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是不是姓吴,你现在开手扶拖拉机到宽甸村路口,有一个人在那里等你,这个人会先付你一百元运费,然后他会告诉你具体拉的物料。记住,我姓许,名立,你就叫我许立好了。我住在海甸村。”
雷雨大作。同沙市公丨安丨局六楼灯火通明。一扇窗前有许多双眼睛共同看着黑沉沉的天。是不是现在就出发去东门县。
我发现刑警队长陈林平还没有考虑好。刚才,已经接到东门县公丨安丨局的报案,县农委办公室发生一桩命案。
这天正是下午,可是外面路上的视线非常不好,能见度也只有五十米。陈林平心急如焚,他决定马上出发,说:“小魏小张,还有江小骏,出发。”
那时候,我刚从警校毕业,我跟在陈队身后。
魏成强说:“陈队,你看外面的雨下的这么大,能不能等雨小了再走。”不久前,从治安总队调到刑警队的魏成强提出这样的建议,他也是从安全出发考虑的。但是,队长执意要现在,而且走的决心很大。我们这些人只好服从。
一行人匆匆下楼,钻进车里。两辆警车驶出公丨安丨局大门,直接向东开去。驾驶员李锦波说,“从这里向东四公里,然后再朝北,直接沿着国道行驶四十分钟就可以到达事发现场。”他一边说,一边发现前方的视线越来越模糊。
陈林平心急如焚,他问,“能不能再开快些。”
李锦波说:“陈队,这路上太滑,我就担心开得太快,恐怕不太稳妥。”
陈林平严肃地说,“我叫你开快,你就快开,哪那么多话。”
天越来越黑,外面还是雷声大作,闪电一道道。李锦波一边握着方向盘,一边尽量争大着眼睛往前看。陈林平说:“把远光灯打开。”
李锦波说:“我已经打开了。”
陈林平又说,“把警报器拉响。”
李锦波说:“我也打开了。”
正说时,李锦波发现前方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挡在车前。只听“轰”的一声。两车相撞。一辆冒雨横穿马路的手扶拖拉机侧翻在地。警车上的人也被撞得血肉模糊。
我坐在后面一辆警车上。在我们后面还跟着一辆行驶的大巴。我们车上的驾驶员见状不好,马上刹车,并且打开了双跳灯。
这时候,后面那辆大巴也停了下来。驾驶员和旅客纷纷跳下车,有的打电话,有的帮我们一起组织抢救伤员。不一会,救护车和交警队的人到达现场。
同沙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室门前走廊上已被封锁。一切无关人员都不得靠前。
市公丨安丨局副局长尹德仁和有关人员,正在抢救室门外等候消息。我站在他们旁边,心情也十分复杂。发生这种事情,可不可以说,是天有不测风云。
副局长尹德仁并没有注意我这时候的表情。终于等到手术室的门打开。这是一个全封闭的看似像铁门一样的并且能让人感到窒息的门。这扇银灰色的大门非常肃穆。我心里暗暗忌讳这一种颜色。说不上来这是为什么。当然,我不能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如果说出来的话,尹副局长可能马上会把我调离现岗位。至于原因嘛,我感觉他是无神论者。
要知道,我在大学里专攻法医这一课目。到今天,才稍微有了一个用武之地的平台。我没有想到,我刚毕业分配到这里,在执行第一次任务的时候,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仿佛中了个头彩。
大夫轻轻摇了摇头,说:“陈林平,抢救无效。至于其他人,都已脱离生命危险,但需要住院,观察治疗。”
我感到奇怪,为什么陈队就没有抢救过来。我的心一直在七上八下。我发现,尹副局长当听到这个噩耗时,在表面上还要装作冷静,可是,他还是强忍不住心中的悲痛,眼泪还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这时候,我发现尹副局长的随行人员向他报告说,“东门县公丨安丨局问我们的人什么时候到。”
尹副局长说:“你告诉他们,我们派去的人在路上出了点意外,就说我们马上派第二组人员,争取早点赶到,组长是郭小华。小魏。”“到!”“你马上通知在市委开会的郭副队长回来,动作要快。”“是。”
郭小华接到电话,神色非常凝重。他匆匆离开会场。他的离开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刚才,郭小华从电话里已经听出了对方的语音急促。他感到,一定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否则,局里不会急着把自己召回去。
他根据局里指示,马上组织几个人赶到东门县农委案发现场。我也随车前往。
向郭小华分别介绍案情的有县农委的朱晓雷,还有县公丨安丨局的郝祥辉。一直偏重于用法医观点来进行破案的郭小华,他把希望寄托在法医高连生和我的身上。我是高连生的助手。
之前,东门县的刑侦人员,已经对案发现场进行了勘察。死者万于鸿,生前是县农委干部。死者躺在地上,身上和地上都有血迹。身上还有多处刀伤。县农委的朱晓雷和县公丨安丨局的郝祥辉,都说万于鸿是自杀。至于自杀的根据嘛。大家还是有些疑惑。朱晓雷说:“该同志生前曾患有多种疾病,是不是抑郁至死。”显然,朱晓雷误导人的本事还稍微缺一些。但他的嘴为什么要这么快。特别是抢在县公丨安丨局人的前面。这两个人过去认识不认识,两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呵。还不知道在农委从事纪检工作的万于鸿也抑郁。好像是抑郁至死。一个抑郁的人能导致自杀,这一条路有多漫长。上级部门也有责任,怎么能让一个精神抑郁的人从事纪检工作。这是为什么。是不是选人的那个人也有抑郁症。这种说法好像听起来也挺随性的,张口就来。这把责任推在临时工身上有什么两样。推卸责任。
郭小华一边听,一边在思考这其中的疑点。市局法医高连生对案发现场,准备先从传统的拍照取证做起。
如果观察万于鸿血迹颜色变化,大致也可以分析出罪犯的作案时间。但是,死者万于鸿流出来的血液,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红细胞正在受到破坏。他的血红蛋白逐渐变成了正铁血红蛋白。然后,再变成正铁血红素。因此看他的血颜色,应该是由鲜红色朝暗红色红褐色褐色绿褐色黄色灰色方面在逐渐变化。我和师傅在悄悄交流看法。
郭队站在我的边上。他也学过法医,在圈里颇有名气。这时候,他还是一言不发。我奇怪队长这神色。或许队长心里有底他不好说。
在没有阳光的气候环境中,当鲜红的血迹,在经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后再进行观察时,它的颜色会明显变暗。假如再放几周或者是一个月多一点的话,它仍会保持暗红色或者是红褐色的状态。数年以后,它还是会变成褐色以至灰褐色的样子。
如果在弱阳光下去观察它。当鲜红的血迹,在经过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它的颜色会明显变暗,几周后呈灰色。如果在阳光的直接照耀下,鲜红的血迹在经过十分钟左右,它的颜色也会明显变暗。几小时就会变成灰色。
法医高连生想从现场的血迹当中,解读犯罪人的空间信息。空间信息是反映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特征的信息。如果用地理学手段,通过对空间信息的获取感知后,再进行加工分析综合之后,也可以从中揭示出区域空间的一些分布和变化规律。解读万于鸿案发现场的空间信息,就必须要借助于空间信息的载体,比如图像和地图等,用它们来进行传递。其中的图形,也必须是表示案发现场空间信息的主要形式。又如地理实体在我心中,也可以把它描述成点线面等基本图形元素。当空间信息只有和属性信息和时间信息共同结合起来的时候,它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地理实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