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刘裕拓跋珪卷)》
第32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9-30 21:17:54

  从慕舆嵩以及后来发生的一系列针对慕容宝的军事政变可以看出,慕容麟处心积虑想做皇帝。现在老皇帝生死未卜,一旦大军安全回到中山,慕容宝会顺利登上帝位,这是慕容麟所不愿看到的。如果伐燕大军失败,慕容宝在燕国声望大跌,到时候慕容麟会有机会。
  我们不难看出,慕容麟内心深处希望魏军实施追击,让伐燕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恨不得慕容宝吃败仗丢面子,他好有机会登上皇帝的宝座。
  支昙猛晓不晓得慕容麟的心思,我们无从知道。面对危机,和尚哭泣地举出淝水战争的例子劝阻说:“苻坚以百万之师,败于淮南,正是由于恃众轻敌,不信天道的缘故!”
  好在老成持重的慕容德劝慕容宝听从支昙猛的话,慕容宝于是派遣慕容麟率三万骑兵断后以备非常。这又是一道令人费解的命令,慕容麟明明不相信魏军会来,慕容宝派他去岂非糊涂。为什么不派原本负责后继部队慕容德,慕容农也可以啊?慕容宝虽寡断但不糊涂,有自己的算盘,怕万一老皇帝真的晏驾,慕容麟早回中山再生变故,不如让他晚点进城。
  慕容麟断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史书称“慕容麟以支昙猛为妄,纵骑游猎,不肯设备。”别说一个有掩护任务的断后部队,就是大部队在撤退的时候也会有侦察兵观察敌情。偏偏没有一个燕军侦察兵,太奇怪了,显然是慕容麟捣鬼故意不设侦骑。
  后燕军象观光客般边玩边走,追赶的魏军骑兵晨夜兼行,沿途汇合各支魏军。初九黄昏,追至参合陂西。
日期:2009-09-30 21:19:29

  哨探来报,燕军在陂东蟠羊山南面的河流旁安营。拓跋珪举目望去,幕色茫茫之下,峰峦起伏,群山绵延。西面是宁静的参合陂湖水,白茫茫的湖面泛着一片轻烟似的薄雾,对面的蟠羊山只能隐隐约约辨出灰色的山影。拓跋珪对于参合陂并不陌生,生于此地,长于此地,儿时常在湖边玩耍。每一处山石,每一处草木都依稀记得。
  拓跋珪长吁一口气,连夜部署诸将,掩覆燕军。士卒人衔枚,马束口潜伏前进,悄无声息地向山腰爬去。进入睡梦中的十万燕军根本不知道死神正一步一步从漆黑的夜色中向他们走来。

  晓雾蒙蒙,残月失去光泽,抛在天边,天际露出蛋白,天边的云彩象是浸了血,由淡淡的红色逐渐变得鲜红。拓跋珪率领魏军登上蟠羊山山头。山脚下的参合陂湖面结了一层薄冰,死一样沉寂,枯萎的衰草蒙着由晶莹的泪珠凝结而成的一层白霜。燕军的帐蓬一座挨着一座,波浪般起伏,营寨里静悄悄的,残余的火堆昌着淡淡的烟。
  拓跋珪脸上掠过得意的笑,眸子变得更加明亮,就象一头狼发现它的猎物已经无路可逃,马上要成为美食一样。
  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万千营帐一片血红。
  慕容宝伸个懒腰,从行军床上爬起,打着哈欠步出大帐。燕军士兵们刚刚起床,嘈杂着,喧哗着。天边的朝霞刺得他眯起睡意朦胧的眼睛,把头转向西面的山峦。突然,他的心“攸”得一紧,抬手用力搓搓眼睛,眼睛越睁越大,象是遇到魔鬼一般。西面的山头隐隐绰绰满是拓跋鲜卑的骑兵,扭头向北,北面的蟠羊山上也是数不清的魏骑。怔了片刻,慕容宝声嘶力竭地吼道:“索虏!索虏!”

日期:2009-10-04 19:38:51

  一片惊恐声中,军帐里衣衫不整的燕兵窜出帐子,整座兵营乱成一团,士兵们奔跑着,嚎叫着。
  一声悠长凄厉刺耳的号角从山头响起,在燕兵听来,如同是催命魔鬼招魂的尖叫。数不清的魏骑从北面、西面铺天盖呼啸卷下,战马轰鸣声震动山谷,雪亮的刀矛在朝阳下闪耀万道寒光。
  这下真应了三国马谡引用的那句兵学名言:“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燕军乱成一锅粥,向南奔跑挤上参合陂,湖水冰面光滑,亦未冻实,人撞马踩,冰面破裂,压溺死者以万数。
  这就是奇袭的效果,一支没有准备的军队只能任由宰割。
  魏军对后燕军进行合围,五万燕兵放下武器,束手投降,逃出去的不过几千人。慕容宝等人都是单人匹马逃出,得以幸免。魏兵杀死勇于抵抗的燕国陈留王慕容绍,生擒鲁阳王慕容倭奴、桂林王慕容道成、济阴公尹国等文武将吏数千人,收获兵甲粮货以万万计。
  参合陂之战以魏军的大获全胜宣告结束,拓跋珪随后做出一个古今中外颇有争议的决策,坑兵!
日期:2009-10-04 19:40:56

  拓跋珪有远志,绝非一个野蛮部落的首领,他一心想做全天下的皇帝。平定四海需要人才,需要百姓衷心拥护。

  代郡太守贾闰、骠骑长史贾彝、太史郎晁崇等熟悉治国方略的汉人挽留下来,不管出于胁迫还是诚意。余下的战俘,拓跋珪打算全部发给衣服粮食,放生回家,希望用此举感召中原地区的百姓。
  中部大人王建破坏了魏王良好愿望,提议坑杀降卒:“燕众强盛,今倾国而来,我侥幸大捷,不如全部杀掉,使燕国空虚,攻打他们就容易多了。抓获强盗再把他们放掉,不是有违情理吗?”
  王建是乌桓中的大族,世代与拓跋鲜卑联姻。祖姑是拓跋郁律的王后、什翼犍的母亲,王建和父亲都娶拓跋鲜卑公主为妻。代国复兴,任外朝大人,与和跋等十三人共参军国大事,他的话极有分量。
  杀降,古代战争中常见,以此消灭敌国有生力量。征服敌国有两种方式,武力和宣传,一般来说,两手政策同时使用最好。战争胜利后,将敌国士兵斩尽杀绝就会使说教宣传变得苍白,不利于统治他国。所以拓跋珪起初不同意,对诸将说:“如果听王建的主意,我怕日后南方人仇视我们。”做为处于野蛮时代的拓跋鲜卑贵族们,眼光没有那么长远。当时魏国不够强大,不可能让威胁到他们利益的有生力量存在,诸部大人都支持王建。

  拓跋珪尽坑降卒,时过不久,又后悔了。他意识到,自己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种子会发芽,会爆发难以估计的力量。
  坑杀降卒不是拓跋珪首创,他也不是最后一个施暴的人。白起坑杀降卒,导致赵国最终亡国,却不能阻止赵人起兵反秦;项羽坑杀降卒,保证秦人无力再反,却不能阻止刘邦因关中建立基业;拓跋珪坑杀降卒,没有保证燕国不再反击,延迟北魏攻取中山的步伐,但他最终还是打下中原。事物本事都具有两面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
  漫漫黄土如烟如雾地散下,五万生灵就此窒息,无尽的冤魂弥漫在参合陂上空久久不散,亡魂在等什么呢?不过数月,他们心中的战神,他们的父亲慕容垂便来祭奠了。
日期:2009-10-05 20:24:38

  迟暮英雄

  参合陂的失利让慕容垂悔之不及,为自己的自负和轻敌付出惨痛的代价,很快慕容垂从懊恼之中清醒过来,决定再次征伐北魏。
  朝臣们是持异议的,只有慕容德和他灵犀相通,“索虏以参合之捷,有轻太子之心,宜及陛下神略以服之,不然,将为后患。”慕容德说得很清楚,北魏已经不再把大燕的皇储慕容宝放在心上,如果您再不去征服他们,未来的燕国必定会受到欺凌。
  慕容垂有最担心的事,百年之后,太子慕容宝挑不起大燕这副重担。燕国三面受敌,南有晋国,西有秦国,北有魏国。他不担心晋秦两国,晋国北伐每每虚张声势,雷声大雨点小,往往不了了之。秦国地处关中,西面既有吕光的凉国、乞伏部的西秦、鲜卑的吐谷浑,又有大大小小的各族政权,晋国也虎视眈眈地盯着长安。姚兴自顾不暇,更不消说打他燕国的主意。
  拓跋珪的魏国不同,北方各族均被其征服,势力遍布草原大漠。参合陂战后,拓跋珪不会满足做他的草原之鹰,从拒绝接受燕国封王,早就可以看出野心的端倪,若其南下,大燕首当其冲。

  慕容垂后悔当初太过轻视,不过那时也没办法,西燕慕容永不得不除,丁零人不得不讨,以致于养虎为患。现在后悔来不及,一旦自已撒手归天,慕容宝决不是拓跋珪的对手,就是拼了老命,也一定要击败拓跋珪,让子孙后代不再忧虑。
  参合陂的惨败让慕容宝声望大跌,慕容宝为扭转低落的人气,请求二次出塞。慕容垂不会让这位活宝再去丢人现眼,他要御驾亲征。
  参合陂之战,燕国主力军队损失殆尽,只得征召地方部队。慕容垂让清河公慕容会代替高阳王慕容隆镇守龙城,阳城王兰汗代长乐公慕容盛镇守蓟城(今北京)。下诏调动慕容隆和慕容盛的龙城、蓟城精锐甲兵集结到中山,准备再次大举攻击魏国,报参合陂兵败之耻。
  慕容隆的龙城甲兵阵容齐整地开进中山,燕人低落的士气总算稍有振奋。
  公元396年,北魏登国十一年三月,参合陂大战后的第四个月,慕容垂留下慕容德守中山,亲率大军北征魏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