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刘裕拓跋珪卷)》
第58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2-10 10:43:07

  第十一章 皇帝杀手
  刘裕,一个令胡族闻风丧胆的名字。在东晋十六国乱世纷争的时代,刘寄奴用武力征服四个王国,残忍地砍下三个皇帝、一个国王的人头,缢死、刺杀东晋两个皇帝,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杀手,开创诛杀禅位皇帝的先例。
  铁血终结者出身贫寒,是个无赖赌徒。这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孤身加入北府军,作为一名小小的北府军司马参与镇压声势浩大的孙恩起义,反复千里,浮海追击,终将义军击溃。以一名赋闲在家军官的身份振臂一呼,凭借一百多人建义京口,推翻桓楚政权。两次北伐中原,取西川,围广固,定岭南,入关中,诛灭慕容鲜卑和羌族姚氏两大皇族,重新拯救已经灭亡的东晋王朝。

  寻常巷陌斜阳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登上悬水峻壁、江山相雄、风景壮美的京口北固山,眺望浩浩荡荡的长江,吟下这首千古传诵大气苍凉的不朽词篇,将溢美之词毫不吝惜地赋与以武力北伐中原,取得克复两京辉煌胜利的宋朝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称赞他的英雄业绩足以与千古江山交相辉映。
  昔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大英雄生在斜阳草树掩映下京口的寻常巷陌中!
日期:2009-12-10 10:47:15

  京口即今江苏镇江,位于晋都建康以东,长江之南,此地连冈三面,一水横陈,群山环抱中的一间不起眼的茅屋便是南朝缔造者的出生之地。
  寄奴是刘裕的小名。刘裕,字德舆,祖上是彭城人,汉楚元王刘交之后。八王之乱,刘氏过江迁居晋陵郡京口,祖父刘靖曾任东安太守,父亲刘翘,本郡功曹,母亲赵宗安乃平原太守之女。
  公元363年(东晋哀帝兴宁元年)三月,赵宗安生下她唯一的儿子刘裕,孩子出世本是件开心的喜事,而我们的大英雄、南朝的缔造者却差一点死于襁褓之中。
  南北朝时期医学不发达,没有剖腹产,女人们享受着初为人母的喜悦同时,面临着死亡威胁。
  年仅21岁的母亲赵安宗因难产撒手人寰,父亲刘翘悲痛万分,迁怒于刘裕,视为不祥,准备把婴儿抛弃。如果真是如此,南朝的历史要重新来写了。
  没有神龙护体,没有六丁六甲保护,却有一个善良的女人。
  同族兄弟刘万的妻子可怜刘裕一出生没了亲娘,将他抱入家中,断了亲生儿子刘怀敬的母乳来喂养,并给刘裕起了个小名,叫寄奴。
  南北朝人家起名字喜欢用“奴”字,如同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生的人起名好用“建国”一样,又因客居寄养,所以叫“寄奴”。只是他的养母怎么也想不到,寄奴这个毫不起眼的名字竟然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吟唱传颂。
  两年后,刘翘聘娶洮阳县令的女儿萧文寿为继室,连生两个儿子,刘道怜、刘道规。
  萧文寿庶族小姐,知书达礼,说服丈夫,将刘裕接到身边,对这个身世凄凉的孩子怜悯疼惜,宠爱有加。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盛年的刘翘却因病去世。萧文寿母弱子幼,家道中落,陷入贫困无依的境地,但她天生傲骨,拒不改嫁,为维持生计,白天务农,夜晚织履。
  做为两个弟弟兄长的刘裕,早早挑起一家生活的重担。从小“耕种”、“砍柴”、“捕鱼”、“贩履”来养家糊口,艰难度日。潦倒困顿的日子,丝毫磨灭不了刘裕天生的豪气。成年刘裕生得风骨奇特,有大志,好出大言,喜欢吹牛。爱好樗蒲,也就是赌博,街坊邻居都不喜欢他。
  一个说大话的赌徒,怎么会赢得人们的好感呢?
日期:2009-12-11 10:34:19

  刘家自诩汉室宗亲,东汉亡国近二百年,又有谁会去管这么一个皇亲国戚?按照九品中正制的划分,到了刘裕这一辈,下等士族划不上,顶多算破落庶族。
  东晋实现九品中正制,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那时做官不经过考试,属于世袭制,“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是东晋社会的现状。
  一个破落庶族只能去官府做低等官差,相当于公务员的科员、办事员什么的,顶多干个副科级。

  刘裕不读书,好赌钱,又常赖帐,郡县府衙怎么敢用他这种人物,只得去投军。当兵是个苦差事,有头有脸的人没有人肯去当兵,因为东晋社会看不起武人。不仅士兵,军官也低人一等。
  刘裕家住京口,京口就有一支强兵。淝水战争中大败前秦帝国百万大军的北府兵就是京口兵。
  刘裕投军不必当兵,士兵有兵户,他是去做军官,当然,只能做一名下级军官,一直做得默默无闻。一则他是庶族,二则京口老乡,熬来熬去,熬到北府将军孙无终的府司马,按照现在来讲,大体相当于师部参谋的角色,其年已经36岁。
  古人生命周期比现代人短,要给大人接班,必须成熟早。不管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十六、七岁的年纪好些人已经独挡一面,三十六岁离退休不远了。孝武帝以后,东晋对北方各国处于战略防御,大的会战没有,如果不是孙恩大起义,刘裕恐怕就得从北府军中退居二线,然后,强迫转业回乡。
  机遇不会埋没人才,时代需要他这种人才,震动天下的孙恩大起义爆发了。

日期:2009-12-11 10:49:34

  五斗米道,长生水仙
  信仰是人类必须的,它是人生的目标。宗教往往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实现他们的野心。十字军中的基督徒,穆斯林军队中的圣战者,还有道教的长生人。狂热的宗教热情可以横扫一切,一个五斗米道的大天师点燃江南遍地烽烟,他就是孙恩。
  孙恩字灵秀,琅琊人,五斗米道的教主、大天师。听着怎么象武侠小说,本故事不是虚构,实实在在、真实发生的历史。
  五斗米道也叫天师道,道教前身。日后什么武当派、华山派、全真教┄┄ 都是孙子辈的。开山掌门人叫张道陵,总坛设在四川鹤鸣山,创建于东汉。张道陵对人讲,我是太上老君亲封的天师,想拜在我的门下,必须拿出五斗米。所以,他的教派叫五斗米道。
  张道陵是道教第一任掌门人,传到第三代,他的孙子掌教,将五斗米道发扬光大,成为江湖第一大门派。他就是三国演义中赫赫有名的一方诸侯汉中张鲁。
  张鲁不满足于做江湖领袖,依靠教中的高手们打出一片天地,割据汉中,以教治国。张鲁自号天师,用“鬼道”教民。初来学道的人都叫鬼卒,不设香主、坛主,叫祭酒、大祭酒。祭酒以《老子道德经》教民诵习,以符水禁咒为人治病,并设“净室”,有病的人叩头思过。鬼吏主管为病人请祷鬼神,教民诚信不欺诈。又置“义舍”,内置米肉供给行路者。犯法者先赦免三次,然后行刑。有小过者罚修路百步以抵其罪。

  五斗米道经张鲁的改造,发展壮大起来。三十年间,当地各族民众“皆信向之”,使汉中几乎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曹操破汉中,张鲁投降,汉中政权覆灭,但巴蜀地区的五斗米道未被消灭,随张鲁及其部曲的北迁,五斗米道传播到中国北方。
  历经曹魏和西晋,至东晋时,五斗米道取得很大的发展。江东的五斗米道除了信奉以前的教义之外,还相信役使鬼神,神兵相助,相信天官、地官、水官,尤其信仰水仙。坚信长生不死之术,自号“长生人”。人们认为,只要信奉天师道即可成仙,投水者成水仙,被杀死的称“尸解”、“蝉蜕”。总之一句话,死不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