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刘裕拓跋珪卷)》
第31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9-24 15:12:17

  起初,远征军和国内联系频繁,一方面,慕容宝从中山出发的时候,慕容垂已经患有疾病;另一方面,慕容垂不放心前方的军情,燕军的作战方针很多出自坐镇中山的慕容垂之手。
  魏军切断燕军与国内联系,抓获来往于两地之间的燕国使者。统帅慕容宝不仅不知道魏军动向,甚至几个月得不到慕容垂的军事指示和生活起居消息。
  战?怎么战?慕容宝陷入彷徨、犹豫。他的哥哥辽西王慕容农、弟弟赵王慕容麟,皇叔范阳王慕容德沉默不语,似乎在看未来皇帝的笑话。
  夏去秋来,燕军七月到达黄河北岸,三个月过去,初来的锐气有所削弱。此时,后秦援兵已在中途,魏军士气开始高涨。
  孤军深入的慕容宝不敢再犹豫下去,下令渡河攻击。

  上天没有帮助慕容鲜卑人。燕军刚要渡河,突然狂风大作,几十艘战船刮到黄河南岸, 船上三百多名甲士被俘。
  拓跋珪对燕军采用欺骗战术,实施心理战。俘虏的燕兵全部释放,逼抓获的来往于军队和中山的燕国信使隔着黄河向燕军喊话,告诉他们慕容垂已死。
  “若父已死,何不早归!”
  短短几个字,上至主帅慕容宝,下至普通士兵人人恐慌,人心骇动。慕容垂英勇善战、爱兵如子,是燕国士兵们心中的神灵,听说慕容垂一死,凝聚起的精气神顿时散去。
  拓跋珪的心理战得到意外的收获,引爆慕容鲜卑嫡庶子皇位之争。身为太子的慕容宝继承帝位面临危机,慕容垂的死信引起不满太子势力的骚动。
  精于占卜的术士靳安感觉到不祥的气氛,劝慕容宝火速退兵:“天时不利,我方必定大败,火速退兵,或可免去灾难。”慕容宝不听,做为一名主帅,不能因为敌人散布几条真假难辩的不利消息就退兵。
  慕容宝的柔而不决让燕军失去一次安全撤退的大好时机。靳安私下对人说:“我们都要把尸体扔在这荒山草野,回不得家乡了!”燕国军心由是大乱。
  两军又相互僵持了二十多天,慕容宝终究没敢渡河。做为军队最高指挥官,既然不相信敌军散布的谣言决定不撤军,那么你该进攻就进攻啊,在黄河岸边干耗着等什么呀?

  等来了一场兵变。赵王慕容麟的部将慕舆嵩等人认为慕容垂是真的死了,因此图谋进行叛乱,拥奉慕容麟为大燕皇帝。兵变泄漏消息,慕容宝迅速采取措施,处死慕舆嵩等将领。尽管慕容麟没有直接参与此次兵变,两人之间不可避免产生嫌隙。这下好,兵无斗志,将帅不合,仗没法打了。
日期:2009-09-28 18:49:00

  秘中秘
  十月二十五日,慕容宝终于下定决心撤兵,燕军烧船夜遁。立冬时节的黄河出现冰凌,却没有冻住。慕容宝以为魏军没有办法渡过黄河追击,撤退途中连侦骑也没有派出。
  魏军的船只早在撤退的时候全部烧掉,拓跋珪只能眼睁睁看着漫天的火焰心急如焚。他知道,虽然黄河以北、以东地区有拓跋仪、拓跋虔、拓跋遵三支总兵力十七万的军队,但如果没有他的亲临指挥,任何一方均不可能对燕军发动攻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短短过了八天的时间,十一月初三,天象大变,暴风骤至,黄河冰封,上天站到北魏一边。性格果敢的拓跋珪决不会放弃每一次致胜的机会,断然下令追击,亲自挑选两万精锐骑兵踏冰渡河。
  大灾难之前多有征兆。燕军退至参合陂,大风突起,黑气如堤,自军后来,临覆燕军之上。

  沙门支昙猛告诫慕容宝说:“风云突变是魏兵将到的征兆,应该派兵断后。”
  从术士靳安和支昙猛和尚参与军事决策来看,汉化的燕国仍旧保持着原始迷信的风俗。当然,任何时代都有人相信巫术。术士拥有平常人所不具备的自然知识,掌握着一些自然规律,所以,往往他们的预言会成为现实。轻信术士的话便是迷信,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对术士的话进行分析来研判时局有时会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慕容宝嘴角挂着轻篾,笑而不答,根本不相信支昙猛的话。魏军无船,过不得黄河,再说大军走了十多天路程,魏军哪里能够追上?
日期:2009-09-28 18:50:16

  支昙猛和尚坚信预感准确,再三劝阻。此时,赵王慕容麟发火了,怒道:“以殿下神武,师徒之盛,足以横行沙漠,索虏(对拓跋鲜卑的蔑称,因为拓跋部留辫发)何敢远来!你支昙猛妄言惊众,当斩!”
  慕容麟,我们知道他是慕容垂姬妾所生的儿子,生性狡诈残忍,曾经出卖过老爹,慕容垂不忍心杀他,以教导不严的罪名将他母亲杀死。慕容垂河阳起兵反秦,智杀苻飞龙和他的氐族骑兵便是慕容麟的杰作。其后,在平定河北的战役中屡立战功,又多次进入草原,与拓跋珪合作消灭匈奴独孤部、贺兰部。刘显、贺讷兄弟都是慕容麟打败的。
  对于拓跋珪的军事才能,草原上多变的气候,魏国速度如风的轻骑兵,不能说了如指掌,也该有一定认识。慕容麟是第一个看穿拓跋珪野心的人,曾向慕容垂建议将拓跋珪召入中山监禁。
  就是这样一个虑事深远、奸诈无比的将才,此时此刻竟然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不能不令人心生疑窦。小段后说慕容麟“奸诈负气,有轻太子之心”。从他嘴里说出“殿下神武”的话完全是假意,以他对拓跋珪的了解,竟然如此武断“索虏何敢远来”,明摆着又是一句假话。

  一直轻视慕容宝不懂军事的慕容麟,为什么顺着根本不了解情况的慕容宝拍马屁,大肆吹嘘太子殿下英勇神武,燕军如何强大,索虏怎么敢来送死等等。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