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风流——我那青春年少的日子(70后经典成长史)》
第22节

作者: 海上龙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6-20 12:42:23

  第十六章 捡破烂的卖
  对于捡破烂来说,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都经历过,如果说捡破烂等于劳动,等于寒暑假作业,等于给学校添砖加瓦。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肯定不相信,还以为是天方夜谈呢。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记得我上三四年级的时候一到秋天收获的季节,整个学校的学生都去给管理站生产队挖过土豆,掰过苞米,收过蓖麻,这就是劳动必修课。
  在每个寒暑假,学校都给我们留下劳动的作业,这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就是一个人一筐有机肥(就是马粪牛粪猪粪)或者三十块旧砖,几斤废铁。我不知道别的城市有没有这样的劳动作业。我们是大庆油田,所以我们特殊,我们有条件也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当年铁人王进喜的经典口号。

  如果拿到现在翻版成:我们有条件也要找小姐,没有条件贪污腐败创造条件也要找小姐。王进喜他老人家要是知道被我们改成这个样子,死都不会瞑目的。没有办法现在的社会就要与时俱进,就要紧跟着时代的步伐,不然就会被淘汰的。
  当年搞破鞋的行为是让大家耻笑的,还要偷偷摸摸的做地下工作者。改革开放社会进步,强奸犯也少了这是事实,不承认小姐的功劳那是不对的(某些领导私下的言语,不代表本人的观点)
  你想想大庆到处都是草甸子盐碱地,上哪去捡东西,而且大庆是一个刚刚建设起来的新型城市,八十年代初是大庆建设高峰期,捡东西就要去建设工地,各个单位的周边去所谓的捡,用我们的坏孩子来讲,这都不是什么问题,可对于好学生就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他们拉不下脸来,这种所谓的捡跟偷,拿,抢没有什么两样,都需要勇气。
  我们这些淘气的孩子每次上缴都是废铁和红砖,学习好的上缴都是一筐筐马粪蛋牛粪蛋,我们都会掐着鼻子装成非常臭的样子,然后哈哈大笑。其实我们的表情和动作是很伤人心的,有一种杀人无形的味道,就像践踏了一张张很干净的白纸似的,更让那些三好学生,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更加地瞧不起我们,我们很卑劣也很无耻。

日期:2009-06-20 12:45:28

  我记得有一次洋娃娃潘玉红总算缴了一些废铜烂铁。李东看见了走过去说道“你爸是派出所的所长,怎么你也拿公家东西,这可是我们坏孩子干的事情,好学生可不能干这丢人的事”
  “这是我捡的”潘玉红理直气壮的说道。
  “你在哪捡的,这方圆几里地除了马粪蛋牛粪蛋哪还有铜啊铁啊!我看你这就是偷的,大班长还干这事情,真不知道羞耻啊!”
  气的潘玉红脸红红的,眼泪差一点掉下来狠狠地盯着李东。这让我看的心里很疼啊!我心中惦记喜欢的女孩子怎能这样被欺负,但我也不能太向着潘玉红,我俩是冤家,可我还是要打个圆场“李东行了,别闹了,咱们该走了”
  李东摇着头哼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
  “你别生气,他就这德行,别跟他一般见识”我这一说完到好。潘玉红把愤怒都发泄在我的身上“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比他更阴暗更阴险”
  我的心又一次被我喜欢的人蹂躏伤害了,上帝啊!你老人家怎么对我这么不公平呀!让我一次次受到无情的打击和摧残,让我在她的面前抬不起我男子汉高傲的头颅,谁叫我喜欢她呢,我灰溜溜地一屁都不敢多放一句,就在她的眼前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谁叫我的名声不好呢,谁叫我是臭流氓呢。

  说起寒暑假劳动的任务,我在这里要表扬一下我们的蔡丽丽和尹晓雅同学,她俩是我们每一次行动的前哨,给我们在不远处望风,手里拿着树枝,只要她俩把树枝举起来我们就会迅速离开施工现场,我们无非拿一点破铜烂铁,好东西我们还是不敢拿的,所以说我们那方圆几公里的单位工厂车间仓库,铁路两侧的村庄我们都走遍了,我们的行走当时真有一点红军二万五千长征的意味。
  我不知道我们所谓的捡东西会对我们的将来有什么样的影响,对我们的前途影响几何,对我们的成长影响多大,虽然我们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也想不到那么多,可多多少少的影响着某些人,为某些人日后犯了错误而付出沉重的代价。谁也不是圣人,谁也不能看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到底是怎样的抛物线,谁也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或者是重新在来。但是快乐伴随着我们,我们无忧无虑我们快快乐乐过好玩好疯好每一天。

  我们这些前八栋的孩子通常都是很齐心的,用我们的话来说,我们就是一个作战集体,蔡丽丽和尹晓雅她俩是我们这个集体的后勤部正式人员。说起尹晓雅她可是我们这一群体中的高干,而且智商都比我们高出一截,我们这些孩子家庭成分都是贫下中农,祖宗八代都是根红苗正的老实巴交的地道农民。
  尹晓雅人家父母可是真正的被平反的高级知识分子,人家祖上可是书香门第,达官贵人。你听听她父母给她起的名字尹晓雅,多有水准,多有文化。在看看我们的名字,什么海龙,李东,学锋,为民,党生,丽丽,花花,艳艳,红红,满大街都是这些重样的名字,他奶奶的叫都叫烂了。
  尹晓雅的父母在文化大革命还被批判过,从高工一下撸到底,如果不是伟大的周总理力保大庆油田不能动乱和铁人王进喜的坚持保护下,大庆这些知识分子上吊死的心都有了。阶级斗争不是请客吃饭,但我们这里还是比较太平的,没有北京和上海斗的那么疯狂那么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