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刘裕拓跋珪卷)》
第57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2-08 15:29:16

  谁也抗拒不了这么重的诱惑,何况二人本就不睦,刘牢之当下答应。王恭似乎感受到气氛异常,为拉拢住刘牢之,当众置酒,拜刘牢之为兄,许下诺言:“事成之后,我的职位你来做”。然而为时已晚,刘牢之铁心投靠朝廷。
  当时形势对三藩有利,荆州水师突至湓口(即今九江),官军毫无准备,匆匆逃走。荆州军攻入江州,与司马尚之的官军在白石激战,桓玄大破官军,进至横江(在今安徽和县),京都震动。
  千钧一发之际,进兵到竹里的刘牢之突然宣布归顺朝廷,回兵攻打王恭。王恭战败,单骑逃走,由水路逃往长塘湖,准备投奔桓玄。可惜,为人告发,被擒获,送京师建康,斩于倪塘。
  王恭临刑,仍旧一派名士风度,手理须鬓,神色自若,对监刑官说:“我暗于信人,所以到了今天这种地步,我的本心岂不忠于社稷!但愿百世之下知有王恭。”
  王恭之败并非如他所言,败于轻信刘牢之,而是败于轻率性格。第一次胜利冲昏头脑,试想,桓温多大的英雄豪杰,北伐屡立战功,声威卓著,拥有一支忠诚大军,尚不敢向朝廷发难。王恭凭什么?军队听你的?还是老百姓听你的?
  不过,王恭的确是魏晋风流名士的杰出代表,“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死算得了什么呀!他死后,头颅挂在朱雀桥上示众,司马道子仔细端详他的头说:“你何故要急着杀我呢?”

日期:2009-12-08 15:30:28

  二州二府一国
  王恭斩首,官军在刘牢之率领下马不停蹄进军新亭。荆州军畏惧北府军声威,回师蔡洲(长江中的沙洲)。
  司马道子做工作瓦解荆州军,下诏任命桓玄为江州刺史、杨佺期为雍州刺史、桓修为荆州刺史、贬黜殷仲堪为广州刺史。诏书一下,荆州军内部果然大乱,桓玄、杨佺期喜出望外,殷仲堪勃然大怒。三人互相怀疑,各存鬼胎,仓惶退兵。
  荆州兵退到寻阳,三人回过味来,互相交换子弟为人质,重新确立结盟形式。王恭死了,众人共推桓玄为盟主。朝廷见反间计不成,只得重新委任殷仲堪。不过,三人同盟矛盾重重,破裂仅仅是时间问题。
  桓玄占据江州,凭借名声和家族地位登上盟主宝座之后,愈自骄矜倨傲。不把殷仲堪放在眼里,杨佺期更不用说,寒士一个。

  其实人家杨佺期世代高门,他是东汉太尉杨震之后。从杨震开始到杨准,“七世有名德。”
  杨佺期沉勇果劲,兄弟三人强犷粗暴,以武功出名,杨家兄弟自以为门户高贵,江表莫比,有人把杨家比做琅琊王氏,杨佺期都恨得要命。可惜杨家过江太晚,又在北方胡族朝廷中做过官。再者,杨家婚姻不是高门士族之间联姻,所谓“婚宦失类”,江南名士品评起来,杨家不上数。
  杨佺期欲立大功,振兴杨家,北伐中屡败敌军,荣立大功。纵是如此,桓玄照旧看不起。
  杨佺期劝殷仲堪杀死桓玄,说桓玄终为后患。殷仲堪一心维系三方联盟,怕有一方出闪失,自己控制不住荆州局势,不许杨佺期动手。

  公元399年,荆州大水,平地三丈,殷仲堪把府库中的储备粮食全部拿出来赈济饥民,江陵财力空虚。桓玄终于撕下假面具,尽起江州军队西上,夺取荆州屯粮之地巴陵(在今湖南岳阳),打败殷仲堪的援兵,兵锋指向江陵。
日期:2009-12-09 10:12:56

  殷仲堪连忙派人去襄阳求救兵,杨佺期说 :“江陵无粮,怎么抵抗敌人!可率军北来,共守襄阳。”殷仲堪指望保全军队和地盘,不肯弃荆州,骗他说:“最近我们征集一些粮食,储备很足。”杨佺期相信了,率步骑八千来救江陵。
  雍州兵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勇士,武器装备一流,精神抖擞,精甲耀日。到了江陵城却吃不上肉菜,只能喝些米粥。杨佺期大怒道:“这回完了!”立刻向桓玄发起进攻,等吃不上饭,仗就不能打了。桓玄避其锐气,先行退却。第二日,利用杨佺期急于求战之心,用伏兵打败雍州兵,攻入江陵。杨佺期和殷仲堪先后出逃,均被追兵杀死。
  殷仲堪的死讯传到江陵,桓玄与众人正在讲解《论语》,讲到下面一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桓玄闻报,心情、脸色都很不好。桓玄用欺诈和背叛的手段谋占荆州,不够正大光明,为君子所不齿,连他自己都感到脸面无光。
  但是,心中的一丝不快马上被巨大的成就感一扫而光。东晋朝廷下诏承认桓玄的军事胜利。以桓玄为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诸军事,后将军,荆、江二州刺史。
  桓玄兼并西夏、独霸荆州,领荆、江二州,二府,一国。正巧赶上一年中的第一场雪,五处官府都来祝贺,五封贺信一同送到。桓玄神采飞扬,在官厅上于信后起草作答,下笔如有神助,粲然成章,文采斑斓,互不混杂。
  由桓玄阴谋发动的高门士族与皇权、地方官府与朝廷的战争,以桓玄与司马元显共治收场。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削弱自身力量,被高门士族压抑的庶族地主乘机引发一轮规模浩大的夺权运动,孙恩、卢循、刘裕接踵而起。江东烽烟遍地,孙恩大起义揭开这场残酷无比的战争序幕。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不知树下尚有一张弹弓。”
  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一位震古烁今的名将应运而生。他只身挥舞一柄长刀驱赶数千敌人,做为大汉民族的英雄,接连砍下慕容鲜卑和羌王的首级,踩着无数的头颅登上刘宋王朝的皇帝宝座,开创了一百六十九年南朝基业。桓玄机关算尽、孙恩浴血奋战换来的一切全都为他做了嫁衣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