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
第16节

作者: 未央08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来自对手的称赞,才是真正有分量的。
  那么,德让获得真宗如此高的评价,汉人身份,有没有加分?
  应该是有的。
  在真宗心里,或许,韩德让并没有数典忘祖。相反,作为生活在辽国权倾朝野的汉人,他对故国是有贡献的。
  除和约之外。至少在推动辽国的汉化上,德让也是有功之臣。
  文化的认同,才是深入骨髓的身份认同。

  日期:2019-08-29 23:06:19
  (72)
  说到文化,辽的独特政治文化值得一提。
  最早在北魏年代,就有契丹这个名称。契丹是草原民族,鲜卑族的一部。主要由八个部落组成。长期在潢水流域和土河流域生活繁衍,位于今天内蒙古境内。
  在阿保机建国之前,契丹人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长城以北,过的是逐水草而居的畜牧游猎生活。随着实力不断强盛,又逢唐末五代之乱,契丹不断入侵中原,掳掠了越来越多的汉人。汉人多了,情况渐渐起了变化。
  历史上,少数民族抓来汉人,多数都是充作奴隶,少数聪明伶俐、有文化的汉人,会被当作政治顾问。契丹,也不例外。
  这其中,有个叫韩延徽的汉人。与韩德让家族没有关系。
  韩延徽跟皇帝说,北人善骑射、南人善耕织,自古如此。最好的办法,是把抓来的汉人集中起来,为他们筑城,让他们继续耕种。这样,更能发挥南人的优势,更好地为契丹服务。
  考虑到这些汉人思念家乡,韩还建议,这些人从哪里抓来,新筑的城市,就叫什么名字。比如,从云州掳来一批人,新筑的城,也叫云州。
  呵呵,人性化管理。

  韩延徽作为一个汉人,给辽国皇帝出这样的主意,无论其出发点是什么,毕竟还是念及了同胞情义、有些菩萨心肠。这些被掳的汉人们,可以和亲友族居一城,总好过去草原为奴吧。
  韩延徽的建议,得到了辽国皇帝的大为赞赏、全力支持。
  而这对契丹的意义,也是无与伦比的。
  日期:2019-08-30 09:58:19
  (73)
  从此,在契丹的管理之下,有了以汉人为主的城市。
  在北方草原民族中,这是很罕见的。比如,匈奴人永远只有帐篷,即便是王庭,也不过是大点的帐篷。搬家时,几辆大车就拉走了。
  尽管这些汉人的身份,仍然是奴隶。但,这不妨碍这些居民区,很快就成为了辽国的繁荣市集。辽国的经济实力,与日俱增。辽人尝到了甜头。
  可惜,长城以北,可以筑城的地方毕竟有限。这时候,汉人的千古卖国贼、契丹皇帝的好儿子,石敬瑭出现了。为了帝位,他大手一挥,把幽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
  大辽,如虎添翼。从此,契丹人的主要活动范围,变成了长城南北。长城以北,以契丹等草原民族为主,过的还是游牧渔猎生活。长城以南,是为数众多的市镇,以汉人为主。
  长城内外,皆大辽。

  辽国,成了游牧加定居的混合王朝。这是质的变化。
  自古,草原民族对垒中原王朝。大体有三种结局。
  被中原王朝打垮。比如西汉之匈奴。后来,一部分匈奴人西迁避祸,一部分内迁融入中原。
  把中原王朝打残。比如五胡乱华、鲜卑北魏。后来,与中原王朝长期对峙,最终融入汉文化,民族消失。
  把中原王朝吞并。比如元、清。后来,蒙古人退回草原,满人融入华夏。
  辽的时代,还没有后来蒙古、满人的经验。所以,契丹人可以借鉴的主要是祖先鲜卑人。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旧事,他们应该熟悉。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国势强盛、喧嚣一时。但是,作为一个民族,在融入中原之后,很快便彻底消失了。
  想要保持契丹的民族特性,就要拒绝内迁,拒绝汉人的生活方式,拒绝汉化。可是,长城以南的大片土地,无数的汉人,富庶的城市,繁荣的市集,难道都不要了?
  吃下去的肉,不可能吐出来。可又怕消化不良,腹痛难忍。
  怎么办?

  日期:2019-08-30 15:49:15
  (74)
  不用担心。
  古人远比我们想的聪明。哪怕是被视为夷狄的少数民族。
  契丹人,天才地推出了大辽版的“一国两制”。
  简单地说,以契丹为主的少数民族,依旧生活在长城以北,过着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猎的生活,以保持契丹人勇武善战、精于骑射的优点。而农耕织造、冶铸工商,则主要由长城以南的汉人来做。

  两全其美。
  为了优化分类管理,还实行胡汉分治的两种行政体系。简单地说,就是以契丹旧法治理契丹人,即“北面官”系统;以汉人法度治理汉人,即“南面官”系统。
  北面官,长期由契丹贵族担任,主要管理契丹军备,主要法度,也是按照部落管理的旧制。
  南面官,则是仿照唐制,设有宰相、枢密使,下设有六部、御史台、监察院等。完全是汉人的管理体系。主要官员,也大都由汉人担任。
  换个角度来说,北面官主要负责军事,南面官主要负责经济。从实际效果来看,在北面官管理之下,契丹人的军力是逐步下降的。当然,这里面因素很多。但确定的是,南面官管理的区域,则是城郭相望、富庶繁华,是大辽国的经济中心和经济命脉所在。
  如此说来,无论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什么,在历史演变中,最终,先进的制度文化,同化落后的制度文化,是必然的。
  武力可以征服疆土、文化才能征服人心。

  日期:2019-08-30 15:50:02
  (75)
  开国近百年,辽国的汉化已渐成趋势。对萧太后来说,这也是考验她政治智慧的大问题。她该如何去选择?
  她是可以扭转乾坤的、一锤定音的。
  澶渊之盟之后,以萧太后的权势,她自可以一言兴邦,也可以一言乱邦。在辽国汉化的问题上,亦是如此。
  政治家。更多地体现在审时度势上。
  历史上,很多手握乾坤的人,自以为可以超越时势,或者凭借强权,逆时势而动。结果,强权化为灰烬。比如袁世凯。
  对萧太后来说,她当然可以用铁腕来阻止汉化,至少可以迟滞汉化的进程。但是,她没有这么做。
  我们不能假设,萧太后,作为契丹贵族,内心会无比地认同汉化,去主动地推动汉化。但是,作为政治家,在她认识到汉化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汉化更是一种时势之后,她没有用手中的权力去对抗,而是选择了顺应。
  识时务者为俊杰。
  甚至可以说,在她当初决定紧紧抓住韩德让的时候,她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她看到了韩德让在朝廷的权势,看到了韩家在辽国的威望,更看到了众多汉臣和无数汉人的力量。

  她赐予韩德让的荣誉和地位,也绝不仅仅是给他个人,应该是对韩德让背后汉臣、汉人力量的安抚、褒奖、激励。
  站在政治角力的角度,她选择韩德让,就是选择了汉化、汉人。在没有强力外戚援手的情况下,她需要借助汉人的力量,来制衡契丹贵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