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
第17节

作者: 未央08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是一种政治智慧。
  岂是简单的男欢女爱。
  日期:2019-08-30 21:40:29
  (76)
  如此揣度,是否异化了萧太后和韩德让的情感?与前文所说的种种,是否有矛盾呢?
  不矛盾。
  对于政治家来说,政治考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当然,政治也是有人情的。有人情的政治更长久。韩德让是否心中有数?
  当然有数。
  作为汉人,他能成为辽国汉臣之首,站在千千万万的辽国汉人的最高处,他能看不清自身的分量、汉人的价值?
  他看的非常清楚。
  很多时候,一个成熟政治家和轻浮政客的区别就在于,政治家永远知道自己的斤两,而政客总是搞不清自身轻重。
  韩德让,一个奴隶的子孙,如果没有这样宽宏的视野、察己的智慧,能在异国、异族中爬到那样的高位?
  他深刻地认识到本质。进而,毫不犹豫地与萧太后牵手。
  对精明的政治家来说,只要政治利益一致,即便素昧平生,也能合作的亲密无间,这是基本技能。何况,太后和德让,还有感情基础。
  这就是天作之合了。老天都帮忙。
  不知道,这两位契丹和汉族政治家,在男欢女爱之外,是否曾严肃地探讨过契丹汉化的问题。至少,他们是有默契的。
  本质上,他们的牵手,就是契丹贵族和汉人新贵的深入融合。
  日期:2019-08-31 10:12:39

  (77)
  牵手的双方,都带着满满的诚意。
  有投入,就有收获。
  韩德让的投入是,全力保护太后、皇帝安全,为契丹浴血奋战,对朝政兢兢业业,保着大辽江山。
  萧太后的回报是,在辽国推动深层次的汉化改革。
  比如,同罪同罚。简单地说,就是在辽国,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将以前汉人同契丹人发生纠纷,必优容契丹人、重罚汉人,改为一视同仁。
  比如,对藩汉官吏进行无差异考核。就是说,在政治考核上,汉人官员和契丹官员完全平等。契丹人再想靠出身,生下来就领先,没戏了。

  比如,确立科举制度。这个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且不说考试面前藩汉平等。就拿考试内容来说,自然是儒家经典、孔孟之道、子曰诗云。有了这根指挥棒,那些骑在马上千年的粗犷勇士们,也得下马老老实实地读圣贤书。至于考试结果,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肯定汉人有优势。没办法,基因里就有。
  这些制度上的变革,深刻地改变着辽国。这也能给辽、宋的百年和平作出一些解释。
  加速汉化,让辽人在心理上对中原王朝有了亲近感。双方在国书上,自称南朝、北朝,就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暗示。他们甚至觉得辽、宋之间,不再有胡、汉之别,而是一样的,都是中华。
  这也是有证据的。
  萧太后的孙子辽道宗就说,吾修文物,彬彬无异于中华。
  日期:2019-08-31 17:51:04
  (77重发有调整)
  牵手的双方,都带着满满的诚意。
  有投入,就有收获。
  韩德让的投入是,全力保护太后、皇帝安全,为契丹浴血奋战,对朝政兢兢业业,保着大辽江山。
  萧太后的回报是,在辽国推动深层次的汉化改革。

  比如,同罪同罚。简单地说,法律面前族群平等。将以前汉人同契丹人发生纠纷,必优容契丹人、重罚汉人,改为一视同仁。
  比如,确立科举制度。
  契丹传统上实行世选制度,政府高级官员,在皇亲国戚和功勋贵族子弟中选拔产生,保证契丹世代人才倍出。
  世选不是世袭。
  世选,是一帮人中择优。世袭,是父子相继。

  显然,世选制度,绝大多数汉人连边都摸不到。韩德让家族的故事,个案而已。
  科举,则不同了。汉人读起儒家经典,孔孟之道、子曰诗云,就是顺畅。没办法,基因里就有。通过科举制度,汉人批量、有序地进入国家政权。不过,朝廷禁止契丹人参加科举。科举,主要是汉人的通道。
  显然,科举比世选更有说服力。科举出身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以至于,契丹贵族和汉人同僚共事,内心都有点酸溜溜的。后世,还有契丹贵族冒名顶替参加科举的,就是要这份荣耀。这也侧面说明了,科举的深入人心和契丹贵族的汉化程度。
  这些汉化制度上的变革,深刻地改变着辽国。这也能给辽、宋的百年和平作出一些解释。
  加速汉化,让辽人在心理上对中原王朝有了亲近感。双方在国书上,自称南朝、北朝,就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暗示。他们甚至觉得辽、宋之间,不再有胡、汉之别,而是一样的,都是中华。
  这也是有证据的。
  萧太后的孙子辽道宗就说,吾修文物,彬彬无异于中华。

  日期:2019-09-01 08:19:06
  (79)
  母亲和德让的关系,天下无人不晓。
  而圣宗精通汉学,晓音律、好绘画,俨然汉家天子。对汉家的礼仪伦理,他自然了然于胸。
  这种事,若是发生在契丹早期的部落时代,可能没什么,大家也都能坦然接受。可这时,辽国已建国近百年了。皇帝的母亲和汉人大臣,不清不楚,天下皆知。
  圣宗皇帝,该如何去做?
  打个比方,康熙号称千古一帝,如果他的母亲和张廷玉如此这般,康熙会怎样?母亲一死,必灭他九族。
  看看圣宗是怎样做的吧。
  当年,母亲封德让为王,叔父辈的,圣宗得喊韩德让老叔。圣宗则再进一步,执父礼,就是把德让当作亲爹一样供着。
  即便普通再婚家庭的小伙子们,也未必做到这么好。何况,一个天子。而且,这还没完。
  母亲死后,圣宗不仅没灭德让全族,反而更加优待。在德让病重期间,他和皇后更是亲自在榻前,给德让端药端水。亲生儿子也不过如此。
  德让去世,更是让他陪葬乾陵,就在母亲身边。
  试问,圣宗做得如何,是不是无懈可击?
  这个“圣”字,他是否能担得起?
  可,这总给人一种过于完美的感觉。太完美的东西,总透着过度的修饰。有所缺憾,才更真实。
  或许,圣宗是在演戏。
  没准,是一个超级影帝。
  日期:2019-09-01 09:14:16
  (78)
  说了这么久的萧太后和韩德让,似乎把圣宗淹没了。
  这正是圣宗厉害之处。

  萧太后这样的女人,在辽国200多年的历史上,可能也就太祖的述律皇后可比。比较而言,萧太后王道多一些,述律皇后霸道多一些。萧太后还是棋高一着。
  包括,萧太后对韩德让的驾驭。
  韩德让位尊似太上皇,却依旧对太后、皇帝、大辽忠心耿耿、死心塌地。这很难得。从人性的角度看,人的权势越重,越容易生出非分之想。韩德让的表现,应归功于萧太后的高超手腕。
  如此超级牛人老妈。对儿子来说,是幸福。对皇帝来说,则未必。即便亲生母子,也没用。

  皇权面前,无父子,也无母子。
  想想武则天的几个儿子,在母亲的巨大气场面前,是如何艰难喘息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