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殇--从明末汉人亡国说起,解密人类史上最大的谋局》
第47节

作者: 易安书童U
收藏本书TXT下载
  逼你出战,不战是死,出战不利亦是死。崇祯有的是手段秋后算帐。孙传庭,卢象升只能送命,留青名于后世。祖大寿,洪承畴之流为保性命,只能选择投敌。
  怪就怪在明末的每场战役,崇祯都会插手干预,每次插手胡乱指挥,都会导致明军全军覆没。从崇祯9年开始明朝虽然局势糜烂。但若非崇祯每次干预,浪送。把自己的家底输了个精光。

  日期:2020-03-16 06:41:22
  崇祯十七年正月,农民军声势滔天(李自成已攻破湖北襄阳、陕西西安,建元称王了),清妖也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大举进犯。崇祯欲南逃,但自己死要面子不好意思提出来;便暗示大臣上奏,主动求自己南迁。经过无数次血泪教训,满朝文武都已成了哑巴。诸臣畏惧南迁之后,皇帝又要秋后算账(即所谓“帝必罪主(南迁)之(议)者”),人人缄口不语。崇祯怒,暗示左中允李明睿上奏请求皇帝“亲征”(南逃就南逃吧,什么亲征;目的地是南京,又征甚么)。

  李明睿壮着胆儿上了折子,不料满朝文武反对。反提议让崇祯留守,太子南迁。崇祯怒,破口大骂“小屁孩儿(太子朱慈烺)又能做甚么?”其实他是畏惧太子南迁后,效法唐肃宗灵武故事,分庭抗礼。
  崇祯: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哥儿们孩子家做得甚事?-《绥寇纪略》
  崇祯也不想想,所谓“哥儿们孩子家”的太子朱慈烺,时年十五。崇祯自己登基时也不过十七,也就是“哥们儿孩子家”的年纪。崇祯自己做得皇帝,太子便“济不了事儿”,言语昏乱,自打自脸,可笑无耻至极。
  至于“朕经营天下十几年”更是给自己贴金。崇祯所谓经营天下的十几年,当真是荼毒百姓,海内沸腾,残害忠良的十几年。哪是经营天下,分明是祸乱天下。南迁之议遂废,崇祯碍于面子,迁延不前,错失逃命的最后机会。同年三月,农民军刘芳亮断了崇祯南逃的去路,李自成又亲率主力进攻北京,死局已成。

  日期:2020-03-16 07:06:46
  甲申三月(1644年,崇祯十七年,离明廷灭亡不足一月),崇祯命吴三桂弃守宁远,赴京勤王。吴三桂装孙子,磨磨蹭蹭走得和蜗牛一般。联系到崇祯二年、从宁远率兵勤王的督师袁崇焕被崇祯以凌迟处死,吴三桂的行为也在情理之中。
  袁崇焕虽不是什么大将之才,但胜在表面上还是忠到明庭的。崇祯处死袁崇焕方式与时机都极为诡异。1.凌迟处死,过于恶劣。导致了明后期将领忠心直线下降。2.时机诡异,清妖兵临城下时,临阵逮帅,而不是等秋后算帐。崇祯一惯喜欢秋后算贴,己巳之变崇祯的无能,慌乱,气急败坏的嘴脸表现的是淋漓尽致。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崇祯还要临阵逮帅。倒帮了黄太鸡一把。试问满清第一巴图鲁,崇祯当不得,还有谁有这个资格。

  正是己巳之变崇祯这一顿骚操作,导致了君主和军人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关系。到了后期,谁都不愿意再进京勤王。吴三桂只是其中一员吧了。君臣关系如此恶化,在中国历代都是不曾有过的。
  甲申之变,崇祯眼看远水不解近渴,令畿辅地区的总兵们赴京。大厦将倾,官军们一哄而散,各自南奔。也在情理之中。
  当时只有密云总兵唐通,率本部八千士卒入京勤王。崇祯喜,赐宴,赏唐通白银40两,随行兵卒每人5钱银子(不足1两)。
  唐通怒。崇祯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还派贴身太监杜之秩监军。唐通羞怒已极,大骂“我难道还不如皇帝一贴身奴才吗!”这是废话,观崇祯所作所为,唐通在皇帝眼中,当然不如一贴身奴才。皇上太师我,伯我;又以内官节制反上我,是我不敌一奴才也。-《甲申廷臣传》

  唐通不复多言,领兵赴居庸关投降李自成去了。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崇祯依然如故。唐通的勤王军虽兵力有限,但危急存亡际,胜在忠诚。崇祯吝惜财货(赏银40两,简直骇人听闻)到了可鄙的地步,甚至还幻想用太监来欺压军人(崇祯极端宠信宦官,十七年间,内侍出任监军者不胜数),导致最后的救命稻草也随风飘散了。
  日期:2020-03-16 07:16:48
  甲申之变的苦果早在己巳之变时,崇祯自己亲手栽下了。敌军兵薄城下,临阵逮帅本是兵家之大忌,奈何崇祯这个蠢材任是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甲申(1644,即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流民破北京。崇祯入宫,逼周皇后自尽。再逼袁贵妃自尽,贵妃不愿,崇祯乱剑砍去,贵妃仆地。崇祯又断长乐公主左臂,公主流血昏迷(后被救),再杀幼女昭仁公主。可谓泯灭人性、丧尽天良,到了这个地步,崇祯还美其名曰“不能让我的老婆闺女被流民欺负”。事毕,崇祯又叫来三个儿子(太子、永王、定王),告诉他们换上衣服逃往民间。
  破城当日,崇祯曾试图突围。提着把三眼铳(一种长得像长柄锤的火器),带着几个宦官,在京城内四处乱窜。于齐化门(今朝阳门)被守军逼退,当时崇祯已易服,穿的似乎是内官的服装;在安定门再次被逼退,无法逃出内城。无奈,皇帝逃到煤山,写下绝命书,就吊死了。所谓“守国门”、“死社稷”完全是后人贴金,想跑却没跑出去才是历史真相。
  而崇祯的绝命书,内容颇值玩味。
  绝命书在左右襟各一: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这份绝命书也是很多崇祯粉们,把一个无能,无耻,残暴的亡国之君,洗白成一代仁君,明君的凭证。崇祯是千古一帝,只是生不逢时。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崇祯一方面指责百姓为贼,一方面指责诸臣误朕。实际上,用三饷和酷吏逼迫百姓做贼的元凶,恰恰是崇祯本人;而滥加诛戮,横以重刑,导致满朝文武装聋作哑、尽为奸佞的首恶,其实也是崇祯。至于最后那句“勿伤百姓一人”不过是崇祯  惯性的惺惺作态罢了(加派三饷时,皇帝每次都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嘴脸)。农民军当中,绝大部分本就是陕西、山西、河南、四川和湖北的良民,都是被崇祯的三饷逼上梁山的。最害民的民贼,恰恰是崇祯本人。

  日期:2020-03-16 07:32:37
  独夫授首,本何足道哉。这就是崇祯在明末官僚群体内的真实形象,也是它应得的下场。但崇祯17年间的胡作非为,倒行逆施,不仅仅葬送的是朱家基业。连同陪葬的是整个华夏文明为代价。至此中原鼎沸,神洲沉沦,妖孽横行,生灵涂炭。
  250年间中国以“猪尾巴”丑陋,变态,无能,下贱的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华夏文明至此彻底亡也。标致着F家族建议的世界秩序的最终落幕。现代人类文明秩序仍是Y的秩序。

  华夏文明仍是一个失落的古文明,很多人可能对我的观点恨恨不已。但事实就是残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