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猛春秋史——直击历史的真相,为您讲述一个精彩绚烂的春秋》
第34节

作者: 烽武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9-07 14:55:31
  45 交锋
  齐桓公在位时间总计42年,前半段虽然小风小浪不断,但在管仲的帮助下,也还算顺风顺水。齐桓公经常拉诸侯聚聚,开开会盟,赶赶蛮夷。这个霸主当得还是很滋润的。但是到了齐桓公老年的时候就苦逼了,波澜不惊的湖边上刮起了龙卷风,楚国来了,齐桓公就像老人与海,与楚国做激烈博弈。
  公元前684年,就在长勺之战的同一年,楚国攻占了蔡国并俘获国君,很多国家并不在意。这就像一只蝴蝶挥动了翅膀,产生了微弱气流。然而这气流并没有停止,而是越卷越大,最后竟变成龙卷风在中原大地肆虐起来。
  其实齐国与楚国一南一北,压根就不接壤,实在是南方楚国实力大到无法无天,已成为天下政治格局里的一极。而天下政治格局的另一极,北方的齐国,也不得不出手了。楚国现在的强大和武王、文王、成王三代君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之前我们说过,楚武王是楚国霸业的奠基人。楚武王死的时候八十多岁,楚文王熊赀(zī)即位时,已人到中年,可是强大的楚国公族却把这个中年人当小孩一样严加管教。
  就像现在不听话的小学生一样,在被家长棍棒教育时,只准认真学习,什么手机、漫画书全都没收,不准三心二意,楚文王比小学生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喜欢养狗、打猎、美女。公族的老臣觉得不好,会耽误国家大事,为了更好的教育楚文王,竟然让楚文王趴在地上用荆条打,楚文王还得说打得好。在公族看来,楚王只能认真治国,不准三心二意。

  在公族的严加管教下,楚文王的治国成绩还是不错的。
  他上位第一件事就是迁都,把首都从丹阳迁到“郢(yǐng)”,这里土地肥沃,处在南来北往的中心,进可攻,退可守,此后四百多年一直是楚国的首都。“郢”后来还有一个广为熟悉的名字—“荆州”,三国时期吴蜀两家为争夺荆州,打得头破血流。
  第二件事,就是打通楚国北进与东进中原的道路。
  楚文王先吞并南申国,占领南阳盆地,设置申县,彻底打开北上中原大门的钥匙,楚军可以轻松地进入中原腹地洛邑与郑国。
  几年后,楚文王采用蛙跳战术,翻过大别山,向息国(河南息县)借道攻破蔡国并俘获蔡哀侯。由于蔡国离楚国较远,不易久占,楚文王只将蔡国收为小弟就回国了。回国途中顺手灭了息国,并设置息县,就此打通东进淮河流域中原的道路。

  申县与息县在春秋时期,作为楚国北上与东进的桥头堡,战略意义极其重大。
  楚文王和他父亲武王一样,也是死在征战途中。但楚文王的死是被公族逼得过劳死。楚文王十四年,与巴国交战失败,回到郢都后公族连门都不给进。他必须重新再打一次胜仗才能回国,楚文王就像考试没考好的小学生,受到家长严厉地批评。楚文王只能带着残兵败将,找了个软柿子小国黄国暴打一顿。打完后,原本以为可以回国交作业的时候,楚文王却在路上暴病而死。
  楚成王熊恽作为文王的小儿子,原本王位根本轮不到他。幸运的是,他有一个治国成绩不及格的亲哥哥熊艰,公族对在位已三年熊艰很不满意。要知道在楚国,如果业绩不行的话,哪怕你贵为君王,也是要换人的。
  公元前671年,公族借随国的军队杀了熊艰,立熊恽为王。
  熊恽刚继位时和母亲妫(guī)夫人相依为命,妫夫人的大儿子已被公族杀死了,她只希望自己的小儿子平平安安。但寡妇门前是非多,把持楚国朝政的公族首领子元,也就是成王的亲叔叔,竟然不顾公共影响,多次调戏妫夫人取乐。为了年少的成王,妫夫人只能委曲求全。
  年少的熊恽面对哥哥的惨死,母亲被叔叔调戏,早已学会了隐忍,作为小朋友的熊恽有着超越同龄人的城府,他每天挂着笑脸对着叔叔,内心却在慢慢等待时机。
  少年熊恽更明白一条残酷的道理:如果没有权势,纵是有一国之君的名分,也只是砧板上的肉,任权臣宰割。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楚成王,做事风格是爱玩阴的。七年后,成年的熊恽借助若敖族之力杀了叔叔,终于掌握实权。
  熊恽虽然掌了权,但在过去的七年里,经历了血腥的政治斗争,让本该阳光灿烂的少年,内心充斥着不安。
  一个人如果小时候缺乏安全感,就会让他一生都不安。熊恽的一生都在寻找安全感。当熊恽执掌楚国大权时,在弱肉强食的春秋时代,他会为楚国的命运感到不安,他深知要想不被人吃掉,就得拼命吃别人,故而他能成为楚国历史上吞并国家最多的楚王。如果他自己的王位受到威胁,他会想方设法弄死威胁者,甚至牺牲国家的利益都无所谓。后来的城濮之战的失败,是他故意输的,他就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安全感,逼死国内的威胁者而已。

  少年多磨砺,男儿自横行。
  在春秋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楚成王开始在中原大地横行了。公元前658、657、656年,他连续三次进攻天下交通中心郑国。这样猛烈的攻击,令天下诸侯震惊,郑国紧急向老大齐桓公求援。如果救援晚了,郑国一旦被楚国拿下,楚国便可在中原腹地四处出击,到时候各诸侯鸡犬不宁。
  精明的管仲觉得齐楚两个大国,为了郑国硬碰硬太不划算。既然你楚国打齐国的小弟,那我齐国就打你的小弟,看你楚国救不救!管仲为齐桓公挑选的攻击对象,就是蔡国。蔡国是楚国的仆从国,算是楚国的地盘,进攻蔡国可以威胁楚国战略缓冲区。一旦进攻蔡国,楚国必救。
  齐桓公一听管仲的建议,开心得不得了!因为他和蔡国曾有私仇,蔡国做了一件让他觉得很没面子的事。齐桓公曾有一位从蔡国娶来的夫人蔡姬,有一次齐桓公与蔡姬泛舟水上,调皮的蔡姬知道齐桓公怕水,故意摇晃船身,想来个鸳鸯戏水。旱鸭子齐桓公被晃得大惊失色,作为一代霸主怎么能让他人看到自己胆小的一面呢!气疯了的齐桓公把蔡姬赶回家。
  面对被赶回来的蔡姬,蔡侯以为算是正式离婚了。自古女大不中留,他就把她再给嫁他人。缺心眼的蔡侯不明白一个道理,大哥的女人不能动,即使是被大哥抛弃的女人,那也是大哥的。动大哥的女人,都不说一声,这还让大哥怎么混。自己的女人被小弟就这么给二次处理了,大哥齐桓公很没面子,他要借此机会教训蔡国。在齐桓公眼里,有时候面子比国家利益还重要。
  为了教训蔡国、解救郑国、震慑楚国,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纠集鲁、宋、陈、卫、郑、许、曹,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组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八国联军”。齐桓公就是要杀蔡给楚看。
  蔡国倒了八辈子血霉,之前被楚文王打得差点灭国,国君都被抓到楚国接受改造,现在老老实实给楚国当小弟,结果所有的中原诸侯倾巢而出来打自己,自己哪有还手的余地。可是楚国援军连个影子都没来,因为在楚成王看来为一个小弟消耗自己的元气是不值得。

  齐国大军一到,孤立无援的蔡国人四散逃命,齐桓公很是高兴,私仇终于报了,下面就等楚国大军前来对阵。可是齐桓公左等右等,楚军没来,却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这个人是楚国的使者,究竟姓甚名谁,历史上并未提及。齐桓公派能言善辩的管仲希望他给楚使一个大大的下马威。但是楚使不是来谈判的,而是来怼人的,这一怼竟成了千古名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