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刘裕拓跋珪卷)》
第29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9-21 16:49:11

  膏梁子弟
  比较交战双方的实力,无论综合国力,还是军队的战斗力,后燕明显高出一筹。后燕军是自淝水大战后,十多年血雨腥风里走出来的战士,他们水淹过邺城,五桥泽败过东晋的北府兵,攻滑台,取晋阳,围长子,破台壁,纵横中原,所向无敌,是全天下最精锐的士兵。
  拥有最精良的具装重骑兵的后燕军,为什么败的如此凄惨呢?是魏国军队更加强大吗?不是!魏军是各部落的联兵,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难与燕军抗衡。魏军之胜,胜在战略战术。
  后燕国大军即将挥师北上的关键时刻,戎马一生的老皇帝突然卸去军权,将大军指挥权交给太子慕容宝。
  指挥官是一支军队的灵魂,能力大小直接影响战局。战前,燕国大臣高湖将拓跋珪与慕容宝进行了比较,得出慕容宝不如拓跋珪的结论:“拓跋珪沉勇有谋,幼历艰难,兵精马强,不可轻视。皇太子富于春秋,志果气锐,如今把军事指挥全权交付给他,必定小看魏国,轻敌必败。”
  高湖说得很客气,毕竟慕容宝是燕国未来皇帝,言下之意清楚明了。拓跋珪十六岁起兵复国,征战草原多年,高柳城击败窟咄,弥泽湖大破刘显,西击库莫奚于弱落水,东击吐突邻于女水,北攻高车诸部,千里破柔然,渡河灭匈奴,一个接一个的胜利足以证明拓跋珪是名优秀的指挥官。慕容宝呢?从来没有单独指挥过一次战役,本不是拓跋珪的对手,又心高气傲,锐气十足。如果让他独掌兵权,手握全天下的强兵,必定骄傲轻敌,最终导致失败。

  慕容垂知道,论军事才干,慕容宝比不上其他儿子,用慕容宝为主将的原因是为了历练历练。慕容垂的儿子很多,慕容农、慕容隆、慕容麟,个个战功赫赫,军功卓著,偏偏太子未立军功。“泼墨汉家子,走马鲜卑儿,”没有军功,怎能让鲜卑人心服口服,怎么做皇帝呢?
  高湖清楚慕容垂的心意,强调说:“事情万一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不仅太子损伤威望,同时又坏了大事。”
  慕容垂一心历练太子怎么肯听。事实证明高湖的正确,慕容宝确非拓跋珪对手。
  慕容宝是慕容垂的第四子,大段后所生,以嫡出立为太子。少年慕容宝是个纨绔子弟,为人轻率没有志向。等到立为太子时,一改常态,钻研儒学,谈论时政的水平渐长进,文章写得不错。只是有个小毛病,喜欢曲意迎奉慕容垂的宠臣以求得他们的好话,终于获得朝士称赞,连精明的慕容垂也被欺骗。
  虽然慕容宝工于心计,善于伪装,他的不成器,有个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就是慕容垂的皇后小段后段元妃。
  段元妃劝慕容垂废掉太子另立新君:“姿质雍容,柔而不断,承平则为仁明之主,处难则非济世之雄。”

  太子性格犹豫不果断,太平之世可以做一个好皇帝,遇到危难不是能够平定乱世的英雄。现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把大燕的基业交给他,恐怕不会给大燕国带来昌盛和强大。
  随后她又把话题转到赵王慕容麟身上:“赵王奸诈且有雄心,平时轻视太子,陛下一旦去世,太子肯定控制不住此人,必然会发生内乱。”
日期:2009-09-21 16:52:03

  小段后具有一双慧眼,她看透慕容宝兄弟,洞彻时局的发展。果然不出她所料,慕容宝在北魏大军压境之下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后燕的城市一个又一个的沦陷。慕容麟非但不出力,反而处处掣肘,最终暴露想做皇帝的野心。兄弟相争,使北魏占领燕都中山,后燕国彻底丧失中原。

  可惜小段后的远见卓识、良苦用心非但没有引起慕容垂注意,反而陡增疑心。慕容垂冷笑着说了一句冷酷的话:“你想做骊姬吗!”春秋时代的骊姬谋害晋献公世子申生,慕容垂怀疑小段后想为她的儿子争位。
  一代名将慕容垂做为一名政治家固然老谋持重,但他无远略。在立太子问题上和晋武帝司马炎犯下同样错误,重成法轻人智。为确保君位传承的稳定过于看重嫡子继承制,忽略自己死后新君是否有能力应对天下突如其来的变化。他懂得骑在马上打天下而不能骑在马上治天下的道理,所以把帝位传给为士族儒士称道的慕容宝,可他忘记天下尚未太平,战争仍在继续。
  既然慕容垂认定慕容宝将继承大统,便千方百计为他树立威信,每次征战总要亲征的慕容垂将伐魏大任交给慕容宝,这一决定断送慕容鲜卑千辛万苦复兴的大燕国。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一个是幼历艰难,受过多次战火洗礼的遗腹子;一个是生于钟鸣鼎食的王族,在父亲卵翼下长大的膏梁子弟,胜负可以预测!
  公元395年(北魏登国十年)五月,燕国皇帝慕容垂正式任命太子慕容宝为主帅,率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将鲜卑步骑八万出中山,自马邑出塞北击魏国。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率步骑一万八千人殿后,押运粮草,保障后勤。
  一场中原帝国与草原帝国的大决战正式拉开序幕。这场决定两大王朝前途命运的大会战,被冠以一个美丽地方的名字载入史册,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参合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