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现场》
第27节

作者: 华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着,郭队又说,“大伙都别走开,等会尹副局长要来参加我们这个会,对有一些事情,如果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问。”我跟李锦波两个人互相瞅瞅,觉得彼此凶多吉少。该不是宣布我和小李被调离吧。我等着这个消息宣布已经很久了。小李也是,或许把他从刑队调走的话对他脱离那个阴影有帮助。
  尹副局长进来,他说话开门见山。这么近距离的和他接触,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现在是案子处于卡壳阶段。领导这时候出面讲几句,或许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奇怪的是,领导在会上根本就不提什么人事调动,而是一起参与分析案情。原来,领导只想和郭队作一次个别交流和沟通,看看局领导能出些什么点子,把这盘棋盘活。现在,领导亲自挂帅了,应该有啥好办法了吧。没想到,领导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要发言,他要亲自听。这种做法,原先陈队在世时也没有过,怎么现在却别出心裁而非要搞这么一套。郭队竟然第一个点名让我发言。我有点心慌,不过,我马上知道自己不会调离刑队了,我该好好表现一下自己。是不是我的小聪明又犯了。我不但自己恨,连队里的其他人也讨厌我耍小聪明,可是现在,我还不得不耍一次小聪明。领导直截了当地问我,是不是在行动中你的枪走火了我立刻说,“是我。”领导说:“你先说说,你对现在这些案子都是一个什么看法,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我们这里从来就不抓辫子吗,不打棍子,说吧。”

  这显然是郭队安排的。郭队要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独立思辨能力在短时期内很快提高,而不是在关键时刻,说一些人云亦云的话,或者是做出一些与破案要求不符的举止和行为。尹副局也借这个机会出席,这对重申强调和严肃队里的纪律有好处,这意味着接下去有一场恶仗即将展开。
  我看到李锦波的眼睛也亮起来。他好长时间没有像今天这样兴奋。郭队是想借这个机会,让大家在局主要领导面前,重新展示一下自己的精神面貌。
  在这次会上,高连生更是目光炯炯有神。当然,他也要好好表现一下自己。这是允许的。

  领导出面坐镇,是和重建和还原现场有关。
  同沙市公丨安丨局,继续在调查陈林平的车祸和东门县农委万于鸿的案子有无关联。刑警队副队长郭小华,接手刑警队的队长工作之后,感觉这个职务对自己来讲并不轻松。现在,案情的进展也不大。“甚至能说成是原地踏步,”尹副局长在会上说这番话没有责怪大家的意思,他说:“关于两案能否并一案的话,我以前讲过,我现在还不打算推翻我过去说的话,不管怎么讲,我还是觉得,我们以前在调查中,还是对案情有了一点突破嘛。”

  尹副局长所指出的疑点,还是对案子的侦破方向确定起到了一点作用。假如陈林平活着的话,这个副局长或许还可以当的轻松一些。但是,也未必。有许多事情从来就没有按照人的意志为转移,何况是这起案子,它的影响面和波及面的范围,或许会更广更阔。这句话啥意思。这句话恐怕起的是“点睛”作用。尹副局长原来的左膀右臂不就是陈林平和郭小华两个人。如今,尹副局长也不愿意看到郭小华整天忙得焦头烂额,他还是要走到台前,再帮撑一下郭小华。我想,我太会分析领导的心理了。可千万要注意,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再借我一个胆的话我也不敢。

  没想到,尹副局长至今对在车祸中受伤痊愈的吴天杰还在心生疑虑。因为这个人现在很活跃,几乎在案子的每个环节中他都出现过。当初在处理陈队车祸现场的过程中,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大家为此一惊。你看我,我看你,还真有点尚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只见郭队把话接了过来。当时,吴天杰说他开拖拉机前去邻村,是接到了一个电话。大家点了点头,都记得起来,而且笔录上也记载了。那么给他电话的这个人是谁,他说了没有。还有那个宽甸村的许立这个人。究竟是吴天杰为了遮人耳目编出来的,还是真有其人。另外,那天东门县警局既然已经向市局报告案情并且请求支援,那为什么还要在途中设卡进行堵截。设卡是因为我们和县局通气不够造成的,还是有人从中故意而为之。当然,也有人说这是按市局要求做的。当时确实是起到了拖延案子勘查的时间。像这样的解释是不是可以成立。如果拖延依据成立的话,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当中的某个人必须要伪造现场。我说的伪造现场是指万于鸿死亡的第一现场。而且,当时现场的窗是开着的。如果是伪造现场的话,在万于鸿椅子和地上的那一滩血迹又能证明什么。

  尹副局说,市委已经同意由同沙市刑警大队,直接介入并接手东门县农委“三人专案小组”所调查的全部案情。“三人专案小组”解散,也就是说,小组的其他成员也已经纳入警方的侦察和调查范围。
  但是,东门县警方和市局,在万于鸿的是否他杀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分歧。分歧的关键点,就是万于鸿椅子地上的那一滩血迹,还有血迹喷溅的特征确认。还有,窗户上已经提取了多人的脚印,目前也正在排查之中。有些材料不易公开。

  目前是什么人在喊,让万于鸿的案子尽快结案。什么人最关心,在打听等,对这一些诸如反常行为,大家都要认真思考,要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和排摸线索。在揭开他人的面纱过程中,尹副局讲了一个洞幽烛微的观察人的智慧。世界上的事情大多数都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人在塑造自己,并且在其他人面前展示自己形象的时候,能够做到得心应手,这个人也会面临一个如何发现他人真相的问题。

  何况这个人对自己形象设计,也有赖于对他人真相的识破。有人问,万于鸿的案子为什么不及早结案,为啥不按自杀早些作定论等。
  到底是不是自杀。他要是自杀,有些人便没了后顾之忧,如果不是自杀,有些人就无法安定。问的人看上去好像跟案子没关系,实际上问的是自己能不能太平。看似两个问题,实质上是有内在联系的。常常以语言为形式的问题,当问不出真相时,你只要把问题操作化一下,就给问出来了。刚才,我们所讲的操作化,就是在万于鸿是否自杀的问题,在市和县两级政府的一定范围内,提供给大家议论了一番,像这样的操作过程,我们就有可能掌握所要的答案。

  尹副局长后来又把话题一转。我感觉不好,可能局领导要搂火了。果然不错,他问我枪走火好不好玩,如果不好玩的话,那么下次一定要注意,但是,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破案的。他说话嗓门挺高,“我年轻时也走过火,你们信不信。”郭队把脸正视他,好像有些奇怪。怎么局长在今天突然要说起这个话题。高连生心里纳闷。不过,这几天,高连生心里确实高兴不起来,听说局机关对他的印象不是最好,恐怕要接刑警队长这个职务有一定难度。当然,朝中有人好做官。自己和郭队在局里面现在好像都没有后台。平时干活全凭自己的能力。每个人能力都有大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