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刘裕拓跋珪卷)》
第28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9-15 15:20:07

  慕容垂调集燕军主力步骑七万分两路伐西燕,第一次战役爆发。张崇出井陉关,向晋阳进发;平规攻沙亭(河北临漳西南)。慕容永命尚书令刁云、车骑将军慕容钟统帅大军五万防守潞川。
  次年二月,第二次战役再次打响。慕容垂留慕容宝之子清河公慕容会镇守邺城,征调后燕国地方部队,扬言兵分三路再次进兵。慕容楷出滏口,慕容农出壶关,慕容垂自领一军出沙亭,大造声势,各军准备就绪。
  针对后燕的军事部署,慕容永马上分兵遣将,严兵拒守滏口陉等隘口。以台壁(山西黎城西南)为总后方聚积粮草,补给各军,派小逸豆归、王次多、勒马驹三将率兵一万保卫。
  后燕三路大军集结邺城西南,一个多月不进兵。慕容永心中疑惑,慕容垂老奸巨滑,三路伐人,虚张声势不进兵,肯定另有所图。想到太行陉道路宽阔,怀疑慕容垂声东击西,派人偷渡太行陉或轵关陉。慕容永悉数召回滏口陉诸道兵,屯于轵关(河南济源西北),封锁太行陉路口。
  慕容永奸诈,不及慕容垂老谋深算,慕容垂一个月按兵不动,就是要给西燕人造成一种迂回进兵的假象。得知慕容永撤掉防守滏口的兵力,慕容垂亲引大军出滏口陉,攻入天井关,进逼西燕屯粮重地台壁。

  慕容永慌令大逸豆归救援台壁,平规将其击败。小逸豆归出台壁讨战,被慕容农打得大败。后燕军斩勒马驹,擒王次多,小逸豆归逃回城中,后燕军把台壁团团围住。
  慕容永知道上了慕容垂的当,咬牙切齿,令镇守潞川的大将刁云、慕容钟回援台壁,召轵关诸军还长子。刁云、慕容钟为燕军攻势震怖,帅众降燕。慕容永气急败坏,尽诛二人妻子老幼,亲提精兵五万杀向台壁。
  人马进至台壁南三十里处,远远望见旌旗招展,慕容垂亲率后燕军排开阵势,挡住去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慕容永鼓励将士,亲自擂起战鼓,西燕军呐喊呼啸着扑向燕军,慕容垂挥军迎上来,两军一阵混战。
  慕容垂佯装败退,慕容永纵兵掩杀,追了几里路,事先埋伏的慕容国率领骑兵部队从山涧中突然杀出,切断慕容永的后路。四面伏兵尽起,慕容垂勒兵回战,大破西燕军,斩首八千,慕容永狼狈逃回长子。后燕军攻占台壁,晋阳守将闻讯弃城走,燕军克晋阳。

  后燕诸路兵马将西燕国都长子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慕容永欲投奔后秦。有人劝道:“昔年石虎伐龙城,太祖坚守不出,卒成大燕之基。今慕容垂七十老翁,厌苦兵革,终不能顿兵连年攻我,当坚城固守,拖垮敌人。”慕容永点头,总不能干等,一面献玉玺于晋廷求救兵,一面告急于魏王拓跋珪。
  晋魏两国援兵未到,长子城中有将领开门投降,迎后燕军入城,抓获慕容永。慕容垂望着这个敢于挑战慕容鲜卑皇族正统的异类,破口大骂,下令枭首示众。
  燕帝慕容垂消灭翟魏和西燕,夺取大片土地,势力越来越强大。长子被围之时,魏王拓跋珪应慕容永之邀,派弟弟拓跋虔和大将庾岳率五万骑兵东渡黄河救援西燕,屯兵秀容(在今山西忻州市)。西燕亡国,两军没有交锋。
  此前,后燕与北魏的关系一度紧张,由于两国急于向四邻用兵,发生索马和扣押人质事件时并未兵戈相向。但是,两个一向亲密、世代联姻的鲜卑国家之间的裂痕已无法弥补。此时此刻,北魏救援西燕,军事敌对形势已然确立。它们各自消灭四周敌人,巩固后方,北方两大强国之间的战争随时有可能爆发。

日期:2009-09-15 15:21:26

  战争,人类为什么要进行战争,为什么一遍又一遍重复着战争的噩梦,一遍又一遍从诅咒战争中走向战争。
  人的斗争、民族的斗争、国家的斗争都是因为欲望和不公平,为什么同样卖力气别人过得好;为什么同样是人生活截然不同。战争是获取财富的终南捷径,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有时不得不战。
  鲜卑人是好战的民族,人们普遍早熟,从历代王族年级轻轻便弓马纯熟可以看出他们对武力极端崇尚。慕容鲜卑是极端中的异类,他们从战争中走向辉煌,从战争中走向衰败,从战争中走向中兴,又从战争中走向灭亡。
  慕容垂的一生是慕容鲜卑民族性格的见证,十三岁征高句丽起,历经大棘城之战、入关之战、擒杀冉闵之战、淝水大战、复国之战、灭翟魏之战、统一两燕之战,攻无不取,战无不克。
  然而,他所领导的慕容鲜卑,结局仍然是一场悲剧。他不明白,人是平凡的,无论多么坚强、勇敢的战士最终也会厌倦战争,反感杀戮。慕容鲜卑的贵族和百姓经历一系列的战争后有如日暮黄昏,他们与推翻帝制、消灭军阀,最终取得八年抗战胜利的国民党何其相似,不经过休养生息,再将军队投入到国内战争中去,结果可想而知。
  拓跋鲜卑的贵族们在拓跋珪率领下四处出击,轻而易举掠夺了相对弱小的草原部落大量财富。北魏疯狂扩张让慕容垂感到威胁,民族好战性格让他轻率地举起钢刀,决定北中国命运的大决战即将开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