袁崇焕缓缓说道,稍停,又改了话题由衷称赞道:“宋壮士,适才舍己救人实在高尚之至。且武艺高强,更令人佩服敬畏。”
  “承官爷夸奖,小人实在不敢当。”宋世英抹去眼泪道。
  “壮士习武多久了?”袁崇焕摸着放在包袱上的剑,问道。
  “小人自小便随父亲习文识字、练武强身,长大些时,偶遇一深山隐士,拜他为师习武。这多年总算未辱父命、未辱师门,于文于武都略略有些长进。只是埋没了祖传的这把湛庐剑,我心有愧呀,愧对先祖,愧对岳飞岳将军……”

  “就是岳飞岳将军的那把湛庐剑?”
  “是。先祖宋云中曾是岳将军的一员偏将,岳将军遇难前曾将这把湛庐剑交给先祖,要他转交给还在杨州养伤的爱将王贵。岳将军同时还给王贵写了一封信,在信的末尾,岳将军特别写了一句话——‘剑赠王贵兄弟:切记尽忠报国,莫忘还我河山。’王贵将军弥留之时,又将湛庐剑交与先祖,再三叮嘱他不要忘了岳将军之托。先祖后来与金兵激战,不幸身亡,湛庐剑也落于金兵之手。直到元末,在一次与元军的拼战中,湛庐剑才又奇迹般地回到了和太祖高皇帝一道起义的我们宋家后人的手里,就这样,湛庐剑得以在宋家庄隐伏、并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宋壮士,今后作何打算?去京师?还是回山东老家?”袁崇焕又问。
  “官爷,小人如今没有了亲人,已是无家可归,只能浪迹天涯了……”
  “依我看你现下的状况,亦当为国效力才是。如你父亲所说,驱逐鞑子,报仇雪恨——”袁崇焕着实喜欢这个身怀绝技又纯厚朴实的年轻人,心想:留他在自己身边作个帮手,那该多好!可又不知宋世英是不是愿意,便试探着问他道:“此去关门,我想察看一下关内关外形势,不知壮士可否随我一行?”
  “官爷,小人愿意。”宋世英爽快答道,“家父也曾说过,小人先祖曾征战疆场,为国尽过力,只我等这般没有出息。如果小人这点技艺能为官爷赏识,出而为国效力,也算是有了些许用武之地,不辱没祖宗了。”
  “如此甚是。”袁崇焕高兴地说。
  “谢官爷赏识收留——小人从此追随官爷,即以此身此剑许国。老天在上,我宋世英定当奋发努力,尽忠报国,为国为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做一个无愧于先祖、无愧于岳将军和王贵将军、无愧于这把湛庐剑的有用之人! ”宋世英肃然起誓道。
  “说得好!只要有尽忠报国这份心,何愁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袁崇焕用力拍了拍宋世英的肩膀,那副神态无疑也是对他自己说的,随即吩咐佘洪:“这里去驿站不远,你这就带上关防找驿丞调一匹好马,明日我们就去山海关。”


第6章 守备衔营官何可纲

  通往山海关的驿道两旁,到处都有难民临时搭建的窝棚,有的还在着火、有的早就被烧毁了;沿路可见寻衅闹事的溃兵,有的用长枪挑着大包小包,有的背着大刀,手里提着鸡鸭、或者牵着牛羊,醉眼朦胧地哼着淫秽小调。无论沿路的街镇还是远处的村庄,不时传来鸡飞狗跳和粗野的叫骂声以及老人、妇女、小孩子的哭叫声,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或明或暗……

  山海关更是混乱不堪。不少从广宁逃回关内的溃兵无事生非无恶不作。有的单独抢劫,有的结伙作案,已经闹得城乡处处不得安宁。原来驻守山海关的官兵也不甘寂寞,学着溃兵的样子,兴起了风浪。这些拿了银子不打仗的兵痞,听到警报跑的比谁都快,但骚扰起老百姓来,却又是一个比一个凶狠。到了后来,一些溃兵和守军干脆互相勾结在一块,胆子也越来越大了。他们无所顾忌地乘乱大干起来,好长的一段时间里,操着陕西、贵州、湖广、河南还有辽东口音的溃兵和守军结成伙子到处乱窜,在山海关城里城外、街道乡村横行霸道。放火的、绑票的、抢劫的、奸杀的案件不断发生,老百姓难得有一天的安宁日子!

  黄昏时分,袁崇焕一行三骑到达山海关。
  往日,这正是人来人往、灯红酒绿、生意兴隆的时候。但在此时,只见大部分店铺店门紧闭,街面上行人稀少,而且大都是行走匆匆,生怕走得慢了,冷不丁被兵痞刺上一刀似的。倒是那些嘴里喷着酒气、眼里露着凶光的兵痞们却到处可见。街上的行人只要一看到他们,就好像是碰到了瘟神一般,大老远就躲,避之唯恐不及。大街上小巷里,时不时就传出来凄厉的呼救声……

  一路上双眉紧锁的袁崇焕,此时的脸色更加阴沉起来。
  "我的老天爷!"他们牵着马走到一个十字街口停下来时,佘洪禁不住惊叫起来:"这哪里还有一块清静之地呀!"
  "是啊--世道不好,百姓遭殃,日子越来越难熬了哇!"听到佘洪的一声惊叫,刚从他们旁边走过去的一位老者停下来,回身看了他们几眼,接了佘洪的话,热情地对他们说起来:"看样子吧,你们刚从外地来,可不要瞎蒙乱闯啊!那些兵们厉害着呢。不过,也有好兵,虽说为数不多,可总比没有强啊 。"
  "老人家,你说的这些兵也是从东边过来的?"袁崇焕向那老者拱手问道。
  "是啊,都是一色的辽兵--"老者一边还礼,一边说道:"他们就住在前面不远。喏,就从这里右拐,再转弯向东,走完那条街,就看到街口有一个牌坊。那牌坊过去呢,就是东边进关来的一个守备的营盘。那守备管的严,当兵的也都很规矩,这可是那条街上百姓们的福气呀,在这城里头,就数那里最清静最安生了。客官,那附近就有一个大客栈,趁天还没有黑,你们快去,以免不测呀。"

  "谢谢您啦,老人家!"袁崇焕再次拱手,向老者致意。
  "莫谢,莫谢。"老者连连摆手道,"天色不早,你们快快去住店吧。"
  离牌坊不远,袁崇焕就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这里,秩序井然,行人虽然也不多,却并不慌乱,不象先前所见一如惊弓之鸟那般。他顺着牌坊向街里望去,但见大街两边旗帜鲜明,一队队士兵荷枪持戈,虽然衣衫破烂、不甚齐整,却也精神抖擞。他不由在心里想:这一营士兵军纪如此严明,实属难得。领兵的守备想必也不是一个泛泛之辈,只不知他的战阵蹈略如何?对辽事又知之多少?此人,一定要会会他才是……

  三人找到客栈正要进门,却见一队士兵簇拥数骑缓缓而来。领先一骑之上坐着一个年轻军官,仪表堂堂。队列的前面,一杆大旗迎风飘扬,旗中央写着一个大大的"何"字。
  宋世英看到红旗上的那个"何"字,心里突然一动;待看清那个军官时,更觉得十分面熟。他急步趋前,仔细地端详那个年轻军官一番。突然,他兴奋得跳了起来:"何大哥,还认得我么?"
  年轻军官一愣,勒住马反问道:"你是何人?"
  "我是宋世英啊!"
  "宋世英?"年轻军官似乎还有些犹豫。

  "何大哥--"宋世英越发认准了,"不记得萨尔浒、铁背山了?万历四十二年,在铁背山上挖人参的父子俩?"
  "萨尔浒?铁背山?"年轻军官极力回忆着,"你是--"
  "我就是那个十四岁的小兄弟呀!"
  "啊!是你呀--"年轻军官一下子想起来了,他立时翻身下马,大踏步直奔到宋世英跟前,紧紧抓住宋世英的肩膀晃了又晃,"你就是那个小兄弟?铁背山上挖人参的宋世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